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合集。
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教案已经成为教师上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前编写教案使上课有内容可讲、有知识课传授,促进学生上课听讲效率的提高。经过编辑的反复筛选和优化这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更加精炼,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误请指正!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1
《猜猜我是谁》一课选于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关于制作与表演综合的活动,课程当中会涉及到面具的设计、剪纸、拼贴,主要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
课程一开始,我就戴着面具走进教室,因为是动手制作的课,对于好动的二年级而言,开门见山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引出课题《猜猜我是谁》。
之后,我出示了不同区域的面具,由学生进行观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总结出面具的异同之处,在他们脑海中初步形成面具的制作要点,从而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重点教他们正确寻找眼睛和嘴巴的位置,边做示范边提醒学生剪刀不长眼小心使用,并让学生展开想象,不要让眼睛只局限在圆形,脸型亦是如此。同时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面具装饰的几种方法。
最后,让学生欣赏一些面具作品,让学生正确运用课前让他们带的环保材料,让自己的面具更具特点,为了不让他们随地扔纸屑,我让他们把自己剩下的纸与同学交换,用于装饰,也能因此让面具更多彩。
因为是手工课,学生兴致都极高,但是,学生的创作胆量明显不够,思路不够新颖,都被局限了,我反思了下,估计跟我做的教具有一点关系,我做的太过精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很多学生都是用剪刀剪,其实,最主要的方式是要用手撕。
一节课气氛都很活跃,学生的激情都很高,但这并不能说这节课不存在问题。虽过程中再三强调了怎样正确寻找眼睛位置,但可能有些言语措辞还不够到位,让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还是有一些同学的的眼睛间距过大或过小;脸型很多局限于圆形、方形,面具的装饰也过于单调,之后应该多欣赏学生作品;时间的把握程度还不够,没有留出多余时间让学生当场进行表演,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希望以后的课堂中,可以让他们更多地运用环保材料,将环保意识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当中。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2
《三个好伙伴》是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重要作用;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三是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是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平时我在教授这一课时十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认为三原色是美术教学中的原则知识,不能让学生随意混淆概念,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一般感觉比较枯燥。为此,我改变了策略,为了避免在色彩知识概念上纠缠,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增强情趣性的处理,即将红黄蓝三原色处理成“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并用琅琅上口的儿歌将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入其中,通过学习儿歌,认识卡通形象、吹画等一系列直观、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也使他们更进一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课件展示三个好伙伴——红红、蓝蓝、黄黄的卡通形象:嗨,小朋友们,大家好!您认识我们吗?我是红红;我是蓝蓝;我是黄黄。我们就生活在你们的周围环境中,是三个好伙伴。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玩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您能不能在花园中找到我们?(课件出示“花园”,学生点击画面,画中跳出相应的色彩名称,鼓掌表扬学生)。我们还存在于周围事物中,如闹钟、彩色磁块等等,学生上台点击相应的色彩,完成连线游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原色——红、蓝、黄三色的认识。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说出你周围环境的其他红色、黄色、蓝色的东西吗?学生可七嘴八舌的说出各种事物。
刚才,同学们看到了我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身影,知道了我们三个好伙伴是组成色彩大家庭的得力干将,是我们把世界装扮得美丽漂亮、五彩缤纷的。今天,我想告诉您一个秘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三原色”,我们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不信,那您就用其他颜色调调看,不过不能现在试,这节课我们还要玩其他的游戏,我们在课后试试,好吗?
课件展示:嗨,小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大千世界中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3
《亲亲密密一家子》这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六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一节内容枯燥、容量大的技法课。教学重难点是用粉印版画的表现形式表现一家人亲密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根据本人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量体裁衣
在新课程的春风下美术教材给了教师极大的施展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的设计教学环节。本课中我考虑到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美术能力比较弱,在不影响重难点的前题下适当的降低了难度,把教材中仅仅局限于人物的表现重点拓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及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有利于学生对“亲亲密密”一词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如:在怎样表现出亲密感的方法时我采用了阶梯式的步骤(适当的距离、亲热的动作、眼神和表情)这三个阶梯式的动作让学生有了‘亲密感’,此时,每一个孩子都摘到了胜利的果实找到了作画的自信!
二、情感交流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法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是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的学习。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思想的表达、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教学中利用大量的图片创设情境,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多媒体极力增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选择图片时我充分考虑到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并有意识的回避了三口之家图片的出现,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心灵。
三、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而是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触摸吹塑板,感受这种材质不同的质感,结合套好的粉印版画观察、比较、分析、主动探究出粉印版画与普通绘画的不同之处,进而引起强烈的创作欲望。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种类版画的不同肌理之美。
四、综合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我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如;学生在谈创作构思时大胆的想表现蘑菇的一家,我当即肯定了她的想法并引导结合动画片中蘑菇的拟人形像进行创作接着同学还创作出了无生命的桌椅板凳……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学生展示作品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部分学生的作品还没用最终完成很遗憾,我想如果采用合作学习这种遗憾是可以避免的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4
二年级学生的自己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画像”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描绘”各具特色的“自画像”来发展自己意识,进而形成自己认同、自己悦纳的态度。
本课活动的学习内容为观察性绘画,学生通过有趣的观察训练——对着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介绍自己的形象特征,结合教材小提示“每个人的脸部、发型、五官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观察训练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头像,以达到帮助学生克服概念化表现的目的。
教材中提供的以不同工具进行表现范画,使学生在绘画表现工具上有了多种的选择的可能,这些范画大胆、生动的抓住了人物的面部特征,并且均为学生的课堂作业,使学生观后觉得“我也能画出来”,为学生的画画表现确立自信。这一活动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对自己形象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画画表现能力、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没有交代好让学生带什么样的镜子,有的同学带的镜子过于太小,导致观察过于零碎,不能形成整体印象。
延伸阅读
二年级美术教案4000字
经过我们的细致打磨和不断优化这篇“二年级美术教案”已经完美无缺,请往下看以继续获取更多相关资讯。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1】
第1课 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昆虫中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学习材料:
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每人了解一种昆虫(名称、形状、颜色、花纹),并能介绍给大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师: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昆虫)。师:提示:你知道图中昆虫的名称吗?
生:边看边说出昆虫的名称。简单记忆部分昆虫的形象特征。(2)布臵学生介绍昆虫资料。生:分别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材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有条件的可以观看录像片)小组讨论:说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像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象力。(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8)欣赏优秀作品。生:分析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 内容生动有趣; 表现手法多样; 昆虫特点突出; 颜色鲜艳漂亮。
生:选用各种表现材料,按要求完成作业。
4、教师辅导要点:(1)构图饱满。(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3)颜色漂亮。
5、展示、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板书设计:
第1课 我和昆虫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教学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4、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昆虫的标本、动画片、小故事等,作业纸。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集合学生到室外寻找爬行昆虫,比一比谁找的爬虫最多,将其装在瓶子里。
要求:
(1)注意遵守课堂纪律。(2)认真观察爬虫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爬行的。
2、整队回班。
3、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讲解自己找到的爬虫长什么样子,说一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4、板书课题。
二、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分析艺术作品与自然界爬虫的异同。思考:
(1)艺术作品与自然界爬虫的异同。(2)艺术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3)爬虫在什么地方爬行呢?你见过什么更有趣的爬行吗?
三、教师给大家讲有关爬虫的故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爬虫的故事呢?
四、作业要求:
1、每组设计一个爬虫的故事,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可以用彩笔画,也可以用纸张等多种材料绘制,最后讲解你们的故事。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辅导:
(1)师引导生大胆想象爬虫爬行的奇妙有趣的情节。(2)分工合作要明确。
五、课后小结:(1)学生展示作品。
(2)将全班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大家评出你认为画得又大又美、爬行最奇妙有趣的作品。
(3)师小结:注意培养学生整理学习用具的习惯。板书: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1、不同种类的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2、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学习材料:
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旧挂历、图钉等。课前准备:
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图钉等。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师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生:机械钟表、石英钟表、电子表等。
二、讲授新课
1、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生讨论钟表不同的外形特点:有的精美华丽、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形象可爱,感受不同美感。
2、师问:教材P6、P7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生:有的利用了小动物的肚子,有的利用了大萝卜、小五星等。师: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生:这样可以突出表盘,让我们看清楚时间,发挥钟表的作用。师: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3、分小组讨论,谈想法。
(1)小组每个人谈自己的设计思路。互相启发、完善。(2)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4、老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臵作业,老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设计制作。
小组同学认一认钟表,拨出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吃午饭,晚上几点睡觉。
五、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
(它既是一件艺术品,又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
六、课后拓展
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板书: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2、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学习材料:
各式各样闲臵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用品。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各式各样闲臵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用品。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感受。想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和树枝蛇)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导入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 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 将手套变一变,看看手套又像什么? 将手套换一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
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
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三、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作出新形象,再根据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四、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六、总结:
1、评奖:最佳创造、最佳编排、最佳表演、最佳协作奖。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第5课 小花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2、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小花饰的制作方法。
2、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学习材料:
各类彩色纸、胶棒或双面胶、订书机、剪刀、绳等。课前准备:
相关的实物、图片或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有小花饰的物品,认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花饰有关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思考并回答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2)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第10页上“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留言条上的内容,一边认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留言条让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把自己收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4)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收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2、讨论与探究。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
(2)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一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二是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3)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并拆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小花饰,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四、布臵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1)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2)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2、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
五、展示、讲评作业
1、展示:将自己完成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讲评:学生自评、个人评价小组或其他同学的作业。
3、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制作的小花饰的特点、用途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材料,哪个地方是你喜欢的,为什么?
六、小结
在讲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
课后请大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或哪些场合中使用小花饰?它们有什么特点?材料是什么?请你记录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板书:
第5课 小花饰
第6课 百变团花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学习材料:
学生可采用单色或多色彩纸,剪、撕制作团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剪好的团花进行染色,自创多种效果。课前准备:
单色、多色彩纸,剪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有一个万花筒,它可以变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出示课件——万花筒)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纸筒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师生共同探秘。小结:万花筒的原理。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百变团花。(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团花。(1)欣赏分析。
师:为什么我叫“百变团花”呢?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分组欣赏剪纸——百变团花,经过观察、试拆得出结论。
小结:因为折法和剪法的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百变团花是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顶点,在连续对边、对角折叠几次后,剪出一个单元的纹样,展开后便成为放射状的团花剪纸。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
(3)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团花中主要有哪种花纹呢? 学生找。(4)创作实践。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团花。(5)发散思维。
师:小组讨论:这么美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学生用团花装饰各种实物。
3、游戏活动,展示评价
(1)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给班上的同学。(2)请收到礼物的同学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3)欣赏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4、集体动手装饰教室 板书:
第6课 百变团花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2、难点拓印的技巧。学习材料: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课前准备:
叶子、硬币、文件盒。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4、组织活动。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
6、后期制作。
以拓品为底纹纸,剪出白色或黑色的图案帖在上面做衬托使用。在拓品后面画出图案,剪下来帖在另一张纸上制成图案,建筑、人物、动物、生活用品皆可。
第8课 大树的故事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叉、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学习材料: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化棒。课时准备:
剪刀、彩色笔。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或者教师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合作式学生活动
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邻近的两位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提问:
1、你能根据书上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2、你是通过那些形象看出来的?
提问:你们小组准备画有关大树的什么故事?
三、学生动手实践
布臵作业,教师辅导,布臵互评。
四、课后拓展
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展示其他同学画的“大树的故事”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大胆表现。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该如何做?第9课 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场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是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达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分析
教材的两个版面上,展示了6件学生的作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爱好。一件件作品采用了多种形状,不同的色彩和图案、纹样。在第二板面上的中部,有一幅三个同学的照片,其中一个女同学手中拿着一张泥名片在向对面的男同学介绍着自己。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学习材料: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化棒。课时准备: 剪刀、彩色笔。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1)分组讨论:
教师布臵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2)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6)展示、讲评、小结。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2、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3、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学习材料:
舞蹈的录像片段以及更多有关舞蹈的艺术品。课前准备:
有关舞蹈的艺术品、录像片,作画用的纸和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一段换坏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二、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
简要介绍:这是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
(1)上面画了什么?
(2)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3)你知道为什么要舞蹈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录像,感受不同地区舞蹈特点。
1、学生汇报表演。
2、评价学生表演
四、欣赏表现舞蹈的绘画作品
1、将照片与绘画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2、谈感受。(画家在造型上都抓住了舞蹈的特点。)线具有力度感、质感、运动感等。
五、欣赏其他形式表现舞蹈的艺术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六、选择工具进行表现
七、展示作品
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板书:
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第11课 泥条头像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
应会: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术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学习材料:
胶泥、采泥、纸和水粉。课前准备:作画用的纸和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欣赏平面绘画作品与泥条头像作品。问:平面与立体有什么不同?(2)展示浮雕、圆雕与泥条头像作品,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后进行对比分析。
问:它们有那些不同?
引导分析:色彩、形状、表情、制作方法。
2、大家一起来研究(1)泥条头像图片欣赏比较。图片一: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图片二:它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什么表情,给小伙伴们做一做。
图片三:它们的外形和图案的形状有什么不同?(2)小组探究。
1动手试一试泥条头像是怎样制作的?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2交流制作经验:
3各小组将造型相同的瓶子进行设计。4全班交流汇报,评出设计新颖的小组。
(3)欣赏泥条头像作品,说一说哪个泥条头像吸引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
引导分析:盘筑方法、五官表情、色彩。(4)比一比造型不同的瓶子。
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的泥条头像作品呢?
3、欣赏作品,开始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泥条头像
4、展评
(1)相互参观作品,评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2)你从他人那里学习到了什么经验?
