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信息技术课

时间:2023-01-08

教案精选: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每天上课前,都应该确认一下教案是否准备完成。教案可以让一些缺少授课经验的老师更快的进入老师的角色,怎么写好一篇完整的教案?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教案精选: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逐日增强

精选阅读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精选


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堂课的要求。教案让老师明确教学活动的思路,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教师资源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 ”,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P22例3及练习五第一至四题,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体验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方法,懂得商的位置确定的方法与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各种活动,利用知识迁移学会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学会商的确定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计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数学与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被除数首位不够商1,商的位置确定的理解。

教学难点:

商的确定与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相册、相片若干、自制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快速反应(口算):

32梅4=33梅4=56梅7=58梅7=

师:(最后一题提问)你是怎样口算的?这道题结果有什么特点?余数与除数有怎样的关系?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师:(示相片)相信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也喜欢拍照。老师在春节的时候外出旅游也拍了不少的照片,我把它们整理存放在相册里(示相册)。相册每页插4张,80张要插几页?

(学生口答)板书:80梅4=20页

师:小梦和小欣两位也有许多漂亮的照需要整理。

1、出示例3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共238张,每页6张。也就是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让学生理解知道总数与每份数)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师:要求要插几页?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汇报(板书:238梅6=)

师:估算大约要多少页?(指名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与结果)。

2、自主探究,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巡视发现反馈问题)

(2)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竖式。

师:先除被除数哪一位?(明确百位上的数字2表示2个百,不够商1)

师:被除数最高位不够(除)商1怎办?(理解要把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明晰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师:把鈥?3鈥澘醋鳎?3个十)。商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多提问几个学生,明确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

师:18表示什么意思?(明确是由6乘3个十得18个十)。

追问:第一步的余数与除数比较有什么关系?

生:比除数小。

引导学生说出余下的5个十要与个位的8合起来继续除。

师;结果当中的商表示什么?余数呢?

结合题目理解单位的确认。

(3)回顾计算过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计算过程。

园: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的数够除,就从百位商起,商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要从十位商起,商是两位数。

师:比较刚才的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结果比较接近。园:可以用估算结果来验证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4)出示例题后想一想,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汇报。

预设:

生1:用246=144张,144少于238,所以不能,2本是288张,可以插完。

生2:利用24比39页少,不能插完,2本是48页比39页多,所以可以插完。

(设计意图:明确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5)尝试计算:2133=8127=

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师:(结合板演)观察比较两题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说出:都是一位数除三位数,都是从高位算起。)

追问:为什么同样是一位数除三位数,有的是商是两位数?有的商是三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当中初步感知商的位数跟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有关)

三、巩固新知

1、出示P23练习五第1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汇报。

2、出示课本P22页做一做题目,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指名板演(分组练习,每组两题)。

让板演的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有错,让学生说明错的原因。

思考:结合板演的几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商的位数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明白商的位数与商的定位有关,而商的定位由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有关,最高位比除数小,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3、拓展延伸:出示()265=

(1)商可能是几位数?

(2)讨论: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几?最小填几?最大呢?

如果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几?最大填几?最少呢?

园: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看到题可能会摸不着头脑。做了前面的总结会否好一些?

四、全课总结:本节课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P23第2、3

园:不成熟的想法,见谅!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余数的意义,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的: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了这四大板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引入“快乐数学园”情景图,“同学们,小动物们在布置房间呢,这是它们挂的气球。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按黄、红、绿排列)。你们能很快说出第18个是什么颜色的吗?(绿色)。(出示编号检验猜测结果。)”

“挑选你们喜欢的编号让老师猜猜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能行。”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首先出示场景,“我们周末要开场联欢会,用鲜花装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场景图)

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竖式有初步认识,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感知余数的产生

“同学们,23盆花都摆上,每组5盆的时候,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还剩3盆)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样,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们都写成一种形式,即23÷5=4(组)3(盆)

(板书:23÷5=4(组)3(盆))

剩下的3盆我们怎么称呼它呢?我们大家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吧?我们叫它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怎样列呢?引导学生列式,并分析每个数字的含义(商4表示可以摆4组,余数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展示学生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因此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三道题,首先让学生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及时巩固“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通过“动手练一练”熟悉“除法竖式”的基本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数学游乐园”情景,“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快速猜出气球颜色的奥妙了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从以下提供的练习和活动中,挑选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在课外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既显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用彩色粉笔标记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位数除几十几和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思维能力。

3、培养发散、创新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6捆带4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一起来看图,图上有几个小男孩儿?(三个)

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三个买了60枝铅笔)

60枝铅笔如果10枝一捆,就是几捆呢?(六捆)

再看看豆荚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平均每个男孩儿买了几枝?)

2、集体讨论,明确算理。

(1)根据题意怎样列式?(板书算式:603)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了几枝,就是

把6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集体讨论,明确算理

603等于多少,你知道吗?(指名4、5人说)

他们算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电脑演示)

对不对?那么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各抒己见。不论学

生怎么说,只要计算正确都算对。师注意转换学生语言,并最后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但不论是还是最终的意思都是6个十除以3得2个十,2个十是20。(师边说边板书想)

学生齐读想。所以(师引导齐读算式)

3、教学除法的两种读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定教的时间)

说明:除法算式有两种读法。(指算式)这道算式,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读作3除60。(师板书:60除以33除60。)

用两种读法齐读算式。

4、教学试一试。

学会了603,6003、60003你们会吗?(师板书)

完成34页的试一试。

指名回答后提问想。

齐说想,师板书得数。

5、总结方法。

师:几十、几百或者几千除以几,可以想是几个十、几个百或者

几个千除以几,算出是几个十、几个百或者几个千,得出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

6、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指名读算式。(例:80除以2还可以读作2除80。)最后一题齐读。

集体口算,集体说想。

(2)完成练一练2。

独立完成

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二、教学例2

1、情境引入。

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操作讨论、明确算理。

(1)根据题意怎样列式?(板书算式:242)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了几枝,就是把24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学生操作

242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小棒当作铅笔,同座位两

人一小组拿出两捆带四根小棒分一分。(学生分,师板书例2后下位指导。)

(3)汇报讨论

平均每个女孩买了多少枝?

你是怎样分的?请一个学生上台用铅笔实际分一分。(三个人合

作,注意平均分的含义。)

你们和他分的一样吗?通过刚才动手分铅笔,你们知道242得多少了吗?(板书=12)

(4)明确算理

那么根据分铅笔的过程,242口算时该怎样想呢?我们再回忆

一下刚才分铅笔的过程。(电脑演示)

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不论学生怎么说,只要计算正确都算对。师最后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242我们都是分成几步来算的?先算再算最后把(生边说师边板书想)

(5)小结方法

师:口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我们是先算几十除以几,再算几除

以几,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合起来。

(6)完成练一练3(出示)

a.出示第一题认真说说想。

b.先口算,再说说其中一题想的过程。

3、教学试一试。

(1)板书2402

会口算吗?请4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2)各组汇报(鼓励多种算法)

①2002=100402=20100+20=120

②因为242得12,所以24个十除以2的12个十,是120。

(3)小结。

谁能总结一下,几百几十除以几我们可以怎样算?还可以怎样算?

(4)完成练一练4。

独立完成。

提问最后一题的想。

追问:每组两道题还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口算除法)

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两个例题的方法)

师:口算的方法有很多种,要能灵活使用,认为哪种最适合你,能使你算得又对又快,就选用哪种口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1、2、3。

(1)出示练习七1。

集体口算。

齐说一题想。

(2)出示练习七2。

一组组指名口算。

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第一题是第二题口算的

第一步。)

师:如果能很快算出上面的几十除以几,下面的几十几除以几也可以算得快。

口算卡片出示:说出口算的第一步。

482844622262393777

(3)出示练习七3。

一组组(两题)指名口算。

你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2、拓展练习。

师:今天同学们学了很多知识!你们开心吗?一同进入开心一刻。

(1)出示打乒乓球图。

问:仔细观察图,你看见了什么?(左边?右边?)