5、延展
展示其它泥条作品。用这种方法,你还能制作出什么造型呢?第12课 雄伟的塔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学习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课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比较引人 课件(古代建筑)
2、启发入境
(1)教师提问: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可以看到一种高耸云霄的古代建筑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2)你想知道塔的什么问题?如塔的由来?
3、引导欣赏 课件:塔的知识(1)塔的作用。(2)塔的形状(3)塔的结构(4)塔的材料
4、学生评述 教师提问:
(1)说一说你见到的中外不同的塔?(2)说一说你的感受?
5、欣赏拓展
课件: 埃菲尔铁塔 仰光大金塔
6、探究合作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说出 新、奇…师生互动。
教师帮助解决塔的造型、美感。
7、学生作业、评价 布臵作业。
每人设计一座漂亮有新意的塔 展示作业。教师评价。
8、教学延伸 课堂延伸。课件:现代的塔 27
北京北海公园白塔
第13课 演电视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2、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3、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教学重难点:
学习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会话方法。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学习材料:
废旧纸盒、纸袋,剪子,刻刀,胶水,绘画用笔,彩纸。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录像等。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放映电视短片(动画片、故事片、小品、新闻、电视节目〃〃〃〃〃〃)。
2、组织学生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组织小组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故事完整。
3、教师展示。
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说说理由。
4、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5、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
6、教师将学生的连环画插进电视机壳之中(纸盒制作)。请两名同学前来与老师一起演电视给大家看。
7、板书课题——演电视 引导学生看书第13课。师:书中都介绍了什么?
你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生答。
8、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发挥设计能力,巧用材料。(看课件)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视机? 小组讨论,肯定好的设计方案。
三、学生完成作业
1、提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编故事。概括故事。连环画画故事。制作电视机外壳。
集体合作演电视、讲故事。(要有片头、片尾和剧组人员介绍。)
2、教师辅导要点,创新设计电视机外壳,简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参与协调分工合作,帮助解决问题。
四、小组表演故事——演电视 板书:
第13课 演电视
1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用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形象多变的扇子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可以用那些材料制作出漂亮的扇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象各异、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学习材料
具有典型特征的扇子、剪刀、胶水、纸及各种废弃物、彩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授课
(1)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己储存好的有关扇子的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形状各异、不同材质的扇子。(2)引导交流扇子的有关知识,欣赏课本中不同扇子。(3)请学生看书。
提出问题:
书中有两幅纸扇的制作步骤图,谁能一看就会,可以在组里给同学演示一下。
(4)请学生简述制作过程。(5)学生和老师共同谈学习体会。
3、学生作业
4、小结
15、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种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线条流畅,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人以装饰的美感。
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几种不同的线条的名字。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线条的名字。
教师:这样几种不同的线条,能变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画面。展示几幅线描作品。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毕加索的作品,介绍其创作背景。
小结;在画面上,线条即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又要有一定的秩序,32 才能给人以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
作业:可以用线条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件花衣服。
第16课 牙刷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展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主动的观 察和回忆作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本课以一般的绘画创作作为主要上课形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大胆地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何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也可以以表现某个具体的细节为主。教材分析
课本以一小段有趣的导语和同龄儿童刷牙的 图片导入本课,其目的在 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生活情境的联想,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的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响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 引导。可以在课前布臵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是的动作进行启发。教学过程
1、教学方式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象导入,对于没有深入观察过刷 牙的同学而言,首先展示相关的影视、图片资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发对过去生活经验与要表现内容的链接。这种方法适合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要求较高,但是可以引发学生形式多样的表现风格。
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作业(1)画面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和环境?
(2)你认为哪幅画或那部分画得好?为什么?
3、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刷牙。
第17课 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雕塑动物由基础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正确动态,用加 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 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动物乐园”为课题,特别情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教学材料
胶泥、彩泥、陶泥、纸 土、面粉调颜料等材料进行制作。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讲课
(1)解释课题。
提问:什么是动物乐园?(2)导入新课。
研究用雕塑方法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动物乐园。(3)说说自己熟悉的动物特征。用简笔方法加以表现。(4)结合自己一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5)由学生到讲台投影仪前进行创作示范。(6)研究、总结雕塑技法。确定
确定基本形体后添加附加物,抓住动物特征适当调整。(7)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8)展示作品,布臵动物乐园,小结、讲评。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应会:学习描述节日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展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在节日中,无论是中国、外国,地方民间,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服装、花车、彩灯、园艺,无不表现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教学过程
1、出示多张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载歌载舞的人物图片(彝族、维吾尔族、白族藏族、满族、蒙古族……)。
2、问: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看上去这么高兴吗?
3、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脑上教师备好的课件,引导学生从服装、物
品、环境、食物方面了解在节日里人们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4、让学生到网去查找,教师提供网址。
5、展示教师在节日里拍的照片。
教师:刚才我们一直在关注别人的节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我所经历过的节日照片
哈尔滨的冰灯节。
王府井文化街的节日装饰景象。节日中的 虹灯。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节日中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节日入手:(1)春节。(2)国庆节。(3)儿童节。
教师提要求:
画一幅你记忆中的节日。
回家寻找外国人是怎样装饰他们的节日的?和我们的节日有什么不同
19、过节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惯,培养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 好的心愿。讲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 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简单地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 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活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生活,了解春节的有关知识及各地不同的习俗。通过观察、回忆、想象、体现春节中有特特色的生活情节,体验生活的情 趣。提高绘画的技能,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提高学生设计制作能 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 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 祝愿。
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景,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 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臵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设在教室的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出问题:
给大家讲讲关于春节的知识。
3、新课
a)提出问题:
a、你认为春节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 B、你准备怎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的场面?
b)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c)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d)投影: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可采用多样绘画形式。可以组为单位一幅长卷。
小班教学的班级,还可以考虑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组织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3】
课题:
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
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
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教学后记:本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作画的,第一步我和学生一起做色彩游戏,请学生自己观察游戏过程中的色彩变化,导入今天的新课。第二步:发展阶段,我是先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可以用一种颜色,最多只能用两种颜色,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纸上。然后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或用吸管等方法使颜料流淌。我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观察到色彩变化情况,帮助学生一起总结。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使其构图,情节更加丰满。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剪裁。这样,学生比以往学得更有兴趣,画得更认真。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本学段造型表现课的教学目标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漂亮的鸟》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4册第4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的课,教材中的范作以鸟的色彩夺目,姿态各异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鸟的形态美、色彩美、姿态美,表现鸟的各种美,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鸟的形象,画一幅以鸟为主体的创作画。
在一年级时,学过《鸟是我们的朋友》,已经初步认识并表现了鸟的基本形态。《漂亮的鸟》这一课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不同鸟类独特的身体形态,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在绘画创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涂色工具,感受不同种类的色彩产生的不同效果。
2、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和外地来京打工的孩子。
学习障碍:对鸟的种类知识了解很少。
具备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表达及绘画能力。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尝试不同造型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⑴通过观察鸟的形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
⑵学会用线进行造型装饰,提高学生造型装饰能力。
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进行装饰。
2、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造型装饰的能力,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表现鸟的美。
五、教法和学法
二年级学生不像一年级时那么天真、活泼、可爱、有了一定的思维模式、个性鲜明,生活经验多了一些,但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审美核心,创设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学激发贯穿始终。
⑴展示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鸟的美。
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鸟的美。
⑶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创造鸟的美。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六、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森林里的鸟叫声
设计意图:
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鸟儿清脆动听的歌声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快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2、教师:你们觉得鸟漂亮吗?哪里漂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现漂亮的鸟。
三、讲授新课: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鸟美在哪?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到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有个从浅入深学习知识的递进过程。自主学习印象比教师传授更深,理解更加透彻形象。
现在,小鸟王国正在进行时装表演。由许多小鸟明星展示它们华丽的衣着,还请在座的小朋友给它们当评委,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鸟它们哪漂亮?把你的评审意见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第一、外形美
看课件中造型独特的鸟的照片,总结出它们的外形特点(从鸟的嘴,身形,翅膀,头饰方面用简单的形概括)。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全是鸟的外形因此我们称它们外形美
第二、颜色美
用麻雀和鹦鹉的照片作比较,同学们说说哪只鸟更漂亮?为什么?播放鹦鹉和各种色彩鲜艳的鸟的照片,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出现最多的颜色有那些?画面中只要有了红黄蓝,再配有少量的绿橙紫等其他颜色,就会很漂亮。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鸟儿们穿上了非常漂亮的外衣,这是它们的颜色美。
第三、姿态美
用鸟飞行的图片、捕食的图片分析鸟的姿态美。
第四、花纹美
用孔雀照片分析鸟的花纹美。分析孔雀的造型中有点、线、面的运用。
2、欣赏
(1)画家笔下的鸟
(2)小朋友创作的鸟(教材中的作品)
设计意图:
分析画家夸张的表现技法,学习画家的装饰手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教师黑板示范
设计意图:
让学生看到创作步骤过程,同时演示装饰手法.
老师要建一个百鸟园,可是现在的鸟不够,同学们一起来帮帮我好吗。
四、艺术创作
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创作一只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鸟.
要求:
1)造型完整
2)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3)色彩搭配适当
设计意图:使作业目的性更加明确。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展示,自评,互评。
1、自己夸夸自己的作品(自评)
2、小组推选本组的优秀作品(互评)
3、颁发优秀作品的作者每人一枚蛋宝贝,并发表获奖感言。
预设:大家都要努力学习,你也能做的最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信心,语言组织与评价能力,学习正确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
七、课后拓展
出示丹顶鹤的图片,介绍丹顶鹤的相关知识,现存数量不多等。
让学生有个深刻认知后让另外两个受到奖励的学生发言假如你手中的是真实的鸟蛋,你想对大家说什么?这次的回答与之前会截然不同,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伤害鸟,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我手中的鸟蛋就是一个生命,我应该保护它并把它送还给鸟妈妈。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了解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产生保护鸟、爱鸟的美好情感
师小结:鸟不但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美丽,而却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关爱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集锦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相信“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一定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作参考资料!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积累语言,初步培养语感。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人和谐相处。
1、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狮子大王年纪大了,很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的王位。于是,他宣布了一条重要的决定,同学们找找看,并响亮地读一读。
(朗读指导,评语设计):
a、狮子大王的威风哪儿去了?
b、你可真像狮子大王!
c、你觉得你像狮子大王吗?
2、狮子大王发话了,要想知道到底谁当万兽之王,需要先和本课的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A、读字卡,出示生字,齐读。
B、交流识字方法。
(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很灵活,他们大多喜欢采用“顺口溜识字法”,生活识字法等)
D、齐读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
(2)那么,你认为哪个动物当“万兽之王”最好呢?(自由读课文2―4自段)
想一想:第一个上任的猫头鹰是怎样当“万兽之王”的呢?
演一演: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吗?
品读重点句子。(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3)朗读、体验、表演。
品读“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1)创设情境,再现“议论纷纷”。
小熊你会说┄┄
小鹿你呢?┄┄
小孔雀你呢?┄┄
(2)启发想象,角色体验,理解“叫苦连天”。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猫头鹰大王,你看看你当上首领,小动物们的意见可大啦,他们个个叫苦连天。那么第二任是谁当大王?(按上述方法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激动”一词,体会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想象说话:担心,为什么担心?如果你是动物王国里的一位成员,你会担心什么?(我是小熊------ 我是斑马------)
(3)当听到小猴宣布――(学生接读)森林里的动物又会怎样欢呼呢?(对比说话)
(1)齐读最后一段。
(2)讨论:小猴子为什么能成为“万兽之王”呢?(用上“因为┄┄所以┄┄”)
猫头鹰图 白天休息 夜里做事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的识字过程中,孩子们采用了顺口溜识字法,一个个精彩的回答让我自叹不如。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原来的教学中没有渗透字理教学,因此在本课中不能完美的体现出来。不过我相信,只要我把方法教给孩子们,不久的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此外,我发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例如神奇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笑眯眯、激动、话音刚落等。为了让学生学着自己理解词语的含义,我试着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
“议论纷纷”一词,我让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谈一谈当动物们听到了猫头鹰的命令以后,心里的感受。于是有的同学说大家肯定都不愿意,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抱怨的话。我接过话岔说:“对呀,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都争着说自己内心的抱怨,这就是“议论纷纷”一词的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是联系课文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利用分解词语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先理解“议论”,所谓“议论”就是对人或事物的好坏,发表意思,然后再理解“纷纷”,纷纷就是像雪花一样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合在一起,就是指人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思,整个场面显得很杂乱。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理解“叫苦连天”,先让同学们联系课文的内容,结果有的同学说出了动物们天天熬夜,白天睡不着,夜里想睡又不能睡,每天都觉得非常苦。是呀,每天都在叫苦这不就是“叫苦连天”的意思。
课堂上我发现有许多同学能够跟着老师的指导进行思考,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思考,对别的同学的发言也不是特别关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解决的。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2
一、教材内容和目标:
“猜一猜”既“简单的逻辑推理”,这一教学内容编排在二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既 “数学广角”。“猜一猜”这教学内容又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对纯“文字”的推理存在难度。我确定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是重点,而推理过程的叙述是难点。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师:今天,钱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示课件)你能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也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但不确定。)。那现在钱老师给大家一条线索,你能确定了吗?
师:(课件演示)现在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说明理由:能用上“因为、、、所以、、、”连着说一说就更好了。
师:(小结同学们推理的过程)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老师给你的一条线索从刚开始乱猜到一步步推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并生齐读)。说到推理可不得不提到一位高手,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名侦探柯南)柯南可了不得了,六岁就开始破案,还和他的小伙伴成立了“小小侦探团”,根据线索步步推理,告破案件。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柯南一样聪明机智呢?那就赶紧进入“柯南侦探营”吧!
1、探究“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
出示:钱老师的两只手心里分别写着数字--8、9。我左手写的不是8 。
师:说的真棒。那谁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完整地陈述自己你判断?(教师边根据学生的表述边写相应的关联词)。
生1: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左手写的是9,那么右手写的是8。
生2: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右手写的是8,那么左手写的是9。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奖你个智慧果。还有谁再来试一试?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
小结: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能根据一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看来,我们离柯南越来越近了。
2、探究“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
师:通过了柯南的基础训练,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进入柯南的提高训练营吧!
出示:妈妈说她们三个小朋友分别喜欢玩具小熊、小兔、小猫。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南南说:我喜欢小兔。你能判断他们分别喜欢什么动物吗?
师:认真读题,仔细分析,你能从中你找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1:因为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所以小小就是喜欢小熊,那么柯柯喜欢小猫。
生2:因为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所以就是柯柯喜欢小猫,那么小小就是喜欢小熊。
师:真棒!谁能连起来把他们刚才的推理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1:因为南南说:我喜欢小兔,所以南南喜欢小兔。又因为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所以小小喜欢小熊,那么柯柯喜欢小猫。
师:你真了不起,能用上“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那么”说话,太聪明了!
生2:因为南南说:我喜欢小兔,所以南南喜欢小兔。又因为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所以柯柯喜欢小猫,那么小小喜欢小熊。
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你现在能再说给你前后的小伙伴听听吗?
师:当我们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推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从而使我们的问题更加简单。
师:看到大家学得都不错,柯南还送给咱们一首儿歌呢!一起读一读:“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师:根据柯南送咱们的“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我们一起来接受柯南给我们设的难关吧!有信心吗?
1、第一关:
下面黄色纸片的后面分别藏着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第一个后面不是三角形,第二个后面是长方形。
师:你先确定哪位?再确定哪位?有不同的想法吗?完整地说一说。轻松闯过第一关。
2、第二关:
他们三人分别戴着黄色、蓝色和红色三种帽子。左边的说:他们两个戴的都不是黄帽子。女孩说:我戴的不是红帽子。他们分别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师:先确定谁?接着呢?谁能说完整整个推理过程? 祝贺你!离柯南又近了一步。
4、智力大冲浪,考验你的时候来了,加油!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这四个人排好队。
师:你找到了哪句关键的线索?在老师发你的纸上画一画,连一连。为什么?你有不同连法吗?
5.智力大冲浪:
请根据甲、乙、丙三人说的话判断他们年龄的大小。
判断( )>( )>( )顺利闯过了所有关卡,现在,你已经是柯南训练营的一员了,恭喜你!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时,也能简单推理下,找到关键的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使我们的问题简单化,这样,你就是为未来的柯南了!
1.南南,柯柯,小小分别喜欢玩具小熊、小兔、小猫,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南南说:我喜欢小兔。你能判断他们分别喜欢什么动物吗?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这四个人排好队。
3.请根据甲、乙、丙三人说的话判断他们年龄的大小。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3
一、激情导入,引人入胜
为新课导入,采用变戏法激趣导入,通过演示课件,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看西瓜变西瓜花;鸡蛋壳变蛋壳画;树叶变树叶剪贴画;矿泉水瓶变帘子。这几个精彩的戏法,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此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在普通平凡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并能创造出美。从而引出“一棵普通的树根能变成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探讨,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老师讲授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内容。老师在中间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学习描写老太太这一段时,老师引导学生从她“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心情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后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前面分析老太太的方法来分析木匠和艺术家,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合作交流得出答案。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整个环节井然有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还减轻了老师负担,可谓是“一箭三雕”。
三、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美并创造美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主题,对文章主题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当一当小小的艺术家,可以叠一叠也可以画一画,自己动手发现一张白纸的美并创造美。学生有的叠成了美丽的纸鹤,有的叠成了硬气的帆船,有的制作成了精美的贺卡,有的剪成了美丽的窗花……真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学生能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品质和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2、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声音不仅有高低,还有强弱,认识力度记号f和p。
3、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在音乐中正确表现音的强弱,学唱并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重点:
1、学习《小动物唱歌》根据歌词内容做体态律动。
2、感知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视唱,表现。
教学难点:跟琴唱准节奏、强弱,掌握歌曲中的弱起小节。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伴奏带、打击乐器(铃鼓、沙锤、三角铁、鼓、锣),小动物头饰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生答)
活动:大家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看谁学得最象,请他上台来带头饰角色扮演。
⑴教师导入故事:今天老虎看到和自己长得很像的猫,想和他比试比试谁的嗓门儿亮。
活动:请刚才角色扮演的“老虎”与“小猫”比赛,模仿这两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自行辨别声音的大小。
⑵小结:
(出示强弱记号“f”与“p”)音乐中声音大的叫强,用“f”表示;声音小的叫弱,用“p”表示。
教师导入:小动物们听了老虎与小猫的比赛,都想来一展身手。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
活动:请学生角色扮演,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全班将这些小动物声音分为“f”与“p”两大类。(例:模仿后,教师问:“小鸭的声音强还是弱。”)
(教学思路:用直观感受动物声音的方法,可巩固所学的强与弱的概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们,它们要开音乐会了,听听是谁在唱歌?
× × │ × × × × × │ × × × - │
许 多 小 动 物 在 唱 着 歌,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动 物 在 唱 着 歌,
× × × × │ × × × ‖
喵 - 喵 - 真 快 乐。
(“弱起”―― × × │ × × × × × │)
3、(生模仿)那你知道音乐中的小猫是怎样唱歌的吗?
师:学得真好。(奖励小猫头饰)还有谁会学小猫唱歌?加上动作。
4、再听。
师:再听一遍音乐,你觉的小猫唱得两种声音一样吗?
5、接龙唱。
师:遇到小动物的歌声时,你们来唱,其余的老师唱。
唱一唱。解决一下音准难点。
8、生随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你在歌曲中找没找到f与p,你觉得怎样演唱呢?第一声唱得要强,第二声唱的要弱。
生有感情得演唱整首歌曲。
五、创编歌词。
刚才我们只唱了小猫和小狗,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欢迎吗?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活动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便开始迸发为歌曲创编出千姿百态的表演动作。)
六、小结。
今天我们和这么多的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大家一定很开心吧。小动物请老师给小朋友们捎来一句话,它们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来爱护小动物,关心小动物,大家一起快乐幸福地生活
[《小动物唱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5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一片文章,这是一则具有鲜明地讽刺性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寓言通过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上的小鸟的对话,讽刺了青蛙的见识短浅和自以为是,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要向同学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做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井底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反面角色。
2、小组探讨: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带领学生做实验,将书卷起来往天上看,让学生形象感知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善于向周围的同学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勇于广泛追求知识。
2、认识到知识向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我们要把眼界放宽,不断向课外吸取有用知识,不要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附有图画的生字词卡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头饰(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
1、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高不高兴啊?那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老师今天特
地把它们请来了,它们还要求跟同学们打招呼呢,同学们先来听一听,猜猜它们都是谁?(通
2、同学们回答完毕,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同学们真厉害,都猜中了!)
3、老师出示坐在井底的青蛙图,提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些什么?”(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若是只有极少数学生做出回应,老师则做提示:比如这只青蛙处在什么环境里?
它正在做什么?),进而引出课题“坐井观天”(老师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1、出示井底青蛙和井沿小鸟对话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青蛙和小鸟在进行交流,接着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进而让学
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大声朗读课文。)(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只能是朗读。因为这时儿童的言
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个感性的支柱,通过它来
保持言语视觉分析器和其他分析器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说,通过读出词和句子的发生动作
来再现看到的文字和内容的联系。而这又是和儿童的内部言语不够发达这一事实密切联系
2、现在谁能说说青蛙和小鸟主要说了些什么?想说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培养学生的口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故事,老师指读,“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来找点水喝。”(生读之前,老师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读的是否准确。生读,老师将生
2、老师让学生体会“?”表达的语气,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读出感情。
3、通过图片,向学生讲解“井沿”的意思,并将“沿”板书在黑板上,领读字音、分析字形。
5、那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一读?(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8、小组探讨: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带领学生做实验,将书卷起来往天上看,
9、小鸟又是怎么反驳的呢?指读,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注意感
10、老师领读词语“无边无际”并解释词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草原,天空,使
11、听到小鸟与自己的说法不一样,青蛙作何反应呢?(指读,青蛙笑了,说:“朋友,我
13、“天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如果你是这只青蛙,会像它这样天天待在井里吗?(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初步解释寓意:老师想啊,同学们那么聪明,才不会像青蛙那么傻,
只知道天天待在井里看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还以为自己说的是真正的天空,不知道真正
14、我们接着看课文,老师读,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
来看一看吧。”(板书“信”,领读发音,分析字形和字义;问学生对这句话有没有什么不
1、下面大家再大声读一遍文章,读完自动停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找三位同学上讲
2、想一想,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播放坐井观天动画片)
3、通过这个小故事,同学们知道了天空是无边无际的,那么,你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进而引出知识也是无边无际的,是永远也学不完的,我们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
,不能只看课本,同时还要向老师、同学或者父母多多交流,这样才能知道的更多,同学们
都很聪明,肯定都不愿做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1、把课本上“我会写”部分的生字每个字写两遍,写在作业本上,明天上午老师检查。(对
作业完成的情况要有严格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向儿童提出一定的要求,最后对于不完成
作业或完成的不好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帮助,提出严格要求。)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写在积累本上。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教案教学反思 篇6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第四册第4课,是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了一丛的玫瑰,还常常去松土、浇水,十分用心,也很辛苦。他非常珍爱自己种的玫瑰,天天盼望着玫瑰花开。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却跌伤了脚,他为自己没能看到玫瑰花开而感到惋惜。但当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小鹿和鹿弟弟都高兴地笑了,认为“玫瑰没有白栽”。课文就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较深层面含义的思考。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情趣。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现代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文本,认识文本和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设置情境,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小鹿的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这堂课的所追求的教学效果。
2、从文本中鹿弟弟的两句话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朗读成为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1、知识与能力:会认“骨、瘸、”等8个生字,会写“弟、谢”等12个生字。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会用课后词语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体会文本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1、谈话:
师:我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有《风娃娃》、《纸船和风筝》、《小柳树和小枣树》等。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去学习一个小鹿和玫瑰花的故事。
1、提要求,轻声读文。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习生字词:
①出示带拼音生字词,小老师带读。
师:你们看,这就是花骨朵儿。看着花骨朵,再读读。
还有谁来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容易读错。请学生齐读。
③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④记难记的字形。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巧妙方法。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小伙伴。他们是谁呀?(课件出示小鹿和鹿弟弟图)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2、 请学生找课文中鹿弟弟的话并加以质疑。
⑴轻声读课文,划出鹿弟弟说的话。出示两句话:
⑵全班齐读。
⑶质疑:想一想:你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或者什么问题不明白的,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⑷解释白栽:鹿弟弟一会儿说“白栽”,一会儿又说“没有白栽”,那么白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4、赞玫瑰:
师:在小鹿的辛勤栽种下,小鹿的玫瑰花盛开了!你们瞧,这些玫瑰花美吗?
是啊,小鹿的伙伴都被吸引过来了,他们正七嘴八舌地夸小鹿的玫瑰花呢。你们也都是小鹿的伙伴,你们也来夸一夸吧。
请学生各抒己见,赞美玫瑰。
5、学习玫瑰生长的句子:
师:花儿开得这么美,小鹿看到了吗?你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师:是啊,小鹿不小心跌伤了。那么他在跌伤之前看到的玫瑰长什么样?
⑴读读1-3自然段,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②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
③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⑵齐读两个句子。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⑶找近义词。
这两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⑷理解“慢慢地、渐渐地”
师:这两个词写出了玫瑰生长需要一段时间,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读得怎么样?指导读句子。
⑸调词序、读、体会。
把这两个词在句子中调换位置再读一读,分组读。
师:意思有没有改变?这两个词意思相同,文中却用上了不同的词来表达,多么生动啊。
6、想象:
师:玫瑰花长得这么好,眼看就要开花了,小鹿却跌伤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课件出示图)他会想些什么呢?
师:是啊,小鹿是多么想去看玫瑰花啊!第三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小鹿想去看玫瑰?
出示句子: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⑵自己读读,想想怎么读比较好。
⑶请学生自愿起来范读。
⑷评价交流哪些地方读得好?
⑸指导读句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就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小鹿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下床的这一天,他还没完全康复就急着要去看玫瑰了。带着小鹿的心情读一读: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师: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间过得可真慢哪!什么时候才能下床去看玫瑰花呀!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
师:时间啊,你快快过去吧,我急着要去看玫瑰花了!再读。
小鹿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外,他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读:“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⑵请同学们体会小鹿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师:小鹿日夜牵挂着玫瑰,居然一朵都没看着,难怪鹿弟弟会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师:是啊,小鹿辛辛苦苦栽种的玫瑰,却一朵花也没看着。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咱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再读一遍。
9、体会“没有白栽”
⑴读课文的5、6自然段。
师:正当鹿弟弟为小鹿没看到玫瑰而感到惋惜时,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请你们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
⑵请同桌两位的两位同学分别读黄莺和微风的话。
明确:是的,读课文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两段话中的感叹号都圈出来。
⑷夸夸小鹿的玫瑰: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鹿的玫瑰花吧!老师领读词组“可好看了”、“可香了”。
⑸男女生赛读:
请女同学扮演黄莺,男同学当微风,老师读叙述部分,看看谁读得好。
师:是啊,小鹿的玫瑰花给这么多人带来了快乐,怪不得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请同学们再高兴地对小鹿说一遍吧,体会小鹿的心情。
10、小结:
师: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虽然自己没看到,却给周围的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绿叶抖抖身子,
“我把花儿打扮,
花儿绽开了笑脸。
春来了!春来了!”