出示48人打乒乓球。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出

示(1))

谁能帮帮他们?你是怎样算的?(出示算式)为什么这样算?(除以2?)

出示(2),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如果都参加双打,可以分成几组?)

谁会解答?(出示算式)为什么这样算?(除以4?)

(2)学校大队部开展环保从我做起活动,号召学生收集废旧电池,统计情况如下表:

年级班级数收集废旧电池的节数

三年级6个600节

四年级4个440节

五年级3个660节

六年级4个840节

①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②哪一个年级平均每个班收集的废旧电池节数最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4、5

六、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例1603=20想:6个十除以3得2个十,例2242=12

2个十是20。想:202=10

试一试:6003=20042=2

60003=200010+2=12

试一试:2402=120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4)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

(2)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汇报分的结果。

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百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204=307=1203=3208=

2.估算:818122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学过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掌握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

光明小学要开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题)

(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生列式:802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学生先独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再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最优化。)

(5)估算:83208019

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引入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意在给试商做准备。)

(6)做一做:(口算,并说出想的过程)

6020=4020=8040=

622043208038

(设计意图:每组的上下两题是有联系的口算,估算式题,意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的估算方法。

2、教学例1(2)

分气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学校还有120面彩旗准备分发下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列式:12030=

(2)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的口算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生汇报得数,并说出是怎么想的。

(3)估算:1223012028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口算,之后安排相应的估算,意在为除法试商做准备。)

同学们,你们这么快就把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解决了,真了不起!

3.小结:

对比例1(1)(2)两题有何相似之处?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巩固新知:

1、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203=6020=

(2)604=24060=

在口算第一组式题的基础上,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熟悉用乘算除的口算过程,掌握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2.争夺智慧星。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4.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设计意图:本题是需要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巩固相应的口算,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让我颇多的感悟。教学内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第一节课是在四(6)上的,课前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学生方面,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让学生自主建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自主优化口算和估算方法。课堂上我注重学生说口算方法,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时,让其它同学评价。课上学生把口算方法说得非常。并且通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很顺利的学完了例(1),然后放手例(2)的教学,小组合作把例(2)以及课后的做一做都完成了。做到了每个学生都在积极的参与,都在同伴的鼓励下自主学习,都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能到了训练。最后在4分钟口算训练中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得到了提高;在拓展延伸中学生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有了深刻是认识。下课时我仍然兴奋着,为自己的教学成功感到非常的开心,那种感觉是那么的幸福。

到了四(7)班,老天好象是和我开了个玩笑一样。上节课好似在天上的感觉,这节课好似掉到了地狱。一开始出示生活情境:学校买来80本故事书,每班分给20本。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个同学提出了:每人可以分几本?我想把这个问题的评价权让给学生,可是站起来一个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问他:你可以解决吗?没想到他马上理直气壮的说:可以啊,如果一个班上有10个同学,每人可以分2本。当时我是又急又恼,我说:你能利用上面这两个数学信息解决刚才这个问题吗?这时孩子泄了气地说:不能。我又找了一个同学提出了这节课所要的数学问题。刚逃过这一劫,新的陷井又来了。在说口算方法时学生的语言没有次序也不能语中要害,我开始引导学生用简捷的语言来概括口算方法,这时找了几名同学再说算理时,他们还是没能简捷的表达。这一节课就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耽误了时间,就这样一节课我好似陷在泥谭中不能自拔,又累又急,最后例题都没学完,败下阵来。

课下我和同事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我认为这次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

1、学生不能自主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思路。

用语言叙述自己的解题方法是课上很有必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但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做到了倾听,非常认真的听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不能自主的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思路。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一、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一种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听到了不思考不借鉴等于零,没有任何的价值。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很差,面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口误,如:把除以说成除;把乘说成乘以;把约等于读成等于。这些口误不能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造成在以后的表达中继续出现口误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表达问题时注意力要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并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少出现这些现象。

2、教师的评价语言和引导语言不到位。

在本课中我认为我在评价学生表达口算方法时,没有很好的给学生一个指向性的评价,缺失一种引导性,指向性,也是造成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课上第一个学生表达的口算方法不简捷,如果我即时指出哪里说得好,哪里说得不太好,并且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同学们用简捷的语言来表达,可能就会另有一番风景,能很自然的扭转那个僵局。所以教师的语言永远是我们要修练的一门艺术。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20题(略)。

2、18梅6=27梅9=8脳8=56梅8=()脳6=18()脳9=27()梅8=8()脳8=56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脳除数=被乘数

二、新授

1、教师谈话引入。

2、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是怎样的?

3、出示例4.抽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再问:你们怎样验证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生说,教师板书。

5、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98梅7=14

6、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教学反思:

练习的设计,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题。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

(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

(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5)进行估算。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

(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

得:5530÷6=921……4

(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学生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订正后,再请学生算出各题的准确数。

(3)通过讨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18。

(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3976÷8=497

(2)读题,理用题意。

(3)进行估算。3976÷8≈500

(4)引导学生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

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

5、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第一行的两道题。

三、课堂。

师生议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实际结果接近或除法笔算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检查、检验的习惯。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第6、7题的第二行以及第8题。

关于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较熟练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掌握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科学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的简便写法格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903160830008

802210763003

2.说一说口算中横线上的题怎样想?

二、创设问题情境

1.用4、0、8三个数字能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比一比看谁组成的多.

2.依次用3去除刚刚组成的三位数408、804、480,引出例11.

三、自主探索

1.出示例11:4803

(1)学生独立试算,指名板书竖式。

(2)学生质疑,提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3)指名汇报计算过程,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竖式省略0-0这一步).

(4)教师强调简便写法的格式.

(5)练习与反思:

2.出示例12:34246

学生独立试算,展示学生试做中出现的问题.

集中学生的问题,重点放在个位上写不写商、如何写商上.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仿照例11中不够商1就商0的办法进行知识迁移.)

小组之间汇报解决方法,验算结果.

问:这道题与例1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对比总结,明确:求出商的十位数,个位还余4,不够商1就商0计算方法.

(5)练习:

②玩具厂生产了964辆玩具汽车.每8辆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箱?

3.回顾与反思.

讨论:在除法计算中应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师生共同小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余数为0或比除数小(不够商1)则商0.

四、课堂练习

1.

2.用0、5、6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用5除,求商各是多少?

3.方框内可以填几?

五、课堂总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有几种情况,怎样处理?

六、布置作业(略)

[教案分享] 《劝学》教学思考壹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课堂要生动有趣,编写教案已经是大部分教师的一种习惯。教案体现了教学中的思维的灵光和教学中的得失,什么样的教案是值得拿来被借鉴的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教案分享] 《劝学》教学思考壹篇,欢迎你的品鉴!