牛儿摇摇尾巴,
“我把力气奉献,
庄稼笑弯了腰。
丰收了!丰收了!”
蜜蜂扑扑翅膀,
“我把花蜜酿造,
人民生活甜如蜜。
多喜悦!多喜悦!”
太阳捋捋胡须,
“世界有了你我他,
共同分享真快乐!
没看到 可好看了!
惋惜 可香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
凡事提前做好准备,事情才能更顺利的进行。在每节课开始前,教师都要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写好教案都有哪些妙招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哪一天最令人难忘?这一天为什么最令人难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2、根据同学们发言情况教师小结。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难忘的一天》。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读一读生字,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演冒严览馆紧怦慈祥握蔼始操纵容普抓奋灿烂肩负责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难忘爷爷计算早晨工业连忙满意紧张沉着计算机各种各样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1984年2月16日,我给邓小平爷爷做计算机表演的事。)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礼:注意偏旁。
3、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领读,开火车读)
2、结合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难忘爷爷计算早晨工业连忙满意紧张沉着计算机各种各样
二、学习课文
1、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有关资料介绍邓小平爷爷。
2、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1984年2月16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我给邓小平爷爷做了计算机表演。板书:1984年2月16日
(2)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一上来就交待了难忘的一天,我做了什么。
B.让学生比较难忘与最难忘的意思,体会我的心情。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我激动与自豪的心情。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谁读得有语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
(2)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读第一句时语速要快,冒着严寒说明我认真的态度,快步走写出了我急切又紧张的心情。读第二句时要读出又紧张又激动的语气,特别要注意这些地方的处理: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板书:紧张激动
(3)让学生们结合一些生活实际谈自己对又紧张又激动这个词语的认识。
(4)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5)说一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就要见到邓小平爷爷了。)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进行默读,边读边在书中标出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而后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读懂了哪些内容?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这些地方应该加重语气:慈祥的、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的。通过读表达出邓爷爷来了,我紧张和激动的心情。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平静
(4)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五自然段:
(1)让学生按照前几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读书,然后结合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组内开展交流。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理解课文: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说明我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亲切地询问我的年龄。这说明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内心的喜悦。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一句体现了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
(4)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评议,读出相应的语气。
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结合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这句话谈自己的体会。(要牢记邓爷爷的话,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板书:肩上担负的责任
(3)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录像或者图片,增强感性认识。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读完这篇课文,看了资料片,你有什么想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读一读有关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照样子,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让学生先读一读词语。
(2)自己练习搭配。
(3)订正。
(4)指名读一读。
4、用连忙、难忘、各种各样练习说句子。
(1)了解词语意思。
(2)明确适用范围。
(3)练习说句子。
二、朗读练习
1、自己练习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3、想一想通过读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扩展所学内容
请学生讲一讲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
1、自己先准备。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班级展示,评选故事大王。
四、教师总结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要牢记邓爷爷的话,
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读书。
2、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读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4、分角色朗读。
5、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
6、师归纳。
识字
1、师:(出示生字)组词并讲认字方法。
2、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3、自由认读后测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读课文)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在朗读中理解深刻道理。领会听与做的关系,学会实践。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答案。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1、出示生字测读。
2、出示句子测读。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同样一条河,为什么牛伯伯说的与小松鼠说的不一样?
3、围绕问题讨论做试验。
4、讲讲读懂的内容并朗读全文。
5、读了课文,大家认识了什么道理:
6、齐读小马妈妈的话。
7、为什么小马趟过去时发现河水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因为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
三、拓展。
思考:在我们身边有类似小马过河的事情吗?
四、课外作业
把故事讲给妈妈听。
板书设计
牛伯伯浅《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小松鼠深动脑筋,试一试妈妈试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中的生字
2、背诵古诗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释题
1、读题
2、简介诗人“杜牧”
(二)识记生字字音
找出诗中要认的生字,认读,解决字音。
(三)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根据《赠刘景文》的学习经验,讨论确定本组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四)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2、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六)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三、学习诗中生字
字形、字义
2、指导书写
四、实践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听,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绒毛小熊》是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玩具和游戏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和一首古诗。设计了玩具交易会,安排了识字、写字、查字典比赛、组词、造句等学习活动。玩具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朋友,游戏是儿童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可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识字,所以读书、识字速度较快,课堂上不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而应重点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既要关注全班同学,又要照顾学生认知的差异性。他们虽然年纪较小,但是求知欲非常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关注,个个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就看教师能否引导学生透过有生命的玩具世界促使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中得到发展。课前,我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拿给孩子们看,还没有等我开口,孩子们已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也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能不能带到学校来。看到孩子们反响这么强烈,我非常高兴,便鼓励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为上课做好准备,开展一堂玩具展示课并在此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识字16个,写字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玩具也是有生命力,要珍爱自己的玩具。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模型纸玩具。
学生准备:生字卡,自带玩具(玩具上标有玩具的名字),由学生提前设计的购物券若干张(课前分发到每个同学的手中)。
五.教学过程
本堂课以玩具和游戏为主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文、识字,拟组织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说玩具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介绍自己拿来的玩具,为导入课题作准备。学生把课前收集的玩具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重点是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事先交代好学生所带的玩具不宜太大,一个玻璃弹儿、一块花布头一张画片都可以。
活动二:比玩具
这项活动是体现学生读文并学习感悟课文的过程。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之后,可以这样设计一个问题:冬冬也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玩具,猜猜看,它是谁?(绒毛小熊)他还为这只小熊写了一首诗呢,大家想听吗?随后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四人一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汇报,再由老师点拨指导提出共同提出的词语,例如:乱蓬蓬、数不清、快乐时光、一本正经、亲密、依然等,。这时教师让学生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冬冬的玩具、同学的玩具比一比。形式可采用:同桌互相对比,下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通过这种比玩具的活动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了词语的积累和理解。既发展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童趣生活。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讲述玩具的样子。在比玩具时,着重要突出指导学生说说如何和它渡过这数不清的快乐时光,引导学生将这种快乐和游戏、学习、理想、信念、友爱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送玩具玩具超市
此活动的主旨是学生在玩具和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学生在玩中识字,巩固,使枯燥的识字变为趣味识字,既活跃气氛,又增加了兴趣,也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己先圈点出不认识的字,各小组再讨论提出解决不了的生字全班共同学习,这时可引导已经学会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帮助程度较差的同学认字,对于学生难掌握的字,教师相机点拨。在检测学生识字情况时采用送玩具--玩具超市的活动方式(多认多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得到调动,且生生之间得到互动,师生之间交流得当,建构出立体互动的课堂气氛,使枯燥的生字变的有趣味。这项活动进行时活动内容要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游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争当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只进行随机引导。
注:玩具超市的内容有:1.认读生字2.认读词语3.查字典,抄拼音,看谁查的快4.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高明
惊讶印象亲密(用一个词说一句话送一个玩具,依次类推)
5.请你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替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a我听了万分惊讶:老朋友怎么能随便扔?b我们依然在一起。6.写字比赛:田字格中哪些字觉得有困难需要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学生练写。
活动四:游戏玩具交易会
此项活动是在读文、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拓展性练习,学生通过玩具交易活动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请每个同学给自己的玩具写上名字,并用一两句话说明它的特点,并在旁边标明价格。在教室里设置几个柜台,让每位学生充当一名促销员来推销自己的玩具,然后再调换角色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当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后,为这个玩具写上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此项活动老师可参与到游戏中,但要注意学生的组织纪律,不要损坏别人的玩具。在交换会后,将玩具归还给主人。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在比玩具这一环节活动过程中,当学生通读全文后,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再四人小组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一本正经,高明等词语,但也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从来、讲课、幼儿园等词语,这时我才明白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是有差异性的,原来老师关注积累的词语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想的。于是该我发言了:老师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依然,印象,亲密,高明、一本正经、乱蓬蓬等词语也很好。以此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达成师生共识。这一教学片段使我不断反思,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应该和课文的感悟相结合。在送玩具活动中,通过玩具超市内容4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义。
2.整堂课中还有一个使我感受最深的亮点,那是孩子们在比玩具活动伊始,我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生主动地当老师教同学认识自己玩具的名字,看,有位小女孩正指着玩具背后的老虎这两个字教对面的小男孩认字呢!我领悟到这一活动过程体现了对原来学生认识的字进行了再现,它将课外认字,渗透性识字及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超越了教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学生在比玩具时,我还注意由课本内容即:冬冬和他的玩具延伸到和自己的玩具、同学的玩具进行对比,要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尺度,以课本为载体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而不要游离于课本载体太远。
低年级学生有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但针对学生的特点,以趣致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努力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大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人人学有用的语文,让每位学生在语文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最大的心愿。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语文活起来,这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七.教学评价
本课以玩具为主线,紧扣说玩具、比玩具、送玩具、玩具交易会四个活动环节进行教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同时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通过玩具交易会,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宽松、自由的小天地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5
授课时间:
学生预习
课前让学生让把课文读通顺,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
给各自然段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教学要求
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
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鹰学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同桌检查预习情况。
在生字下做记号。
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
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3、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总算 鼓起劲 头顶 盘旋 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摇算 鼓 命促
指导识记、书写
四、 作业。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重点:
学习歌谱。
教学难点:
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 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第二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把情绪推向了__,表现了梅花的坚强性格。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梅花》欣赏,(从形状、种类、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绍)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如:毛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梅花》,就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2.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学要求:通过观看录像和听老师朗诵王安石的诗《梅花》,同学们对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闻到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习歌谱。
(1)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X X X 。
再学习 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击。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①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 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② 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4)全班一起唱歌谱。
4. 歌词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出现的难字,指导他们读准多音字“为”。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远都飘散不掉。
7.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聆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
四、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陆游的《咏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发,做一个坚强的人。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前透视
・・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 教学目标
・・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
・・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 信息资料
・・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 教学时数 两课时
・・ 第一课时
・・ 切入举偶
・・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 &n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理念:
凭借文本,科学地展开训练,做到设计有目标,落实有途径,切实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中超越文本,开发资源,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创设语文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增强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特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主体参与和竞争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适应孩子的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地表现在教学各环节中。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间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孩子从小家到大家的感悟、体会,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方法:
1.教法选择:A、指导看图,训练观察。
B、启发想象,训练思维。
C、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⒉学法引导:A、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
B、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
C、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课堂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具准备:配套光盘、课件、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家》这首优美的诗歌。瞧!它来了。(出示课件)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2、多媒体出示配套光盘里的生字卡。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一课的词语,开火车读,看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正音,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美,你们也能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吗?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儿歌吧!
二、精读训练
1、多媒体配合,让学生图文并茂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一句。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多媒体动画演示:蓝天白云图
(3)你们瞧!蓝天是,这个字谁来读一读?出示云
(生读)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词语读一读。
(4)描述: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荡,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你见过什么样的白云呢?(生讨论)
(5)蓝天衬着白云,白云依偎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谁来美美地读这一句话。(生读)
3、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多媒体演示:鸟儿在树林里飞行、觅食、筑巢的情境。
(2)瞧!树林是这一行谁愿意读?
(3)想象练说:小鸟会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小鸟在树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让我们愉快地读一读。(生读)
小结:同学们,因为我们人类和动物是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树林,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
4、自学三、四两行。
(1)我们一起到小河边去看一看,鱼儿们都在干什么呀?
①鱼儿游得怎么样?(生回答鱼儿游的很快乐)
是啊,这条鱼还冲着我们笑呢,那就请你来给我们读一读吧。(生读)
②它们还在做什么?播放动画:鱼儿水里游。(生答吐泡泡)
③小河里除了住着小鱼,还住着谁?(生展开想象回答,龙虾、蝌蚪、水草)
小结: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因为小河里住着这么多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不让脏水去污染小河。
(2)好,下面老师带大家来看一个神奇的景象,你们看(多媒体再现种子从地里刚刚冒出来的情景。)同学们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生异口同声回答---泥土是种子的家。)
①下面的这个词,谁来领大家读?(出示泥土)
②小种子睡在地底下是泥土给了它营养,给了它温暖,春天它才可以发芽,长叶呢!
小结: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让肥沃的土地长出更多的庄稼、更多的水果、树林
(3)小朋友们,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它们该多么幸福呀!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分组赛读,男女生读,齐读)
5、学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过渡: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2)出示这句话。
(3)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生答)
(4)多媒体动画演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地形轮廓里依次出现雪山高原图、草原牧羊图、平原丰收图、小桥流水图,最后空格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小朋友们,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让生充分说)
(5)是啊,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又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同学们就是朵朵鲜花,在花园里幸福的成长。
A、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B、我们来听一首歌来轻松一下好吗?(生开心的回答好)
C、播放歌曲《娃哈哈》并多媒体演示:许多穿着鲜艳服饰的儿童跑到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里,儿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叠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无比幸福之情再次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过渡:生活在美丽、可爱的家里,多么幸福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练习读课文。
三、迁移,创作
1、这首诗仿佛就是我们同学心中流淌出来的歌,刚才我们了解到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那么你们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呢?
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作诗。
出示句式:()是()的家
2、大家真爱动脑筋,老师也写了几句变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沙漠是骆驼的家;
南极是企鹅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们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3、老师请小朋友把我们刚才在课上说的诗句抽几句变成
我们自己作的诗,写在我们的拼音小日记上,题目就叫《家》。
四、教学生字词
多媒体配套光盘出示我要写,学写土、子两个字。
1、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提示注意点。
土:第二横稍长一些。
子:第二笔竖钩稍弯,上面稍出头。
⑵练习书空。(指名练习。)
2、范写。
3、描红及仿影。(播放轻音乐)
师巡视指导。注意坐姿及握笔姿势的训练。
【热】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6篇
小编在海量数据中挑选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阅读之后您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有高质量的教案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5课 三个好伙伴 [分析]三个好伙伴
一、教 材 分 析
三原色通常是指颜料或染料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三个好伙伴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而用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许多颜色,当适量的原色混调时可成为灰黑色。
本课三个好伙伴教学内容包含对三原色的认识,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三个好伙伴学科性较强。为了避免在色彩知识概念上纠缠,本教材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增强情意性的处理,即将三原色处理成“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并用琅琅上口的儿歌将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入其中。通过学习儿歌、认识卡通形象、吹画等一系列直观、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也使他们更进一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本课由“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并互相交流自己对三原色的色彩感受,再通过有趣的吹画活动去观察三原色互相融合后的色彩变化,直观地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许多多的颜色,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儿歌中“组成色彩大家族”这句话的含义。最后通过即兴创作,强化体验与感受。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5课 三个好伙伴
活动一为吹画彩色树。吹画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偶然性和游戏性的美术活动,它所表现的形象自然、生动、奇妙,让人感到韵味无穷。这种不用笔而能表现出奇妙效果的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有意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发展。吹画是把含色量较足而浓度适中的彩色水滴于纸上,然后用嘴或通过小管子吹气,驱使色彩水在流动中产生各种不同形态的痕迹。当一种彩色水与另一种彩色水互相混合时,它们相互渗透,混合变化为新的颜色。本活动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多颜色的概念。
通过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直观感受、问答描述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随即再运用三原色进行即兴创作。这是活动二的主要学习要求。教材中呈现了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大面积红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画面的主题。画面中小面积的蓝色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对比,黑色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教材中的三幅学生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动物、汽车以及对红、黄、蓝三个小伙伴的拟人表现。小作者在三幅画的色彩使用中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或是单色平涂,或是双色重叠,或是红黄蓝三色交叉互搭,完全是学生本能情绪的宣泄和自由自在的表现。
二、教 学 目 标
*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中要强调观察和感受体验,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动一,儿歌导入——欣赏感受——交流讨论——活动体验——观察获得——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评析。
活动一可从摄影作品中寻找红、黄、蓝三个小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画面的美,色彩的美。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以红色为主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他对色彩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和表达交流中有所收获。
有了认识基础后就可开始吹画的教学。教师可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他们猜一猜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特殊技法的兴趣。在学习这一技法之前,还应给学生看一些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象特征。接着可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象,试吹后学生提出自己在吹画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就一些关键的难点问题,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做一些示范,以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作品完成后可安排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并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内涵的理解。
活动二可从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入手。除了教材上的作品还可以选择以一种原色或两种原色为主画出的作品,既可抽象也可具象。通过欣赏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运用对画面效果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本课的学习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巩固并提高认识。
作业要求:活动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吹出美丽的彩色树,并观察发现色彩的变化,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活动二,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创作一幅想像画。
四、教 学 建 议
*教学中对色彩知识的教育应注意点到为止,不在概念上纠缠,只要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色彩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CAI课件,如投影以红色为主的生活画面,并从中抽离出红色再变化成“红红”的卡通形象,并让“红红”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作自我介绍。再如出示一幅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的画面,让学生谈对画面色彩的感受,然后去掉画面中的红色,只留黄、蓝两色又让学生谈产生了什么不同的色彩感觉,等等。充分发挥CAI课件视觉冲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增强趣味性、直观性,强化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诸多因素调动学生的感觉,尊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地用色彩表现。
*吹画的技巧主要是控制气流的力度和气流的角度。教师示范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嘴形及吹气的角度,使之感悟。
*吹画彩色树要注意以下过程:
首先想一下你将吹出什么样的树,找到树根处滴上适量的颜色。点色后从下向上吹出主干,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一点色继续吹。吹小枝时要大口地、短促地横向吹,一气呵成。为了能观察到色彩融合后产生的变化,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活动二的画具建议使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硬笔。如使用毛笔等软笔,应适当给予作画方法的指导。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昆虫的特征。
【教学难点】
昆虫的细节处理及花纹刻画。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彩色纸等
教具:记号笔、范画、课件、昆虫图片等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导入
1、昆虫视频导入:美丽的大自然中,蝴蝶、蜻蜓在天空中飞舞,好一片优美的场景!
2、美丽的蝴蝶、灵动的蜻蜓,它们在自然界中被称为什么呢?
3、揭示课题:《昆虫乐园》解析:通过视频导入,在宁静的音乐与动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授
1、说一说:1)出示昆虫图片,请学生找一找这些小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
2)教师总结:头胸腹、触角、翅膀、左右对称等
2、猜一猜:教师出示4个图形,根据图形联想是哪种昆虫的特征。
3、小组讨论:怎样画昆虫?从昆虫的哪部分开始画合适?
4、教师出示步骤图
5、教师示范:画外形——花纹——涂颜色教师也来说一说:我先画身体,再画翅膀、触角和足;
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添上背景。
6、举一反三、激发思维欣赏教材上同龄学生的作品,再次激发创作兴趣。
解析:交流并了解昆虫的种类。在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发现并概括昆虫的绘画过程,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为学生创作做足铺垫。
三、创作
1、作业要求:
找一个喜欢的昆虫构图饱满花纹漂亮、清晰涂色均匀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解析:教师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生成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展评
1、引导学生欣赏各自的作品,大胆地把作业呈现黑板上,并放在自己认为的星级标准中。
2、集体作业以蜂巢的形式作品展示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我们认识了昆虫、画了昆虫,老师希望小朋友能够爱护我们的好伙伴小昆虫,小昆虫其实有很多大本领呢,如蜜蜂会采蜜,蚂蚁会帮人类处理一些腐败的食物,我们要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让昆虫也幸福的在地球乐园里快乐成长。孩子们,美术课后我们还可以把昆虫做成不同形式的,比如水墨画、彩色儿童画、手工、橡皮泥等等,你能做吗?请大家回去思考哦!解析:学生通过自评、小组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们的昆虫乐园,培养他们的绘画的成就感,课堂是有限的,希望学生离开课堂可以有更多的尝试,给他们初步介绍昆虫还可以用不同方式画出来。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3
人美版小学第4册美术教案
第1课 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八、教学后记
第2课 绘画游戏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八、教学后记
第3课 纸盒变家具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学后记
第4课 和妈妈在一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情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前几册教材泥塑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作业难度上有了一些提高,比如: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母子之间的新情,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和难度的递进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六、材料准备
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签等)。
七、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
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八、教学后记
第5课 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 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 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③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4、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5、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
边观察边思考。
6、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7、布置作业。
每人画一幅茂密的画的图画,并以小组为单位连成茂密的花的长卷。
8、拓展:了解各省、各国家的市花、国花。
八、教学后记
第6课 吊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 分析结构。
⑤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 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③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八、教学后记
第7课 节节虫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
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八、教学后记
第8课 出壳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想到启发的良好品质。
六、材料准备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1)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
(2)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
(2)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圈。
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
(3)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①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②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
③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1)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
(2)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
(3)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4)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
(5)挣脱蛋壳情趣点。
(6)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
(7)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八、教学后记
第9课 头饰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用彩色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语文、音乐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协商,研究、制作有实用价值的头饰作品。
本课教材共两个页面,其中可分为抽象形和动物造型两种。左下页的四个同学展示的是一个头饰的四种不同戴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作品的出新、出奇。右页上的图片,展示了学生们在研究制片方法和一组舞蹈动态造型。
二、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
六、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看一段录像: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头饰设计
3、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
①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② 说一说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③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
④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
(2)组内研究讨论。(出示头饰作品)
①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②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③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④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3)分析研究
①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
②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4、学生制作
(1)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
(2)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
(3)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辅导
在造型上、材料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更新奇的头饰。
6、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8、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八、教学后记
第10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一、教材分析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究性学习,把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东西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了解。
二、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六、材料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老师在动物园里给几种动物拍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书中六种艺术作品的动物原型。
(看课件,认识马、牛、狮、鸡、猴的自然形象。)
(2)“后来我又在工艺美术商店里找到它们,你们看!”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的艺术形象。
(3)点击鼠标,出示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与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对比。
①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比。
②配合学生汇报的小组讨论情况出示课件。
小结:艺术作品中动物特点是造型夸张、外形简洁、图案漂亮、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2)帮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①设问:比较一下艺术家的作品在表现方法、材料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马和艺术作品中的马。
②设问: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
看课件,认识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实物资料、教材中的作品及课件中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3)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不同艺术形式的狮子。
① 设问: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② 设问:这些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什么用处?
通过分析、比较,谈艺术品中的动物具有功能性特点,如装饰环境,传递感情,镇宅辟邪等。
(4)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术作品的交融。
① 出示课件: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片的艺术作品。(将作品中的人物去掉,与原作对比)
② 出示课件:寄托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
3、实践活动
和学生一起表演。
① 用头饰、面具,以及自己带来的各种动物的装饰物,道具等对自己进行装扮。
② 以小组为单位,摆六组动物造型;要突出动物的体态和神态,还可以有情节。
4、课堂小结
① 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② 小结:人借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递情感,抒发感情。动物是人的好朋友。
欣赏自己和其它同学的动物造型,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八、教学后记
第11课 我的收藏卡
一、教材分析 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几块设计新颖的橡皮、张牙舞爪的恐龙模型、胖嘟嘟的毛绒玩具,甚至是使用过的各种磁卡、漂亮的服装标签……这些也许是会被大人们忽视的东西,却都是孩子们的宝贝。他们从喜爱的收集,从接触到熟悉,从只言片语到侃侃而谈,这些宝贝正带着他们悄悄走入收藏的小天地。收藏活动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学习。
《我的收藏卡》是一节“综合.探索”课。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美术装饰知识与装饰技能,将生活情景引入到美术课中,通过为自己的藏品设计制作收藏卡的活动,了解各类器物的收藏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兴趣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与类型;自己制作或与人合作完成一枚或一册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品的情感,对艺术鉴赏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棒、尺子、设计用草稿纸、各种媒材(各色彩纸、布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2、展示交流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名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
(2)节日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3、欣赏讨论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品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行设计制作。
讨论:
(1)你能从这些收藏卡中,知道这些同学都收藏了哪些物品吗?
(2)谁也有收藏喜爱物品的习惯?你都收藏了哪些物品?
(3)大家想不想也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呢?
4、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1)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收藏卡的基本布局?
(2)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3)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
(4)收藏卡的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5、作业要求
每人为自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要求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并有一定装饰性。
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自主创造,精心制作。
6、展示交流
游戏:组织同学将收藏卡与藏品的顺序打乱,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件藏品和一张卡,但不一定是配套的。
规则:随意请一名同学展示收藏卡并大声朗读内容,有相应藏品的同学立即举起手中藏品。能使同学从外观及内容等方面迅速甄别的收藏卡可以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选材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合奖……
7、拓展成果
(1)你对自己制作的收藏卡满意吗?有什么改进意见?
(2)你喜欢谁制作的收藏卡?为什么?
(3)你觉得收藏活动有趣吗?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4)你今后还想继续进行收藏活动吗?
八、教学后记
第12课
假如我是巨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每一个孩子都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在不断的梦想中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学低年级,正是孩子们的想像力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像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编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相关的联想。
二、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材料准备
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2、资料: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及卡通片光盘、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2、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3、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
(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6、展示评价
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八、教学后记
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一、教材分析
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由于全国各地自然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树叶的形态各异,色彩丰富,脉络清晰。树叶按叶形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卵形、心形、掌形、扇形、针形、披针形、带形等。
以树叶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感,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创造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绘画彩笔、纸、蜡笔等。
七、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设问: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一片树叶,不过好像不是画的。
2、探讨交流
你观察能力真强!这片树叶真的不是画的。可是,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呢?
回忆:我们曾经学过拓印的方法,还拓印过身边的痕迹呢。
谁还记得拓印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简单演示,主要是帮助同学直观地回忆起拓印的要点)
3、感知启示
哈哈,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拓好了!
同学们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变的游戏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从这一片叶子的形状,你都能想象到哪些东西?
学生想象:
一只手;
倒过来像一棵树;
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对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雁可天鹅……
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像到这么多东西,要是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更有趣!