教完《孙权劝学》这篇课文,听取语文组各位老师的点评,收获匪浅。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2、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3、教态自然,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4、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不足:

1、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有效性,教学环节的详略安排还需调整。

2、对文言文重点实词的讲解不足,比如“往事”“三”等,应该延展开来举些其它文言或诗句的具体事例来讲解说明,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同时在提高学生的直译能力方面不足。

3、没有有效指导学生抛开参考书,自主理解文言句义。

4、学生在朗读时,缺乏一些细节上的指点,比如应拿起课本,回归课本,挺立身体,声情并茂地朗读。

5、在读懂文意环节没有有效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所以课堂有些沉闷。

6、课堂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及时调整最后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思考后直接说一说,这样也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7、一堂课的容量过多,要对个别教学环节进行删减。

未来努力方向:

1、多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2、导入环节既要有吸引力,还要能够点到文章的重点为好。比如这篇文章的导入可以根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个成语的意思设置一个小情境,然后导出这个成语,最后导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引出课题《孙权劝学》。

3、语文教学今后要多关注字、词、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双基打好,才能简单扎实的学“语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4、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题教学,都应该关注当堂检测,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读懂文意,翻译全篇之后应该及时进行一个反馈的环节,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一些最重要的实词和句义,这样可让我们的教学更见有效性和扎实性。

5、继续关注学生的朗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朗读指导,有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因声解义,以声传情。

6、今后教学要更多关注单元导读文字,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好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难点,同时不遗漏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通过课后练习准确、有效的完成课文知识点的学习。比如《孙权劝学》课后练习二,这道练习题可以告知老师们在引导学生读人物语言的语气、情感时可重点抓语气词“邪、耳、乎”,这样学生容易把握朗读的方法,进行准确朗读。

7、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许多年轻教师过于依赖音频、视频、动漫等教学辅助工具,并且不加选择地把一些不完善的音频范读照搬给学生,年轻的老师们为何不能自己尝试着范读,努力把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在朗读方面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岂不为好。

实用教案: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有助于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写教案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分析学生的认知呢?也许"实用教案: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就是你要找的,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序”这种文体;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训练,提高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积累字词,解决疑难点,把握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点同学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叩(kòu)问 叱(chì) 咄(duō) 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以衾(qīn)拥覆 皆被(pī)绮绣 容臭(xiù) 烨(yè)然 缊(yùn)袍 敝(bì)衣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知识。(教师依据情况补充)

(三)疏通课文文意

1、指导学生运用“五读法”,即“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要求用梳辫子的方法整理本课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点,不能解决的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性地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明确:

(1)、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奋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的殷切期望。

(2)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是作者写给马君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三)、精读研讨(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2、文中从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

3、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讨论,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也要提高认识。

(四)、体验与反思

引导学生比照作者,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找出不足,提高认识。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积累:搜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画荻教子)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一、嗜学、力学:

1.无书借书抄书──读书┐

2.无师远访先达──求教├──艰

3.求学过程艰苦──有得┘

二、善学、勤学:(对比)──勤

三、写序目的──篇末点题,交代主旨。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1500字精选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一份教案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一篇好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呢?我们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1

丢手绢游戏: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游戏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游戏意义:

此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提高大肌肉的运动机能。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保持着身心愉悦的精神状态,这对形成幼儿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具有积极的意义。此游戏可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和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1、快速运球射门。

2、运球绕杆射门。

3、五人赛。

二、教学目标:

分组比赛,发挥出射门技术情况,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射门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约8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基础部分约28分

提出快速运球射门的要求,巡视辅导。

学生活动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3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继续体验向右转走的队列要求。

3、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

组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教师活动:1、提出黄河长江游戏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2、组织学生“人球赛跑”游戏。

学生活动:1、分成二组,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游戏黄河长江,体验快速的起动和灵敏的反应。

2、分成六组,体验“人球赛跑”的乐趣,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组织:分组游戏

****************

*****************

三、延伸拓展、展示才能

教师活动:1、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安全要求,鼓励和观察学生自主创编游戏活动。

2、引导学生展示小结。

学生活动:1、小组商榷,用已有的游戏经验结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尝试新的游戏。

2、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游戏的方法规则。

3、相互交流展示创编的游戏。

组织:按指定地点分散:

场地器材:操场、足球六只、(自主游戏器材由学生自定)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4

导语:

在教师招聘面试中,试讲是一种最常见的一种面试形式,通过试讲可以很好的考查应试者是否具备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姿教态、口令、队伍调动、教学设计等),还可以考查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跳跃与游戏是小学田径教学必修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比较难的内容,本节课将以跳跃为内容,游戏为辅助,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动作要点,80%的学生能完成跳远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跳跃的游戏练习,发展速度、协调、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敢、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跳跃游戏方法,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难点】

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玩赛龙舟游戏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4队,每队学生竖排一行,头扎红色布条,面向前蹲下,两手分别扶住前面一个学生的腰,比赛开始,学生同心协力蹲着前进,游戏当中,不能松手,队伍自始至终没有断队的现象,最快到达终点的一队为胜利。输的队伍蹲起五个。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青蛙王国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要开始了!大家想不想当蛙王啊?由此导入本节课内容:跳跃与游戏。

2.示范

教师进行侧面示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3.讲解

动作要点: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在蹬离地面的瞬间,髋部首先前送,髋膝踝充分伸展,完成空中展体。

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

4.练习

(1)原地预摆练习

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

(2)蛙跳辅助练习。

练习设置:两脚快速用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3)整体动作练习。

练习设置:让学生把预摆跟起跳腾空动作进行一个结合。在落地的时候强调要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

(4)纠错: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会出现抬腿过高导致脚步过缓,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以示范和口头提醒的形式帮助学生改进。

4.检验游戏展示

(1)游戏:袋鼠跳。

游戏方法:让每组同学接力袋鼠跳,看哪组最后跳的最远。

(2)评价:表扬获胜小组,鼓励其他小组,并让获胜小组分享胜利经验,互相学习。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标志筒4个、录音机1台、磁带、田径场、口哨。

五、?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点此进入体育教案频道,查看更多体育教案模板。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5

一、主题设计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一年级投掷轻物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以创设导游带小游客参加“三月三”民歌节为一个活动主题,以投绣球为贯穿教学的主线,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律动的情境,围绕“激趣──展趣──持趣”的主题环节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的乐处;融“乐”“学”“练”于一体,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易和简单的投掷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从中体验民俗风情,了解民族文化,达到“育人、育体又育心”的目的。

二、主题目标

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意识。

③发展学生空间感觉,体验自然挥臂投掷的方法。

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挖掘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三、主题要点

①体验身体用力的顺序和感觉。

②自然挥臂动作协调。

四、器材准备

自制小绣球、录音机、标杆、图片、橡皮筋等。

五、活动程序

(一)“激趣”

①集合、互相问候。

②导入本课主题,预告本课游戏。

③创设情境:参加广西“三月三”民歌节盛会。

设想:教师是一名导游,迎接外来的小朋友参加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民歌节”活动。

导游:“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每逢三月三举行庆祝盛会,今天欢迎小朋友参加……”

④导游带领小游客们来到了大龙潭公园。

⑤欣赏自然风景(模仿穿小树林,过小溪,在草地上慢跑,小鸟飞等系列动作)。

(二)“展趣”

①参观民歌节里的表演。

导游:你看到的是什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呢?

a、相互说说,讨论;

b、向导游说出所看到了体育项目或认识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c、发挥想象,模仿画图中的动作。

②导游手持绣球简单说出投绣球的典故。

引导:在民歌节里我们拿了这么漂亮的绣球,小朋友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最愉快的心情呢?

③小朋友相互探索,并相互学习、体验不同姿势的投掷动作。(引导站立、蹲立、向上、向前、向后、向侧等各种方向)

④导游出示挂图,示范站立姿势、向前上方用力投掷绣球的动作,并说出自然挥臂动作连贯、协调的要点。

引导:投掷时你能体会自然挥臂用力的感觉及用力

⑤观察挂图,模仿导游动作练习。

a、自由学习;

b、分小组合作学习;

c、表演、评价。

⑥导游巡视,参与模仿,即时点评。

⑦游戏:送绣球。

导游:在今天的欢庆会里,来了许多尊敬的客人和好朋友,为表示友好,让我们献上美丽的绣球,好吗?