4、欣赏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或身边学生作品,谈谈你的设想。
5、设计制作
(1)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边拓印边根据效果修改设计。
(2)拓印时不一定将树叶用胶固定,那样比较费时间,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只需用手指将覆盖在上面拓印的纸按牢即可。
(3)一片叶子可以根据情况变换地点反复适用。
6、装饰美化
欣赏并演示,注意装饰要点:
不一定装饰的多就美,保持尽可能多的脉络纹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
及时发现创意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将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7、评价交流
组织交流:
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
给大家讲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
谈谈你发现的最有趣的设计。
8、课后拓展
欣赏实行拓印版画,进一步启发思维,构建新的知识链。
八、教学后记
第14课
做笔筒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彩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
(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 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
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
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 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 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
(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八、教学后记
第15课
画夜景
一、教材分析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皎洁的星光、五彩斑斓的灯泡、千变万化的焰火,使我们的夜晚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本教材以此为描绘对象,启发学生回忆夜晚的万家灯火披上了美丽的霞衣,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此课的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可以通过看有关录像或图片,引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强调色彩在美化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本课教材可先用绘画、剪贴等多种形式来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动手的过程,培养脑、眼、手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绘画的技能,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生活。
二、教学目标
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摩顶放踵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六、材料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提出问题:
① 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 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照两种图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 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 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③ 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的。
(3)请学生看书。提出问题:
① 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学生利用色卡、图片进行探究。
② 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
(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
提出问题:
① 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 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 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 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
⑤ 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解决的问题:
① 确定自己绘画要表现的内容。
② 安排画面的构图。
③ 了解表现夜色的简单方法,如水彩笔油画棒、油水分离、剪贴画等。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
展示,交流,欣赏: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3)交流经验。
(4)欣赏夜色绘画作品。
4、小结
(5)组织学生展示作业
(6)欣赏大师笔下的夜色 第16课
画影子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有趣的生活情节,从而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有趣、多变的影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无处不在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启发学生思考“影子”都会在哪些情况下产生,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大胆表现的个性。
通过欣赏、体会和表现影子的生动多变的形象,体验到“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游戏,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充分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作业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踩影子”的游戏,来表现人物各种动态的影子;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水中的倒影,来创作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学习多种影子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三、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六、材料准备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 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②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
(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 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 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
通过看录像学生讨论:
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随着物象动;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
(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
(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
(1)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3)可以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八、教学后记
第17课
认识身边的树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自下而上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材料准备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① 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 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 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
(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6、延展
(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八、教学后记
第18课
绘画中的节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喜庆或传统色彩)、内容上(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加以内化。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此课从节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及价值观方面,是极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很好抓住此契机。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
(课件)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
(课件)
(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
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
(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3、引导学生分析
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
(1)《吃饺子》与《火狗舞》:用这种构图方法表现节日的祥和气氛。在绘画形式上主要用剪贴的形式。这位同学在选择纸材时非常注意色搭配的问题。
(2)《龙舟》:众多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节日中的热闹气氛。利用油画棒的特殊效果使画面有了一种动感。
(3)《印尼朋友来中国》
在这幅画中鲜艳的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
请你想一想,你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又有多少有趣的事情要与我们分享呢?
(课件)
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节日中的活动,你会画什么呢?
提出要求:用色彩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讲评作品
讲评学生作品:主要从色彩、表现形式上评价。
5、总结
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八、教学后记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同时又融入了“欣赏.评述”及“设计.应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自然界中的鸟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姿态各异,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可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3、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4、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5、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八、教学后记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4
卢王庄小学
一、听音乐画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绘画)、音乐(旋律)、文学(歌词)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教学目的、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乒乓之歌)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画完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
2、回味
卢王庄小学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2、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表演。、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 线条来表现。
三、创作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儿童歌曲(《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听声音与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 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学习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
1、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
2、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 ?、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 ?、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 ?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 ?
五、学习迁移
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
卢王庄小学
二、长长的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教学策略: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学习策略:讨论、欣赏、练习、评价、感受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二)探究交流:
1、在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交流结果。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线的图片,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
3、出示图片“少女”让学生欣赏线条带来的美感。
4、出示图片让一名学生对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点图片进行连线(花),笔不离纸、一笔画成。
5、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狮子)。
6、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7、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
8、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带来的优秀学生作业图片。(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三〉尝试练习:
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配上背景音乐)〈四〉讲评作业:
卢王庄小学
师生共同评讲作业。〈五〉拓展延伸:
1、用线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除了生活中我们能摸得着和看得见的长线以外还有一些线是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比如爱心线等。
卢王庄小学
三、好玩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
卢王庄小学
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与土有没有区别?(土较硬,泥较软。)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 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卢王庄小学
四、火车开了
教学目的:
1、用多种形式表现火车。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3、通过对火车的了解,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火车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教学难点: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制作火车。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药盒、牙膏盒、饮料瓶、画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1、进教室给学生在黑上写大大美术字,对于我来说很轻松。学生在下面议论,情不自禁的喊到“火车开啦”
2、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学生在讲《火车开啦》
老师当火车头让坐的好的学生拿着水彩笔盒在后面跟着自己。
3、学生高兴,激动万分,学生老师一起着火车叫的声音,在教室走一圈,顺便把自己的水彩笔放在黑板的槽中,班里的学生沸腾了,真的很热闹。
4、师生开始讲各种各样的火车。
火车如果按动力方式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如果按用途来分有客运列车,货运列车和特殊用途列车;还有按轨道方式来分有轻轨列车和重轨列车.5、学生四人小组商量做什么?画什么?
6、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辅导
7、展示学生的作业
立体放在前面的桌上,画帖在黑上。
8、请一个火车头(一个学生)带大家看展览。
卢王庄小学
五、我们爱运动
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2、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
3、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4、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教学过程
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事先把准备要投影的物体、材料摆放在讲台或边上。
一、观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三、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行描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五、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
六、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七、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1、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2、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卢王庄小学
3、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4
4、、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
5、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6、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① 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② 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 想象、联想、创作;
7、鼓励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8、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要注意每小组要有距离,每小组要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活动。提醒学生作业时注意环境卫生。
八、作业与评价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并把与众不同的作品拍照留作资料。
九、教学拓展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成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卢王庄小学
六、马戏团里的小丑
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用画笔较丰富地表现小丑表演的情景。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乐于体验生活的美好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马戏团里的小丑。教学难点:让学生自由创作小丑形象。教学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手工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老师带一小丑面具吸引学生,老师很高兴的说“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哈……哈……哈……”学生非常的兴奋和老师一起欣赏课件,让学生了解小丑是在杂技演员中烘托气氛的手段,他诙谐、幽默,使演出的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二、讲受新课:
1、观赏马戏团里小丑的表演课件。
2、让学生谈感受,分析马戏团里的小丑。
3、欣赏学生作品。⑴在球上摆手的小丑。⑵在花瓶上耍杂技抛球的小丑。⑶县官摇帽子的小丑。⑷胡子跳上跳下的小丑。⑸做倒立摆脚的小丑。
4、老师示范一个小丑。
画几个小丑的面部,贴上圆形、花瓣形等各种形状的鼻子和嘴巴。
三、学生表现制作马戏团里的小丑。
四、展示马戏团里的小丑。
卢王庄小学
七、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目的:
欣赏各种形式的头饰,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学会制作
一、两种头饰。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头饰,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跨学科学习;老师组织、促进学生学习。学习准备:
彩色卡纸、旧画报、挂历、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材料,头饰作品、相关资料光碟等教具。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舞蹈欣赏,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跳舞吗?(为什么?)会跳什么舞?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2、欣赏《郊游》舞蹈电视片段。
3、这个舞比较简单,你们有信心学会吗?下节课大家要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动物头饰学跳这个舞,再比一比,看哪一组跳得更好。这节课大家先把动物头饰做出来。
三、探究头饰制作方法。
1、分组观察头饰教具,探究头饰的各种形式和制作方法。
2、各组派一名同学来说一说探究结果。
3、欣赏范例图片,说说它们的做法。
4、小结学习。
四、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头饰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卢王庄小学
大家先来欣赏一段精美的动物图片展。
让几个同学说说喜欢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准备用什么形式方法去做?
2、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五、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一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第二课时
一、互动学习,共同发展。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点,共同提高。(教师引导学生从构思新颖、作工、造型情趣、工艺繁简、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进行最后改进完善。
二、学习拓展,培养艺术素养。
1、观看电视短片,熟悉舞曲节奏,组员协作学习舞蹈动作。
2、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跳得更好。教后感:
卢王庄小学
八、童话中的城堡
教学目的:
1学习蜡笔刮画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常用色。
2、启发学生 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在欣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把学生引到城堡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刮刻法表现创作童话中的城堡。学生准备:油画棒、八开纸、大头针。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让学生欣赏动画的课件)
从前有一个叫做阿拉丁的少年,过的生活很苦。有一天,他碰见一个法师。这个法师说是他叔叔,阿拉丁相信了他的话,就跟他走了。法师带着阿拉丁到了京城附近的一座山上,念了几句咒语。只听见“隆隆”地一阵响声,地上出现了一扇石门。他得到了油灯。拉丁想把油灯擦乾净。不料他刚擦了叁下,忽然又有一个巨人出现。巨人说:“我是灯神。谁有了我,我就听谁的指挥做事。” 阿拉丁起先吃了一惊,后来说:“你给我办一桌酒席来!”话还没说完,眼前就出现了一桌酒席。阿拉丁跟母亲吃完,心里很高兴。阿拉丁听说国王要给公主找一个丈夫,就让灯神给他变了一座城堡,请同学想一想,灯神变了一个什么城堡。
二、师生欣赏童话的城堡图片
1、欣赏学生作品
2、欣赏生活中的作品
3、了解刮刻法
1、用较浅的色如黄色、草绿、浅蓝、桔红在画纸上平涂。
2、学生在涂好的线上在用重色,黑色、深蓝、紫色涂一遍。
3、用大头针、钉子、尖利的工具刮刻画面,创作表现童话中的城堡。
4、学生感受刮刻效果。
三、师示范一张(可以和学生)
四、让学生尝试这种表现方法。
老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用较浅的色平涂画纸。
五、展示童话中的城堡
1、在教室里摆四十多副学生的大作。
卢王庄小学
2、学生开车式的到前边欣赏。
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卢王庄小学
九、小猪盖房子
教学目的:
1、听故事看故事说故事,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谈自己给小猪造房子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大胆想象,采用绘画、撕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设计小小猪的房子。
3、课堂评价让森林中的三只小猪(学生)上台来评价一下,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学生)在台下可以发表现自己的意见。最后让三只小猪给他们发奖。教学重点、难点:
1、让大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谈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充分 想象三只小猪的房子的形状和特点。
2、学生能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或表现创作。
课前准备:课件、蜡笔、彩色笔、卡纸、报纸、挂历纸、剪刀、纸盒、胶水和橡皮泥、玩具、水果。教学过程:
一、师生欣赏动画《小猪盖房子》
三只小猪盖房子,小黑盖了个草房子,小白盖了个木房子,小花盖了所砖房,山后有一只大灰狼,想拿小猪当点心。大灰狼来到草房前,对着草房子一吹,草房就倒了,小黑猪急忙逃到小白那儿,大灰狼又追了过来,用力一撞,小木房倒了,小黑和小白又逃到小花那儿,这回大灰狼使再大劲撞房子也撞不倒,可气坏了,回家拿了一把铁掀,他把小猪家的房子给拆了。第二天三只小猪帖出了告示:
我们小猪要盖房子,现在向大森林中的动物设计师们征集盖房子的方案,希望大家大力支持,给我们家小猪家设计一个房子。
二、师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房子的资料和小朋友的作品。
1、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2.师出示学生作品,请生说一说,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帮小猪进行房子造型设计的?他们分别选用了哪些材料制作?(师指名回答)
3.你们也带来了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绘制房子?采用什么方法?(是画?还是泥捏?撕贴?)你准备选用哪些颜色进行装饰、打扮你所设计的房子?
(小组再次讨论,互说想法和做法。师指名回答。)
卢王庄小学
三、学生谈给小猪盖房子的方案
让大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谈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充分想象三只小猪的房子的形状和特点。
生:我要给小猪建一个结实的房子,让小猪的房子能低档大灰儿儿儿狼,保护小猪。
生:我要给小猪建一个漂亮的房子,房子上面盖一个红色的带花边的屋顶。生:我要给.......师总结
你们说的都很好,有这么多的方案可以给小猪病房子,小猪的房子有希望了。
四、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感受不同的材料,分析和讨论学生带的材料适合盖房子的什么地方,生活中的房子有石头的,有瓷砖的.........五、让学生大胆想象,采用绘画、撕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设计小小猪的房子。
六、学生开始表现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评价让森林中的三只小猪(学生)上台来评价一下,森林中的小设计师们(学生)在台下可以发表现自己的意见。最后让三只小猪给他们发奖。
卢王庄小学
十、洞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和了解图形联想,创作关于洞的联想作品。2.能够大胆联想,完成作品,提高综合运用工具材料的能力。3.学生愿意进行洞的联想练习,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蜂房实物及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出洞
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说真的我很高兴,为这我特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缓慢拿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马蜂的蜂房,也就是马蜂的家,怎么样马蜂的家还不错吧,同学们你们从这上面都看到了什么?(很多洞)这些动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小马蜂又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出示课题洞
二、说洞
1、说到洞同学们应该一点也不陌生,只要你注意观察和想象,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的洞。
2、那同学们你们还见过或发现过那些洞。(设法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说洞讲洞的故事)
三、看洞、联想洞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个造洞的大师,我用纸就能造洞,看我在这里造了了一个洞,是一个在白纸上随意挖出的洞,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可以在白纸上随意挖洞外,你们还可以怎样利用这张纸来表现洞。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纸,看你还发现了那些用纸造洞的方法。(画、卷、折)
2、那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你们能不能根据我随意挖出的这个洞样子,还有你们自己创出的洞,结合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洞,展开联想(出示洞的联想)说一说这个洞是什么洞,洞里洞外又有那些故事。
3、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也可以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过一会我们找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比一比看谁联想的最有趣,看 谁联想的最与众不同。
4、同学们说的真好,我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个普通的洞竟让大家想到了那么多新奇、美妙的东西,看来洞的联想还真是奇妙无穷。
四、表现“洞”
卢王庄小学
1、说到这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同学们刚才对洞联想的那么美好,如果大家能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都画出来,表现出来,展示给我们学校其他班级的同学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同学们那新奇美妙的想法,那不就更美好了吗。
2、怎么样,同学们愿意试一试吗?不过先别急,在开始动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它同学是怎样设计和表现洞的联想的(出示幻灯和学生的实物作业,观察分析,吸收好的设计思路)
3、看了这些同学的作品是不是对你有些启发呢?你是不是也想好怎样表现对洞的联想呢?那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五、讲评“洞”
今天同学们都非常的棒,创作出了这么多美妙的与众不同的洞的联想的作品,那么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对自己的作品加以修改和完善,同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对我们身边的其他事物和图形进行大胆的联想表现,我想只要同学们勇于观察,敢于联想,在经过巧妙的添加,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新奇美妙的作品。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用实物蜂房导出洞,让学生对洞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拓展孩子们对洞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认识用纸表现洞的方法。用考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洞展开联想激励大家用美术的方法去表现洞的联想肯定同学们的联想创作,鼓励大家尝试对身边其他事物进行图形联想。
卢王庄小学
十一、雄伟的长城
教堂目的:
1、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长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在欣赏长城时学生体会长城的伟大用剪贴、画等形式让学生探索表现长城。
3、学生欣赏自己的长城,相互交流。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长城的图片
2、欣赏课本学生作品
3、学生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表现长城。
4、学生个人或集体用粘贴或制作立体的长城,有举兴趣的学生可画长城。
卢王庄小学
十二、我画《西游记》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游记》(学生回答)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2、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课件动画)(看完后提问:有几个人物是谁?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接着分析唐僧四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出示师徒五人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印象中的一样吗?(再分析一下人物外貌特征)例:孙悟空活泼好动,他会像我们这样站立,和你说话吗?学生表演一下,要根据你用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给他设计动作。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里面描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幻想神话人物。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人物呢)(学生回答)。
老师这有一些西游记的人物,看看有没有你们刚才没说到的。用你们刚才分析孙悟空一样,你认识谁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要观察他们的外貌和服饰。(一边看一边像刚才分析唐僧师徒一样在下面可以小声描述这些人物的服饰和外貌特征)
3、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人物外貌特征和服饰。(学生回答)
孙悟空西天取经完后又闲不住了,我们听听他说些什么:“老孙来也!自从老孙和师傅西天取完经留在如来身边就职,被封为斗战胜佛过了一阵清闲日子,很是无聊,听说现在下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师徒四人还想来个西游!你们
卢王庄小学
帮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西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今天由我们全班一起来帮助孙悟空设想一下现在西游会发生什么事情,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孙悟空?(学生回答)
4、有几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西游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帮助孙悟空的。(课件图片欣赏,学生做好的各种作品图片)每看完一个问这些同学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表现故事的(有绘画、剪贴、扮演、折纸等)这些同学像导演一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自己的西游记。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设新西游记,并用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
现在老师已经帮助孙悟空了,(拿出一本空白的书)这里面的内容由你们来丰富,用你喜欢的方式,我们全班共同努力来创作出新西游记。
二、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制作时放《白龙马》的音乐和西游记图片。
三、展示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拍摄的学生活动和部分作品图片进行点评,(1)评价作品、评价本课课堂表现(2)学生谈体会并对不足提出建议
卢王庄小学
十三、大街上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引导学生体验多种表现形式的乐趣。认知领域:分析、感受物体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能力领域:能够用二维立体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学准备:
录制声音、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示范教具、制作展示模型,剪刀、胶棒、彩纸、彩笔、素描纸、广告纸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导入
播放录音,学生分辨这是哪里,引出课题“大街上”。(直入主题,唤起学生的直接记忆)
二、回忆形象
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索:大街上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什么呢?
(通过观察和分析与主题有关的事物,为进一步的创作表现打下基础。)
三、突破难点
出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1.将范画中的一些车辆立起来,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这辆公共汽车的在哪辆车的后面?(用实物比较的方法突破教学的知识点)
2.出示一个小女孩,问:“这个小女孩想过马路,你觉得应该把她放在哪里呢?” 请学生帮助粘贴,介绍“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再问:“她是否挡住了别人?”
再出示一辆汽车,问:“这辆汽车应该放在哪里呢?”
请学生帮助粘贴,重点指导粘贴的位置,帮助学生认识“车辆和行人靠右行”。提醒学生:“是否可以想办法让这辆车挡住其他的物体?”
(在介绍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物体的前后关系)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车辆和建筑到底是怎样立起来呢? 学生交流讨论,研究制作方法。(学习这节课主要用到的创作方法)
卢王庄小学
四、提出要求
出示展示用的模型——空荡荡的马路,问:你想制作些什么放在这条路上? 小结,可以制作建筑、车辆、行人等。
(结合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提示,体现艺术的人文性及综合性。)
五、创作表现
学生自主进行创作。教师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指导。
学生制作的作品如果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可以进行必要的提醒,但是不做影响要求。
学生如果制作了比较高大的作品,在站立时会遇到麻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作品,取得相应的帮助信息。
(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让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
六、集体赏评
邀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创作的作品进行集体赏评,主要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评。
(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评,进一步突出这节课的教学中、难点。)
七、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在一张画里怎样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大家可以先自己想个好办法。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2.发展阶段
卢王庄小学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卢王庄小学
十四、太空旅行
教学目标
1、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了解)
2、能画出各种想象中的飞行器及太空的背景。(练习)
3、能大胆、夸张地表现要表现的内容。(接受)
4、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接受)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有选择地准备地球、太阳、月亮、星星、火箭、宇宙飞船、宇航员、孙悟空、嫦娥奔月等模型、图片或幻灯片,教师绘的太空旅行范图及四张太空背景图。
学生:常规用品、小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1、师生谈话,激发兴趣,引人课题(配合模型,图片或幻灯片)。(1)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图片,由神话故事引出有关宇宙、太空的话题。(2)介绍:(略)
2、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么邀游? 由学生自己确定要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包括飞行器的特征,在干什么,背景特征,颜色特点等等。
3、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一要画出太空的背景,二要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三要画出飞行器的完整结构。人物和飞行器要颜色鲜艳、醒目,背景色要有冷有暖,要表现出太空的无限宽广和深远。
鼓励学生大胆、肯定地去画。教师巡视指导中如发现新颖、有创意的画面,要及时展示,以引起更大的创作兴趣。作业讲评
以不同的画面、角度进行适当的评述、表扬和鼓励,并可由学生本人编讲情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
卢王庄小学
十五、可爱的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了解)
2、培养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接受)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图片、挂图或教学幻灯片。
2、中国民间玩具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1、出示中国民间玩具实物让学生欣赏。可通过看看、摸摸、玩玩、说说的形式进行。
2、教师讲述中国民间玩具的历史及大致的分类情况。
3、教师讲述课本中出现的中国民间玩具。
4、让学生比较各种玩具的不同特点。如制作材料,表现内容,造型,色彩等有何不同?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等形式进行。
5、教师在总结中可要求学生今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留意观察、收集、了解民间玩具。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5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活动一: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活动二: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活动三: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札记: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历届学生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诉他们这也是三年级的同学做的,只要肯动脑,你们会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励,孩子设计的思路非常广,效果图画得很好。我很庆幸自己积攒了这么多的学生作品,这些积累工作永远有效。
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6
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2)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与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组合、剪贴、装饰,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1.电脑动画故事引入
以小树叶找朋友为故事背景,使几个树叶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
如:秋天到了,树叶宝宝纷纷从大树妈妈的怀里飘落下来,落得满地都是…… 2.讲授新课
(1)小朋友为树叶找朋友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自己手中的小树叶找朋友,形成新生命、新形象,并小组交流展示。
(2)欣赏更多树叶拼贴的作品。(出示课件,欣赏树叶拼贴的作品,学生自由交流)(3)对比、观察发现拓印方法。(出示拼贴树叶画、拓印树叶画,将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两幅作品加以对比)学生观察、讨论,这么漂亮的拓印画和树叶的拼摆有什么关系,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这样的画?谁能试着说一说?(4)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看录像演示拓印方法,教师提示拓印要点。(5)欣赏学生拓印作品,为画面添加部分内容。(或者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自我感受拓印画的美,自学添加对画面的作用)3.学生作业提示
小组合作,集体创作树叶拓印作品。4.展示交流
各组讲述本组作品,互相交流收获感受。5.总结
植物的叶中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水反应,从而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进而可制造蛋白质和脂肪。叶片是自然界中制造食物真正的工厂,也是大气中氧气的来源,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第14课 做笔筒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应会: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学习材料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1.组织教学。
2.创设问题,引发探究。分小组说说你知道的笔筒。3.继续研究教材中古代笔筒与学生作品的区别。
4.布置学生分组研究自备塑料纸的特点,并结合瓶体特点选择设计、装饰思路。5.布置学生商讨分工、合作制作方案。6.具体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有新意。7.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8.展示作业。
第15课 画夜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应会: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抒发出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
学习材料: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提出问题:
①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3)请学生看书。提出问题:
①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②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提出问题:
①遭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是哪里? ②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 ⑤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4.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作业。(2)欣赏大师笔下的夜色。
第16课 画影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脚:“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应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有趣,学生能在无拘无束的创作中受到美的感染,体会到绘画活动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学习材料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3.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②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3)小班教学的班级,还可以考虑师生合作完成长卷。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第17课 认识身边的树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应会: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架有关信息,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学习材料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欣赏有关树木的录像。(2)提出问题:
①通过看录像你了解了哪些有关树木方面的知识? ②树木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联系?(3)出示课题。3.讲授新课
(1)既然树木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那么我们就应当保护树木。有什么办法 能为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做点事情呢,(2)各组交流提案。
(3)为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命名,如绿色小卫士、护树大使等。
(4)提出质疑:
为了完成本组的设计方案,设想你们会有哪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 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5)布置到校园中观察、写生树。
4.小结。
(1)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进行辅导。
无论采用怎样的表现方法,都要注意:
①要表现出不同树种的特点。
第18课 绘画中的节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
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学习材料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绘画作品。
导人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
师生共同探究
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课件中猜一猜环节)(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引导学生分析
(课件中的看一看)(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学生实践
(1)《吃饺子》与《火狗舞》(2)(龙舟》 引导学生分析
(3)
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节日中的活动,你会画什么呢?