分小组自设游戏方式:运、送、夹、顶等。

(三)“持趣”

①师生齐跳欢庆舞。

②交流学习心得。

③主题小结、评课。

④师生同收器材。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6

学习目标:学会排体育课队伍,并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学习内容: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室外)

学习步骤:

一、室内部分: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排的队伍。

3、每组选出一名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做带头人,手举小红旗,在老师口令下,一路纵队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教室。

二、室外部分:

1、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

第一次游戏:解散后做各种小动物游戏,如:小鸟飞、小兔跳、马儿跑等,集合时按老师要求排成不同方位的四路纵队。

第二次游戏:解散后做各种模仿游戏,如:开飞机、学溜冰、赛车等,集合时按老师要求排成几人组队伍。

第三次游戏:要求排成四人组,分别扮演老鹰、老鸡、小鸡、小小鸡,自选场地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放松舞步:上学歌

3、小结本课优缺点

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能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排成符合要求的队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7

经典小学体育游戏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安全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材。

2、了解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活动过程: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三、活动小结:

我们要安全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材。

经典小学体育游戏教案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与落地动作,体会踏跳腿充分蹬直髋、膝、踝三个关节,使身体充分腾起。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时空感。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投准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脚踏跳、准确有力,腾空收腿。

难点:跑、跳的自然结合,腾空的角度与高度。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准备部分:(约需8分钟)

1、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强调安全,安排好见习生。

2、徒手操:(全班呈体操队形、四列横队进行)4×8拍

a.头颈运动、b.腕、踝关节练习、c.体侧运动、d.弓步压腿、e.全身运动。

3、针对性练习:跳越垫子:学生在已布置好的15—20米的场内完成。

组织方法:横队队列不变,第一排行进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余学生原地练习,第一排完成后,依次为二、三、四排。

达成目标:交换两脚,熟练跳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统一步调、勇于向前的精神。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烘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

这个部分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即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游戏:沙包投准。

一是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共20分钟,其中讲解、师生共同活动15分钟,分组练习5分钟。

老师将学生带到沙坑场地,进行现场跳远感受,其方法是:让学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进行跳远尝试练习,体会踏板、前摆动作,并让身体腾跃一定高度。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二是安排游戏:沙包投准,共10分钟,每人5个沙包,投2-3次。

(三)结束部分(约2分钟)

这部分主要是放松整理、评价总结、安排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经典小学体育游戏教案3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在练习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习,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特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知道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习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趣味点:

1、用人体设置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五、设计思路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教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习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习。在练习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六、场地器材设置

一片足球场、小足球(纸球)40个、跨栏架6个

七、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2.生理效果预计:由于本课是新课,负荷适中,但练习密度较大。平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八、本课特色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学生运动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游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喜爱,根据这一情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娱乐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近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备注:本主题单元计划共5节课,比赛课为第3课时—“快乐的小足球”

经典小学体育游戏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游戏与球类运动相结合,提高运、传、投抢等篮球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的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课的内容:

一、二球一赛

(一)游戏目标:提高灵敏性和应变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一块,篮球两个(球要有明显的区别,或一个标准篮球,另一个是橡皮球)。

(三)游戏的进行:首先选出两名裁判员,两名助理裁判员,然后以5—6人为一队,把学生分成若干队。游戏时,两个队上场比赛,其他队准备替换负队。进行两球一赛游戏时,双方各有一名队员手持球站在自己半场的端线外准备发球。当裁判员鸣笛后,各自发球开始比赛。

比赛时,两队同时在场上传递、运球,突破,力求将本队的球投入对方篮内得分,同时又要设法阻截和防止对方的球被攻进自己的篮内,并积极抢断对方的球,力争将其攻入对方篮内。比赛中若有一方将球投中,比赛即可结束,胜队留在场内继续游戏,负队则被替换下场。比赛中,如一方将球碰出界,则由助理裁判员视情况令对方在前半场或后半场发球。如由于犯规造成“死球”时,也由助理裁判员执行规则,令对方在犯规队员的本半场发球。

(四)游戏规则:

1、比赛中出现犯规、违例、传球出界等情况时,均按篮球比赛规则判其在犯规、违例、失误一方的半场发球,而不执行罚球的条款。

2、两球一赛,除两个球同时出界时才能停止全场比赛,比赛始终不得间断,直至一方得分为止。

(五)教法建议:

1、两球一赛游戏的运动量、密度较大,比赛时间不易过长,胜负队可同时下场,待各队决出胜负后,胜队与胜队再重新组合比赛,避免连续获胜队负荷过大。

2、有关比赛规则,可视实际情况根据正式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调整。

二、换球投篮接力

(一)游戏目标:提高运球、投篮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灵敏和速度等体能。

(二)准备工作:

1、篮球场地一块,在篮球场罚球圈顶和中线靠边线处,各画两个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

2、篮球6个,每个圆圈各放一个篮球。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球场两个端线外的两侧,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运球至本场罚球圈顶处的圆圈,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运球至中线处的圆圈处,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再拿起圈内的球运球上篮,投中后迅速运球返回本队,将球交给第2人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交接球换人时,必须站在端线外。

2、运球至圆圈时,必须换球,并将手中的球在圆圈内放稳方能继续运球前进。

3、运球人不得持球跑。运球失误,则应从失误处重新运球前进。

4、投篮必须投中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议:

1、可要求运球人在换球后改为换手运球,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2、在投篮命中后,可允许运传球给本队第2人,但接球人在接到球之前不得过线进入场内。

三、“30”投篮

(一)游戏目标:巩固和提高跳投、抢篮板球和补篮的技术,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两块,篮球4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4个半场的罚球线后,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做原地跳起投篮,投中计得2分。无论投中与否,只要在球未落地之前接到球,可补篮一次,投中则得1分,然后,把球传给第2人,自己站到队尾处,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以此类推,全队依次轮换投篮,直至篮积30分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投时,必须站在罚球线后起跳投篮。

2、跳投后,如球落地则不能再补篮,投中也无效。

(五)教法建议:

1、根据游戏者的水平,可改投篮点、投篮的角度等条件。

2、此游戏可改跳投为原地投篮,然后冲抢篮板球补篮,以减少游戏的难度。

四、圆圈追传球

(一)游戏目标:发展视觉观察和反应能力,提高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大小根据学生人数而定)。

2、篮球两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为奇数的甲、乙两队,并让两队学生交错站在圆圈上。两个篮球分别交给对称站立的甲、乙队各一名队员手中。游戏开始,持球的两队队员,根据教师伸出左手或右手,向该方向同队下一名同学依次传球,教师不断变换方向,最后以一个队的球追上另一队的球为止,追上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传球时,必须依次传递,不得间隔传球。

2、传球失误时,必须由失误人将球拾起跑回原位置后,方能继续往下传球。

3、传球中,两队队员不得干扰对方的传球。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先规定向某一个方向传球。

2、也可规定某一种传球的方法进行传球。可采用不分队,全班站成一个圈,根据教师指定的方向传球,直至两个球集中到一人手的里时,游戏即可结束。

经典小学体育游戏教案5

教材分析

跳跃在体育课程标准各个水平目标中都有所出现,但不同年级达成的目标有所不同,是逐步深化和递进的过程。单双脚连续跳是跳跃项目内容之一,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低年级单双脚连续跳学习以基础的单双脚跳动作为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有对身体进行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在正确掌握动作方法的同时,强调体育与音乐的结合,体育与旋律相配合,为下一水平目标一脚蹬地双脚落的学习延伸奠定良好基础。通过以前掌握原地单双脚跳后,在本次课主要学会单双脚连续跳的完整动作,感受身体的空间变化,明确利用连续跳进行身体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任性、模仿力强、缺乏合作意识的情感特征。因此本课力求从情感教学入手,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特点,在学生对原地单双脚跳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采用了单双脚连续跳与音乐节拍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娱乐氛围,使他们在游戏、感知、思维等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与锻炼。通过趣味的情境活动,在有效激发求知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跳跃的练习与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运动技能目标:

1、基本掌握单、双脚跳跃的动作技能与方法,单(双)脚用力蹬地、展体向上跳起,单(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2、通过游戏发展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及跳跃能力。能准确的运用跳跃的方法,使学生能很快掌握单双脚交换跳地技术动作。

(三)情感目标:

1、通过集体活动,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与观念,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通过游戏互动,教师鼓励学生加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3、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跳跃动作轻盈、起跳有力,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单双脚连续跳动作要连贯。

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通过游戏找伙伴和呼拉圈操,教师语言启发,学生在场地上自由的跑动热身,并运用肢体语言自由展示出奥运主题的运动项目,充分的活动与伸展身体的各个关节,为学生学习单双脚连续跳做了良好的铺垫。

2.基本部分:

(1)创设自由的活动空间,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通过呼拉圈的多种活动,学生自主尝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教师运用语言提示、做一做、比一比等方式的进行师生间相互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亲蜜。通过典型示范引导让学生明确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利用呼拉圈与不同音乐节奏相结合,解决学习的重难点。

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玩中学、玩中想,教会学生学习与锻炼的方法。利用呼拉圈与不同音乐节奏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动作练习,在教师的提示、互评、帮助中建立对动作的掌握。采用两拍和三拍音乐,运用听节奏、打节奏、跳节奏的方法强化教学的重点,提高动作的质量。通过音乐旋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突破动作的难点。

(3)游戏巩固、培养能力。

通过游戏“穿越时空隧道”、“齐心协力”,发展学生爬行、奔跑、协调准确、合作等能力,充分发挥教具多用的特点,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活动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动脑参与等能力得到增强,体验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相互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结束部分:

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及动作的提示进行创想活动,放松身心,使肌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8

小学体育游戏课教案

育英明德小学—惠民

教学内容

1、游戏:击鼓接力跑

2、游戏:长江黄河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使90%以上的学生能提高跑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3、报告人数、4、检查服装准备活动

1、热身跑:

2、热身练习《蹦蹦跳跳》

教师问: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上一堂游戏课,好不好?

1、教师领跑、老师讲解动作技术并示范学生答:好,我们很喜欢上游戏课。跟着老师“跑”稍息,静听,思考欢快、活泼精神饱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领头,学生跟随。老师站中间10112基本部分

一、游戏:“长江黄河”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2、被抓的同学进行“惩罚“

2、学生活动

1、认真听、仔细看。

2、学生分组练习学生情绪欢快活跃学生站位:两列站立

二、往返击鼓接力跑

规则:按顺序与迎面跑来的同学击掌后跑出,跑到终点击鼓1(2)次跑回。

教师示范、讲解;指导学生进行游戏;观察学生游戏情况;与个别学生“比赛”;让学生评价;

调整队伍;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与要求;竞赛后简单评价:利用间隙,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纠偏,强化巩固正确动作。

教师做观察、裁判工作。

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认真游戏;分组游戏,互相纠错、相互鼓励与评价;1.听众指挥,仔细看、听,积极为同伴加油。2.按要求进行比赛。学生仔细、专心听、看;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老师善于调动学生情绪,正确运用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积极性。

两组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竞赛中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学生四列纵队自由选择路线

结束部分

1.放松2.小结

3.下课

关于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健康第一”“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的理念为指导,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来设计本节课,在设计中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经验为辅,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我展示,教师适当做语言、技术的引导,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技术动作的要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练习的同时掌握技术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达到身心、技术和谐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兴趣广泛,几乎哪项体育活动都喜欢,但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感知比较笼统,因此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学生多喜欢自己动手做,在遇到困难时请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三、教与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

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共同的目标:学生掌握较简单的运球技术,提高身体基本活动的能力,在游戏和练习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设计以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2、合作学习法;3、探究学习法;4、模仿学习法。

教法:1、体验式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讲解示范法

四、教学流程

1、课前引导。集体活动

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介绍篮球明星,以此引导学生认真练习争当班级篮球小明星。

2、准备活动。集体活动、分组协作、自主练习

通过师生自编的球操,活动身体各关节,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球操后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体验篮球运动技术动作,通过自主练习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身心逐渐兴奋,进入上课状态。

3、探究、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散点

这也是本次课学习新动作的部分,在行进间运球教学中,根据学生准备活动时的表现,引导学生说出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帮助学生观察、模仿优秀学生和老师的动作技术,进行自学、自纠、互纠,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的技术。让学生切实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练习方法;依据学生的交往爱好,自寻团队组合,提高了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同时增强了练习的正效应。学生在练习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发现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适当讲解篮球的规则,如犯规、违例。

在游戏教学中,通过“叫号找朋友”“分组绕标志运球”“老鹰捉小鸡”,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强化学生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团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4、结束环节。集体活动

通过轻松、欢快的音乐下师生共舞同乐,使学生身心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自评互评来查漏补缺,发扬优点,减少不足。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结束本课。

教案范文: 高三语文教学思考(篇一)


老师是学海中指路的灯塔。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教案来辅助工作。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那么优秀的教案还有哪些亮点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高三语文教学思考(篇一),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语文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可以说要求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考纲》,把握《考纲》的精神,从而从宏观到局部,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落实好每个考点。因此,针对的特殊性,复习应该全面、系统,在横向考试内容的面上、逐一展开;在纵向、考点的落实、拓展上,须训练到位、渗透联系。因而,复习应点面结合,既考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又要照顾到各个知识点的落实和延伸,使考生能从容自信地应对每一次考试。所以,我觉得高三整个复习阶段,教师的教学要有总体构想、具体操作要有章法,有思路、有步骤地进行;对学生,也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计划,稳扎稳打,打好每一知识内容的攻坚战。

同时,由于高三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因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高三复习必须贯彻"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基础知识字音、字形三四天后,就安排一、二堂课阅读文学书籍、杂志,这时,学生肯定兴趣大增,情绪高涨,效果也比继续按部就班地继续基础复习好得多,同时,又能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加作文素材;又比如,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古文翻译之后,偶尔穿插古诗鉴赏,让学生在逐字逐句的练习后,一下子驰骋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壮阔天地中,领略中国文学的最辉煌篇章,那种雄奇、壮美、深广、博大,必定让学生感慨不已、欲罢不能。这远比机械的操作文言翻译板块和古诗赏析内容来得更好。再如,可把语言表达练习(特别是仿句、扩句)和名句默写结合起来,穿入进行;现代文阅读和练习相辅相成,等等。总之,灵活掌握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动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过长的同一内容复习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需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而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穿插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整个过程中时时有所体现。在这里,"系统、灵活"集中表现为"全面完整、有条不紊、主次得当"。作为学生,既要能够遵循教师的复习思路,在每个阶段巩固好复习的重点板块,又要有自主调配、查漏补缺的能力。比如,按照教师的进度,灵活穿插知识点,及时训练,补偏补弱,做到举一反三,调整总结。相信,每经历一个重要的复习阶段,学生都会有进步,日积月累,某一天,可能会产生质的飞跃。

高三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同时,必须对学生作出严格的规定,明确包括作业在内的各项要求,防止学生出现松懈、拖沓现象。要把课堂作为基本阵营,而把课后的积累、总结作为提高成绩的大后方。如果这两方面结合有效、操作得法,学生的成绩是大有可为的。还有,教师要与每个学生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学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作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在师生互为理解、配合的基础上收到奇效。

[收藏]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精选


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教师们都会提前做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怎样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小学跳绳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1】

一、教学设计说明:

跳绳是一项对学生身体发展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本课是以短绳为主线,把短绳、长绳有机地联系起来而设计的。力求通过跳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弹跳、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二、教学内容分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不但让学生掌握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讲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展示给其他同学,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自由练习,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得到成功感,体会了愉快,成功的喜悦,正确引导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

四、教学目标:

1、身体发展目标:通过多种跳绳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跳跃和协调能力。

2、能力发展目标;初步掌握多种跳绳的方法,基本掌握2—3种绳子单人跳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心理发展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社会适应目标:学会相互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我创新,团结协作。

教学难点:掌握跳跃节奏和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流程:

(一)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

用教师手中的跳绳直接进入课的主题,通过自由练习跳绳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和练习积极性。适时集合调节,介绍绳操的基本内容和绳的折叠方法,通过节奏鲜明,简单活泼的绳操使学生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有机融入创编的绳操。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

1、语言导入

“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来投绳,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投得最远,动作最正确”,讲解捆绳方法,要求学生迅速把绳子捆好。

2、讲解、示范投绳的动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的起投线上进行练习,巡回指导,纠错,并请生示范,同学评价,指出优缺点。

4、同质学生间的比赛,评价。

学生:

1、按要求捆好绳子。

2、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3、按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起投线上练习,认真观摩同学的示范,做出正确的评价。

4、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七、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收获很大,而我的收获更大。

在这节课中我的优点是:

1、教态自然亲切,注意了教法的运用,注意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注意了在练习中自己找寻方法与教师提示相结合。

2、教学目标较清楚,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合作意识、自信心、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3、课程环节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

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为紧迫。如:教学方法、游戏方法、训练形式等。

2、在学生的训练中,如何梯进式练习,如何有针对性指导及指导方法的多样性。

3、对实际教学的预测性备课经验不足。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2】

一、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实践课

2、近几年随着体育考试的进行,尤其是今年又把跳绳例如体育考试项目。九年级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体能普遍较好,对跳绳有关的练习方式都有较强的兴趣。

跳绳方面,基本的正摇跳,长绳的双人摇跳、多人摇跳等技术动作有较好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向较高一层次难度发展的条件。比如:正摇跳,长绳的双人摇跳、多人摇跳多跳等,这些技术动作学生都有较浓的兴趣。

3、另外中考体育考试的需要,学生学习跳绳的热情、组织纪律、认识能力、身体素质相对其他年级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课的教学。另一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自身发育的高峰期,灵敏,协调素质的快速增长有可性强的特点,跳绳恰好有此方面的锻炼价值,这更增加提高了学生对跳绳的热爱。同时也使我国民间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跳绳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

2、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4、通过观察、模仿原地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尝试1——2种原地双人跳绳的技术,努力掌握快速跳绳及绳间最佳节奏,为中考体育考试作好准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教学内容的重点:尝试双人跳绳的不同玩法。

难点:能够掌握快速跳绳跑中的最佳绳间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6———8(分钟)巧用跳绳。

1、课堂常规1——2’

2、跳绳慢跑2——3’

生在教师的带领、引导下完成,体会跳绳慢跑的步伐节奏,为接下来的快速跑跳绳打基础。

4、绳操2—3(分钟)

用跳绳做器械,进行绳操练习,目的:达到热身活动关节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27—30(分钟)熟练运用跳绳

1、复习

(1)原地的单人跳绳5—6’

目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运动快乐及敢于控制探究的精神。

(2)跑步跳绳5—6’

目的: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体验跑动中的绳间最佳节奏。

2、尝试双人跳绳6—7’

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合作的快乐及敢于探究的精神。

3、快速跳绳10——12’

目的: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体验快速中跳绳间最佳节奏。

(三)结束部分4—5’体验收获

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放松身体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师生互评。

(四)效果预计:

1、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认真参与各个内容的练习,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情感融洽。

2、预计每一组学生都能有1——2种双人跳绳的玩法,并能学会用运于实际锻炼中。

3、预计通过快速跳绳学习,体验快速中跳绳间最佳节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4、预计的练习密度在40%——50%,平均心率达120——140次/分。

五、板书设计

学校场地、短绳45根,小黑板一块、录音机一部。

六、我的自评:

1、跳绳是中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发展跳跃能力的传统性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难点。通过“以绳练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

2、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我让学生两人一组结对,以比赛的形式,相互激励,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

3、在课开始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一起用绳子做一些简单的徒手活动,这样既进行了热身,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安排学生站在原地做跳绳的动作(不拿绳)要求学生手脚协调,让他们进行练习,练习会做的动作。我在教学《跳短绳》一课,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学生创新方法、学生反复练习、分组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我的困惑:体育教学与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一些学生不喜欢的项目,如何去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真正的全民运动。

七、他评:

1、教学整体设计,能渗透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2、说课与上课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学生的兴趣被老师充分激发。

4、说课、上课具有艺术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3】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为主导,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都进步。

1、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现在更重要沿着学生身心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

2、改变过去“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实用性。

一、本课的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同时身体素质方面得到锻炼,除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判断机敏等能力和心理品质,而这些都是本课中所提到并要求的。另外,也着重提到体育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兴趣,积极参与到本课中来。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等具有显著作用。

三、学生分析

1、三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骼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2、团体意识逐步加强,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通过语言或表情表现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自己。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以音乐为背景。

1、准备部分

由于跳绳方法、种类很多,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音乐来带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他们尽情的跳,充分达到热身的目的。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氛围。

2、基本部分

创设情景“绳的王国”,利用情景教学手段,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石头剪刀布”和“抓尾巴”中,再次使用音乐作为背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挑战。

3、结束部分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的节拍随意放松,升华教学,陶冶情操。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牢固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终身锻炼”意识。根据初一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并充分给予学生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跳绳》是体育中考内容,又是体育锻炼的有效运动之一,是学生容易掌握和喜爱的项目。通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还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会更多的利用跳绳锻炼身体,为终生锻炼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喜爱体育运动,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参与积极性。但由他们性格活拔、好动、喜欢求新求异,如果反复练习某一个技术动作,将导致反感甚至抵触情绪的产生,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本节课力求从教法和学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中考体育加试的需要,学生学习跳绳的热情高。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课的教学。

四、目标分析

1、使学生了解到跳绳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

2、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观察、模仿原地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尝试1---2种原地双人跳绳的技术,努力掌握快速跳绳(并脚跳绳)及绳间最佳节奏,为中考体育加试作好准备。

五、教法、学法分析

“ 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沟通,

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六、课的流程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性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活泼、跳跃,结合生动的歌谣体歌词,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每天跳小绳为建设祖国而锻炼身体的决心。歌曲约创作于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歌曲《跳绳》第一句采用了小铃图形谱示意旋律的高低。歌曲的第二段词未出全,是为学生留下了编创歌曲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学生年纪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乐于参加音乐课堂活动,乐于在活动和课堂上表现自己。但是部分学生比较羞涩,不敢上台展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学前段主要以律动为主,因而进入小学系统学习后,学生没有正确的演唱习惯和技能。学生记忆力强,对歌曲、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喜爱,听唱了很多课外歌曲,但以流行歌曲居多,且有着唱音不准,节奏不稳定,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等诸多问题。总的来说,一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进行音乐学习的动力和出发点,课堂常规和音乐课的相关知识技能需要从零开始。

教学目标

1、 能够整齐地演唱《跳绳》,理解“小绳小,真轻巧”的含义。

2、 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趣。

3、 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编创歌词及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唱《跳绳》

教学难点:

正确地掌握歌曲节奏,能够正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谁来模仿一下?

1、请个别学生模仿,全体学生模仿。将学生分成两部分,随着老师放的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跳绳的动作。

模仿跳绳的动作,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跳绳的动作。

从生活入手,模仿跳绳的动作,感受不同音乐中的跳绳动作。

2、学生表演

表现好的奖励五角星

二、欣赏全曲

导入:你们跳得太好了,现在听一听演奏家们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跳绳的。请同学们认真听,大胆想,音乐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回答问题:有单人跳绳、双人跳绳……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想像作品描绘的内容。

问题:你都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请你们为这个曲子起个名字好吗?(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作曲家给这首曲子起了个名字叫做“跳绳”。

刚才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有的同学已经坐不住了,那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做表演,把你听到的、想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初步感知全曲,并在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想像并回答问题。

三、分段欣赏,表现作品内容

师:听!小朋友在怎样跳绳?请几个小朋友听完音乐到前面来表现。(边听边做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我们接着来听下一段音乐,听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和刚才那一段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说一说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并做出不同的表现。

生,边听音乐边模仿跳绳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学生想像用语言说出音乐的不同之处。

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四、主题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出哪段音乐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了吗?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当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请你做出你喜欢的动作好吗?(老师放音乐,请学生听到这段音乐做出表现)

学生听到主题音乐就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就来唱一唱这段音乐好不好?(教师出示主题音乐的曲谱)

师: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钢琴伴奏来唱这段音乐。

学唱主题音乐。

师:大家唱得分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完整放音乐,学生走出教室)

学生能够听出主题音乐并准确的唱出来,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欣赏《跳绳》,让我们知道了生活和音乐是分不开的,也学会了用颜色表示乐曲的段落分辨。学生在《跳绳》乐曲声中离开教室,结束课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练习听、说、表演等多种形式,运用参与欣赏法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听音乐来跳绳,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自然引入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玩中学、乐中学,不但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而且从欣赏中获得快乐。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双脚连续跳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敢于挑战自我,并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察与讨论,增进友谊,发扬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重难点:

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空绳练习、跳低台阶练习等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跳得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学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常见错误和解决办法:

1、手摇绳错误。

有的小朋友摇绳时会将手内旋,或摇绳不连贯,或所用力量不均匀而造成摇绳间断。解决办法是一手并抓两绳头,一只手一只手的练习。老师可手把手――握着小朋友抓绳头的手一块摇,帮助学生找到感觉,熟悉绳性。用此种办法20%的学生初步能连贯跳起来。但要注意必须散开,以免被绳甩到。

2、脚跳跃错误。

初学跳绳的小朋友应以双脚并跳为佳。练习时请一个跳绳节奏较好的学生在中间摇绳跳,其他学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练习并脚跳节奏。练习时要求学生紧盯跳绳,以找到感觉。还可以以一帮一,即一个会跳的学生带一个不会跳的同学一块跳。用此种方法15%左右的学生能初步连贯跳起来。

3、手、脚配合错误。

手快脚慢,手慢脚快,手、脚配合不够协调,是学生最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错误的解决办法有:

(1)跳空绳。学生左右手各持一绳,双手同时甩,双脚并跳。

(2)集体跳空绳。两个学生在场中间甩长绳,其他学生看绳双脚并跳。此方法比单人跳空绳效果好。十几个学生同时跳起落下,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

(3)摇绳、跳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己持绳,甩过头顶落地后停顿一拍,然后双脚轻跳过绳,同时双手将绳后拉。一个能熟练跳过后,连着跳两个,然后逐个增加。这种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好,但易出现摇绳动作变形的现象。所以教学时应因人而异。

跳绳教材在小学体育课时中所占比重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百分之百掌握跳绳技术,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勤练,少数仍掌握不好的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络,请他们在课余、在家中进行辅助。

一、开始部分—时间:3分钟

(一)常规内容

组织:师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队列练习:踏步走,立定(一)齐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组织:教师喊口令,统一指挥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二、准备部分—时间8分钟

(一)一般性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系列操《七彩阳光》

组织:教师领做,学生喊口令

要求:动作舒展,准确有力

(二)专项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1、徒手跟着节奏跳,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跳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四列体操队形(如图2)

要求:跳得要有节奏感

三、基本部分—时间26分钟

(一)单摇并脚跳 ——18分钟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加一次垫跳或不加垫跳)连续做数次。

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环节:

1、教师讲解示范握绳和掌握适宜长度并脚跳的方法——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模仿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

2、按节奏徒手模仿跳绳动作——时间: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按照在专项准备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

3、单手拿绳跳,(左右手交替练习)——时间:

次数:左右手各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4、两手各握一条对折绳的两端跳—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5、并脚跳绳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6、优秀学生展示—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加油鼓励,教师重点提示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7、并脚绳再次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游戏:并脚跳比赛——时间:8分钟

游戏方法:1、10秒、20秒、30秒单位时间内跳绳比多

2、一次性跳绳(失误为止)比多

游戏组织:体操队形

游戏要求:动作协调,速度快

四、结束部分—时间:3分钟

(一)放松

组织:教师领做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结本课师生再见

预计最高心率:155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舞蹈、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身体的准备。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跳绳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耐力,弹跳,灵敏和协调素质,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性。

2、难点:手摇和脚跳动作的配合协调,能否利用所给的器材“跳绳”,友好合作,进行健身。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一群欢快的小兔子来到郊外的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兔子舞,跟音乐跳。

2、跟老师做绳操,动作伸展充分。

3、游戏《石头剪刀布》

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并鼓励学生,控制游戏的时间。要求:明确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基本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刚才我们进行了游戏:石头剪刀布。那么接下来,我要看看你们:利用这根绳子,还能做哪些体育游戏?

1、单人跳

(1)个别同学示范。

(2)师讲解正确技术动作并示范,(绳对折,两手拿着绳柄,将绳正中放于小腿处,两手收起来,手腕摇动绳,膝关节微屈,利用前脚掌,有节奏连跳。

(3)跟老师读儿歌:手先摇,脚后跳,手摇脚跳最重要,双脚并跳本领高。

(4)分小组练习,边练边吟儿歌。师巡视引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

(5)自创花样跳绳。(单脚跳、后跳、前后跳、跑步跳、单脚交换跳、钟摆跳、后踢腿跳等)(大家评)

大家练一练。要求:勇敢+智慧

2、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人员由大家决定。

要求: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友谊第一。

3、跑跳比赛

分成5个组,人员由小组为单位。跑在距离30米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5次,然后接力比赛。

要求:加强合作,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体验乐趣。

(三)、整理放松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操。

要求:轻松愉快,活泼生动。

(四)、师生小结,活动延伸阶段

本课以跳绳为主线,培养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值得发扬。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在课外,大家再想想看:利用绳子还能做哪些游戏?开展哪些活动?

四、器材和场地

器材:跳绳;学生数29人;录音机1台。

场地:学校大院。

五、教学的设计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摸索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选择适合我校实际,又能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作为教学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法,自主创新,小组合作,发现教学法,使学生体验快速跳跃时的身体感受和游戏中团结合作的意义。本课设想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反复的游戏,练习活动中,主动探究并初步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动作技能,寓学于游戏活动之中,寓乐于教学之中,并发展学生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其跳跃的能力。

跳绳是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特征,教师通过生动、简明、趣味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单人跳”、“花式跳绳”等活动,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8】

学习内容

1、跳绳

2、游戏:跳房子

学习目标

1、掌握双脚跳绳的方法,发展弹跳、协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意识

学习内容和步骤

学生参与形式

时间

准备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分组慢跑

分成6组,小组长带队练习

基本

一、跳绳:

1、模仿各种动物跳

2、教师讲解示范

3、体验练习,每人50个

4、交流展示

二、游戏:跳房子

1、分组摆房子

2、分组跳房子

两人一组练习

小组内展示

分6小组创造摆房

小组长带领跳房

30

结束

1、游戏:“抓尾巴”

2、师生小结

两人一组游戏

评价本课

器材准备

跳绳 40根

场地设计

预计密度

40%-45%

预计强度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9】

第四十课时1、跳短绳;2、做、跳“荷花”;3、播种和收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绳子的广泛作用;

2、技能目标:使50-60%的学生掌握跳绳的方法以及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上下肢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与游戏结合使学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级凝聚力加强,培养灵敏,机智,勇敢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爱民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并初步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甩绳动作和脚跳的节奏相呼应。

教学准备:无。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节导入部分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检查学生服装情况,步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

要求:快、静、齐,精、神、气。

情景导入,导入语:小朋友们,平时我们用绳子都是跳的,对不对?今天老师偏偏不让小朋友把绳子都用来跳,绳子的作用可广泛了,看谁想的法子最多最新颖,大家开动脑经,看谁最棒。

(2)绳操:

1、扩胸运动2、体侧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

5、踢腿运动6、跳跃运动7、全身运动8、整理运动

教学方法:教师一节一节进行分解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模仿练习。

二、基本部分。

1、跳短绳;2、做、跳“荷花”;3、播种和收割

三、结束部分。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懂得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好身体。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跳绳、体育、操场、练习、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动、成绩、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似的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写。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赖宁苦练跳绳的事写具体的。

难点:明白学好文化知识与锻炼好身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第1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让学生说说学习《铁棒磨成针》、《不是为了分数》后受到的教育。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学跳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英雄赖宁跳绳的故事。

可见出示赖宁画像,简介赖宁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4学跳绳,读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a、谁学跳绳?

b、他是怎样学跳绳的?

c、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果怎样?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介赖宁事迹赖宁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1988年3月,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难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议,正音:

赖宁、操场、一拐一拐、昨天、脚肿、连蹦带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体育不太好这句话的意思。[穿插理解其他功课、不太好]

3、教学有关字词:

赖:束加负,束的捺变成点。

宁:宝盖头,组词:宁静、安宁。

育:月字底,书空。

4、齐读第1段。

5、赖宁体育成绩不太好,那他事怎么做的呢?读读2-4段。

五、书写指导。

赖:左右相等,靠紧。

育:上下结构,一横最长。

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写3个。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2、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一个小朋友读第1自然段。为了学好体育,赖宁事怎样苦练跳绳的?找到读一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那几句话写出了赖宁的苦练跳绳?你还明白了什么?

2、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从哪个词看出赖宁跳绳很费劲?]

[做课后第5题]

3、赖宁不仅在学校练,还在家里练。不信,轻声读第3段。从哪里看出赖宁在家里也苦练跳绳?(一拐一拐、晚上练跳绳、跳的时间长、脚肿了)

4、交流、讨论。

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赖宁的话,女生读郭老师的话,提示语由老师读。老师的话(奇怪),赖宁的话(低声、不好意思)。

5、讨论:为什么赖宁会不好意思地低声回答?

a、赖宁觉得会拖班级后腿。

b、他本不想把晚上回家练跳绳告诉同学老师,现在老师既然问起,只好如实回答。

三、学习字词。

操:加一加地方法记,左右结构。

场:为什么用提土旁?扬换偏旁。

第:弟的点和撇换成竹字头,表示顺序。

---------------------------

拐:请学生表演一下。

脚:左中右结构,数笔顺。

昨:换偏旁,与作比较。

肿:形声字。

感:为什么事心字底?注意咸的里面部分。

四、指导写字。

范写:操、场、脚、第、感

学生模仿写3个。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字词。

2、学习、理解第4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3、完成剩余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认读学过的字词。

2、完成课后第3题,组词。先口头组词,再写下来。

操:()()()

感:()()()

育:()()()

二、学习第4段。

1、齐读第4段。

2、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理解:连蹦带跳[让学生动作演示],他为什么那么高兴?

教学:绩:言字旁,组词:业绩、功绩、成绩。

蹦:为什么是足字旁?左右结构。

激: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为白加方,三点水和反文旁均可。

3、他为什么要感激郭老师?

4、比较感激和感动,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感激,什么时候用感动?

选词填空

感动感激

1、赖宁十分()郭老师对他的指导。

2、看到赖宁刻苦练跳绳,郭老师非常()。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感激、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1、赖宁为什么跳绳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2、赖宁学跳绳这件事,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问题1:一是自己刻苦练习;二是老师的热心帮助。

问题2:学习赖宁既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课,也要学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的好思想;二是学习赖宁刻苦练习的精神。

四、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绩、蹦、激

2、指导课后第4题。

读例句,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划出来。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完成。

3、完成第5题。找找两句话的变化规律。自由完成。

4、完成《课堂作业》的题目。

最新小学跳绳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双人同心跳的动作方法,提高互相配合能力。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3、通过双人绳练习,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两人摇绳要配合默契。

教学难点:

有节奏的摇跳,上下肢协调配合。

器材:人手一根跳绳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教学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基本功练习

1、并脚跳练习。

2、单脚跳练习。

三、学习双人同心跳。

动作方法:两人交叉握绳。同时摇绳,摇绳的速度节奏要一致。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面向老师。

步骤:

1、教师讲解握绳和调绳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2、教师与一学生讲解跳绳的方法,并示范。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仔细看示范动作。

4、学生两人自由搭配模仿练习。

5、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6、学生练习双人同心跳,看谁跳的多。

7、选择跳的好的示范,计数时前后同学计数。

四、游戏:双人单绳跳绳跑接力

方法:两人一组靠近的手臂挽在一起外侧手臂握绳进行跳绳跑接力。

规则:从哪里失误从哪里重新开始跳,直至最后一组同学完成为止。

组织:学生分成4组

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教师评价。1

3、学生比赛。

五、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小结

[推荐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思考打印版


教师如同彩虹,指引着学生绚丽的人生,每门课的老师都会精心准备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还有哪些亮点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推荐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思考打印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升和毫升》,考虑到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容量单位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一、做好认知前的准备。

升和毫升的初步认识中,容积的计量工具是量筒和量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演示的教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准备了标有刻度线的饮水杯、脸盆、墨水瓶等。同时给学生一两天准备的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里或是去超市时寻找、观察哪些商品标签上使用的是升和毫升,并带一些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在思想上做好认知的准备。

二、创设体验式学习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1、问题引入,你们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升和毫升?学生除了举起自己的小手,还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等学生交流完毕,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剪下来的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学生看,请学生介绍从哪里剪下的?用的是哪个单位,怎样用字母表示?解决了升和毫升的符号认识。同时通过交流,学生有了直观认识,生和毫升多用于液体的计量,比如生活中的油、酱油、醋、药水、汽油等。除了这些,一些乳液,比如护手霜等,有时会用克做单位,有时也会用毫升做单位

2、直观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用量筒取毫升的水,倒入盆中,学生感知毫升的水是两三滴,反复几次。估测墨水瓶中有多少墨水,并进行验证,观察一盒学生奶有多少。在量杯中分别取1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的水倒入升的容器中,感知升和毫升的进率。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都请学生介绍说明或用一个一个的小实验解决。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人人参与,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三、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一些科学知识。

结合实际,渗透一些科学知识。比如,一个成人的血液量约为4升8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毫升,适量献血对人体没有影响等。

「教案收藏」 高一语文的教学思考


教师是像春蚕,吐着智慧的细丝,编织着知识。刚进入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上课之前要写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师真实展现教学过程,便于组织教学。怎么完成一版好的教案?你不妨看看「教案收藏」 高一语文的教学思考,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今天,我对课本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进行了讲解,它是梁实秋先生所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本文是梁实秋先生写梁启超先生轶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大学文学社的邀请,作了“中国云纹里头所代表的情感”的专题演讲这一演讲给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梁实秋以深刻的印象,他撷取记忆片段,用简练传神的语言,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学者梁启超的风采,并表达了由衷的赞叹和钦佩之情。

我采用“评注阅读法”的方式来讲解这篇课文的。所谓“批注阅读法”,就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指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行间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技巧的积累。

我首先给同学们做了示范,对第一段进行批注阅读。对梁启超不称呼名字而称呼“任公”,充分体现了对梁先生的尊重和敬仰;说梁启超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我批注到“无奈之举”;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名字都记得如此准确,可见对这次演讲记忆之深;“无限的敬仰”用了“无限”两个字充分体现了敬仰的程度之深;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三句话概括出了梁启超一生成就,以独特的视角用看似否定的方式赞扬其成就,手法实在是高,同时在这三个功业方面更看重学术文章;过去显宦……在对比反衬中显示梁启超成就之高。

举例之后,我给学生们五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并且对文章进行批注。五分钟之后进行回答,同学们的兴趣都很浓厚,并且回答问题都非常的积极踊跃。

引入这种新的学习与阅读方式,吸引很多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们对于课文学习的渴求又进了一步。在课堂上的反应很强烈,大家都能积极的发言,踊跃的回答问题。新鲜事物总能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多的新鲜的事物,让学生们对课堂有更深的兴趣。

总之,课堂也需要新奇度,所以我以后也会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入更多新鲜的因素。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