提出要求:用色彩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讲评作品
讲评学生作品:主要从色彩、表现形式上评价。总结
小结: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学习材料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探究式学习活动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组织讨论以上问题。
板书课题。
组织小组讨论。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课件演示如伺画出鸟的特点。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课后拓展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彩云好听的声音来源于优美的教案,准备教案是老师上岗之前就要学会的技能。教案能帮助教师增强教学信心。应该从哪几个层次去写一份教案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1】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物投影仪。
②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2】
20xx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20xx年夏天的那个夜晚对于十几亿华夏儿女来说是一个沸腾的夜晚。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成功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而对于20xx年还就读幼儿园的孩子们说,也许早就没有印象了,更不用说那种深刻的感悟了。对于申奥,孩子们究竟了解多少,对于课文中的激动,孩子们能从心底感受到吗?毕竟,申奥的艰辛,申奥的曾经失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仅仅是一个会读的词和句子。对于奥运会,五环旗,或许孩子们还能联想到冠军,奖牌,而对于申奥,那可真是陌生啊。而对于申奥背景的了解,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匆匆文本中真正的感悟。
一、抓住重点字词,鼓励发现
就像我想到的一样,尽管请学生事先预习了课文,查找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还是没有一个孩子能说清楚申奥,看着他们迷茫的眼睛,我庆幸,我做足了准备。
就从文本的字词出发,鼓励孩子们探究文本,发现问题。
出示20xx年的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xx年奥运会成功了。请孩子们找出关键词申办,既学习了生字申又引出申请这个词,申请是孩子们已有的积累的词汇,比如我申请假如少先队,我申请免考语文,这样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体会,理解词语的意思,真是一个捷径啊。知道了申的含义,下面就好办多了。申办就是申请举办,聪明的孩子都为自己的正确见解感到兴奋。老师在不失时机地讲一讲申奥的经历以及申奥的结果,对于理解文本,理解后面的好词好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师备教材的时候,除了充分挖掘那些关键字词,好字词的同时,还应该不忘记备好学生这本教材,挖掘课文中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的,或理解不到位的词语。
二、变换朗读方式,深层品味
巧用音乐课中的音乐演唱形式,在适当的时机,过渡到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深层品味文本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文中第2段有这样一句话: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通常的处理是抓一抓挥舞这个词,请同学们激动地大声地朗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仅仅这样够吗?天安门前聚集着几十万群众。如何让孩子们进入情境,体会到当时群众们那种近乎疯狂地庆祝盛况呢。看到一遍遍,我灵机一动,可以让孩子们多读几遍,充分朗读,在演唱形式中的一领众和何不把它变为朗诵形式呢?他可以让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热闹的情形,对于领会后面的人如海,歌如潮以及几十万群众的句子所描绘的真实情况。确实,在课堂中,起伏的含口号,一领众和的朗诵形式令孩子们激情高昂,一遍遍地朗读再现,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时,再顺势问一问我们班有几个人,孩子们答道30人,那么天安门广场呢?几十万群众,孩子们懂了,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那是多么欢欣雀跃的时刻啊!就在这朗诵中,孩子们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了20xx年的那个夜晚。我相信,现在,那个夜晚也属于学过这篇课文的孩子们。
三、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内化
在课堂中,我们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阅读个体,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尽情地展示,感悟真情,感悟文化,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受。文中有这样一句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启发孩子们从对应的画面,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的深刻含义。有的孩子说:任就是让的意思,让泪水自动地流下来,不停地流。是啊,这跟平时的流眼泪一样吗?不一样,这是激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不一样,平常流点眼泪就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太激动了,流了眼泪还是再流。对啊,平常我们说有泪不轻弹,而在这非同一般的时刻,我们是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为什么呢?这激动里包含着什么?包含着希望包含着喜悦包含着信心包含着幸福是啊,也包含着艰辛啊,正是我们不断地努力,始终坚持,才盼来这成功的时刻。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假如你那时也在天安门广场,你会激动地做些什么?你会以什么来庆祝呢?(写话:我们成功了,我激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的写话练习无疑使学生们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写下了心中的所想,把对课文的理解内化为心灵深处的语言,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之中。有的小朋友写道:我激动地一蹦老高;我激动地手舞足蹈;我激动地大声喊叫;我激动地跟着一起欢呼;我激动地敲起锣,打起鼓
读心中所读,想心中所想,写心中所写,这是我们希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做到的。却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多维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巧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真实的感悟。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3】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习者特征分析
《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又结合二年级的学生能独立阅读一定数目的篇章,能根据学习的要求进行品词,品句,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2)创新学习策略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1,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理论,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文本的阅读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课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2,对语文来说:要最终落实到“读”和“写”。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越式资源,这些资源内容丰富,而且与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有关,深具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大大增加,而且还为学生的打写创作积淀了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最后还生成了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试验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图片;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示“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三、品读探”奇”
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播放”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4、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5、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四、观图联想,写“奇”
1、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播放“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2、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五、读画诵说,赞“奇”
1、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2、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放学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为自己设计一条游览黄山的导游图。
教学评价设计
在这节课中总体思路要做到:目标具体,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让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较好的提高和发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处处能体现出老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另外,在教学过程方面要充分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四册的内容,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
一、flash课件的使用恰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课文朗读等方面适时使用了flash课件,效果较好。如在欣赏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块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flash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二、经过课件引导和学生的互动探究,对基础性知识点的掌握有效。
由于本课出现的“我会认”的生字较多。对学生的掌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课件辅助教学,把这些字在学生识记的基础上带入课文中学习,把识字和文本情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对于要求“我会写”的生字,我通过课件展示书写顺序,并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和同学演板,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规范的书写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研读课文,理解词义,读懂句子。并且通过多媒体如如课件的示范朗读等调动学的各种感官投入学习。在品读中让学生深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要适当的进行课堂气氛的调控,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展示、音频朗读示范、字词书写练习等比较全面的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处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与理解,结合文本内容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内容或读一读,熟记课文;或画一画,加深理解;或写一写,进行小练笔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写练中有收获、有发展。可当多数同学在兴趣盎然的陶醉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时,有位同学在读“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他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这一句的末尾时,故意捂着嘴巴小声“喔喔喔”地叫着,还对其他的同学扮着做鬼脸。多数同学都被他逗的无法安心学习,他却还在那里暗自得意。面对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制止,让他和同学们对他所做公鸡鸣叫的样子和声音与课文中“雄鸡”鸣叫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再次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较好的化解了一次课堂意外事故。在这件事中我感到课堂中适当的课堂气氛调控是必要和必须的。但要把握好时机,控制好教学节奏,化教学意外事故为课堂生成性资源,在赞赏、鼓励与探究的气氛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4】
上周星期四第一节课,我上了《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红领巾和小鸟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孩子们乐于接受。
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诗歌易于朗读和背诵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比如,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自由读,分组读,范读以及老师和学生合作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对理解课文和背诵课文都很有好处。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强调语文的基础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比如,在复习词语时,强调难点字的读音,在学习课文时,AABB、ABB式词语的积累,以及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所以句子的训练。我自己觉得这样的训练很有层次性,达到了积累词句,学语文,用语文的观念。语言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技能,要想掌握必须通过多次训练,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特别注意这一点。
当然,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自己虽然渗透了一些新的课程观念,但还不够放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比较突出,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5】
课题的产生:一周一次的卫生扫除又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要求每个教室不留一处死角。人人有事干。为了分工明确,我把全班57个同学的卫生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于是清洗桌面也变成了卫生扫除的范围。在劳动中,我发现桌面清洗后变得异常干净,原本多年留在桌面上的油泥、笔铅等赃物经过长年的积累,变得黑糊糊、油腻腻的,很不卫生。清洗后,虽然桌面的油漆受到破坏,但是没有的油泥,感到卫生多了。但由于卫生扫除的时间太短,每个小组只擦完了几张桌子。面对那么多黑糊糊的桌子,我该怎么办呢?《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课题,其目的还是学写,我何不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呢?于是,一次以活动为引子的校本教材习作《我给桌子洗个澡》诞生了。
活动准备:小桶、抹布、洗衣粉、钢丝球
活动目的:1、清洁桌面
2、体验活动的过程,并写下来。
活动经过:
一、导入:
同学们,猜猜你手中的卫生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猜测)
二、活动观察:
为什么给桌子洗澡呢?(生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闻等观察方法,观察洗澡前的桌子,明白给桌子洗澡的原因)
多么脏的桌子呀!你是桌子的小主人,如果桌子会说话,它会说什么呢?(想象说话,练习表达)
三、活动体验:
1、工具准备好了吗?
2、给桌子洗澡开始吧,但要注意劳动中不仅要认真干,还要学会观察。桌子有什么变化呀?你是怎样擦的呀?别人是怎么干的?等等,注意多观察,多体验。
3、活动结束,清洁桌面、地面的水渍。引导观察,这时的桌子什么样了?如果桌子会说话,它现在会说什么?
四、提供提纲,完成写话。
洗澡前(桌子的样子)洗澡中(桌子的变化、劳动中的自己)洗澡后(桌子的样子)自己的心情
[教学反思]
活动是教学的有机部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活动的过程、感受,这便成了写作的素材。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应该是去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丰富学生的词汇、丰富他们的生活。在今天的习作中,有许多孩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写作时更是变的有话写。像彭玉栋、蔡婧璇等,不仅语言流畅,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经过认真批阅,有12篇习作评为佳作,字数在100字以上。还有19篇得3星,13篇得2星。但也有部分同学寥寥几笔,提纲式的,还需要慢慢引导,细细体会。
[附学生习作]
今天,老师让我们给桌子洗澡,可是我忘记带工具了,怎么办呢?我只好向我同桌借。我同桌说可以,不过我同桌还说:等我擦完了再说吧!可是,等她擦完了的时候,都快下课的时候,我的桌子还是黑黑的。我很着急。终于,她擦完了。我急忙擦,可是擦几遍都没有能擦下东西来,她的洗衣粉也用没了。我只好借张若涵的洗衣粉。我更使劲的擦桌子。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擦干净了,桌子被我擦白了。我虽然很累,可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葡萄及小动物头饰等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使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前交流时,我们玩你演我们猜的游戏。接着又根据几幅图片认识了猴子狐狸葡萄等词语。识字中,学生认识葡萄园里的生字朋友,并积极组词,在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在指导朗读时,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他们进入了角色,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自悟道理。在总结拓展深化明理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小狐狸说几句话吧!除了给狐狸说几句话外,你还想对这些小动物们说点什么?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我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3、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赛读。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更好学习引导者。
三、朗读想象,加深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四、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语文课中如何指导学生主动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升华学生情感的好方法。它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不再让老师牵着走的乐趣,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到小狐狸够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时,抓住时机,主动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目的更明确,思维更活跃。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五、品词析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这节课,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深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了两组句子,通过感情朗读、看动画、换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这种精雕细刻式的阅读和讨论,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理解了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
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2、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谷老师去大连玩了一趟,那儿的`景色美极了!尤其是大连港口,既繁华又热闹。当老师站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心情特别舒畅。为了能和大家分享这美丽的景色,老师特意带回了一幅画(出示图画)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 由图入境,学习词语。
当船快到码头时,只见船上的工作人员抓起一个大家伙用力朝岸边的海滩上抛去,船就慢慢停了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出示词语:铁锚)学生读词,观察字型:左右结构,金字旁。
(出示“铁锚”实物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铁锚有两个爪(重点指导“爪”的读音)
生2:铁锚能停船。
教师评价: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
三、 朗读儿歌。
这时,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了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吗?
出示儿歌:船上有只锚
船上的锚两个爪
船上的锚能停船
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周围同学互相读、指名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准、读好加点字的音。
四、 学生看图自编儿歌。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小猫也想来凑热闹(出示小猫图),它说呀,想让我们班同学帮它编一首儿歌,行吗?(这一环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家有只猫,我家的猫四条腿,我家的猫爱吃鱼。
生2:我家的猫喵喵叫。
生3:我家的猫蓝眼睛,我家的猫能捉鼠。
生4:我家的猫摇尾巴,我家的猫最乖巧。
教师对学生所编儿歌,进行大力表扬肯定,同时出示书上的三句儿歌:
家里有猫
家里的猫四只脚
家里的猫喵喵叫
学生自由读儿歌,并与前面出示的三句儿歌对比着读,从而找出“锚”、“猫”、“喵”这三个容易读混的字,重点读好。
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
五、 熟读儿歌,学习形声字。
我们能给这首儿歌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猫和锚)
师故意为难地说:“一会儿是猫,一会儿是锚,我都分不清猫和锚了,同学们能分的清吗?”
生1:猫和锚有相同的地方,右边都是“苗”字;不同的是“猫”的偏旁是反犬旁,“锚”的偏旁是金字旁。
生2: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铁锚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生3:还可以从字音上区分,“猫”是一声,“锚”是二声。
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字音和字型上来区别这两个字。根据大家说的,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示最后三句儿歌):
猫和锚
莫混淆
看看偏旁就知道(学生齐读)
六、 学习带有“苗”字的形声字。
右边是“苗”的字还有很多,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
1、 老师做描红的动作,学生猜出“描”字
2、 让学生做瞄准的动作,问:怎样才能瞄得准?从而使学生知道,瞄准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组成的。
七、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主字,给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字叫“形声字”。“苗”是声旁,表示这5个字的读音与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个字不同的意思。
八、 转盘游戏:转转盘,学生读出组成的字并组词。
[课后反思]
前几天在接受反思课题组检查活动中,我教授了二年级上册《识字4》。在这堂课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给学生呈现儿歌,再带出转盘识字。在创设情境时,我并没有脱离课本,而是活用了课本。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我想:
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个体的习得过程,人们的许多生命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学习,但学习得效果却是各不相同。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得自主性,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可能获得最好得效果。在这堂课上,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再发现、再学习,并没有过多的花样,然而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而我在这堂课上所采用的方式正好顺应了学生的需要,或者说点燃了蕴藏于心灵深处的需要。
在这堂课上,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我还让学生根据动作猜字、识字,让学生在猜想中对自己的猜想获得印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有这么一段话:“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更教给学生一种思想,那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用事实说话。
我们一直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想:如果每次教学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教会学生学习应该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8】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段写话的目标之一描述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个阶段目标的提出实质是要求低年级写话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主。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力求创设良好的说话、写话情境。通过创设摸摸、猜猜、说说三个活动让学生拥有了宽松而又富有高涨热情的说话、写话的愉悦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可以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说和写。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从激趣入手,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乐于猜谜活动的心理特点,采用摸一摸,猜一猜导入,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说的欲望。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立即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增强导练力度
示范引领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另一重要方面。因此我以桔子为例,指导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练一练,先引导学生观察桔子的形状、颜色,在感受其香味、滋味,并逐项交流,通过一个个句式训练,从句到段、从点到面,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采用了随机板书的形式为学生说话写话提供了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写话的题目是我最爱吃的水果,要从形状、颜色、味道几方面有顺序地描述。学生通过看板书就知道了要写什么,怎么写。通过层层引导后,在让学生有顺序地说一说。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格式可参。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较好的体现了辅导学生说话能力的过程性训练。
三、补充资料拓展写话
最后我安排了阅读有关水果的好处的知识的教学环节,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自己最爱吃水果的资料,将爱吃水果的好处写在自己的习作之中,这样不仅注重了写话积累,同时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总之,我在本节课教学时,丰富了说写的形式及内容,始终让学生保持热情,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体会到了做课堂主人的自豪和快乐。在日后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探索,争取在习作教学上创造出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篇9】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童年的时候,一天清晨,父亲带着我从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我奇怪地问:“为什么?”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8篇)
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本文请收藏日后可供参考。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身为老师,应该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撰写教案。教师能够通过手写教案获取到教学信息。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1)
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是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意志比较薄弱,自制力差、活动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如何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增强课堂实效必需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通常作为一个课时的内容,其中“日积月累”又分为像“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几个内容互无相关的部分,他们与“我的发现”也没一定的关联。在园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学内容平铺直述,课堂难有高潮,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趣味索然,课堂气氛低沉。如何突破园地在内容设置上的局限性,巧设情境,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了以往的园地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我们在二年级下册园地六的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
园地的各个环节是分散教设置的,它们之间缺乏联系,这样一来整个课程没有一个中心,于是我们希望通过设置一个故事,将这个看似无关的几个部分联系起来,赋予它们整体性,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用什么故事能更好的贯穿园地的内容呢?当下正是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世博,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二年级与世博的联系,当然就从世博的吉祥物——“海宝”开始了。
果然,在课堂中,孩子们一看到海宝可爱的模样,都乐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如何将故事展开,让这种氛围持续下去呢?我们将园地的几个部分变换成几个关卡,让孩子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赢取海宝的“礼物”。这样一来,学习就变得富有挑战色彩,这正好符合孩子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冲着对海宝带来的神秘礼物的好奇心,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每通过一关,都会兴奋的“yeah!”起来,这与以往园地教学的沉闷情形迥然不同。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礼物时,小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表面上这只是教学模式的一个小转变,由以往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要牵着孩子的鼻子逼着他们学,到如今孩子们觉得学习很有挑战性,有主动学习的欲求,这种需求的转变实质上是学习性质的转变,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求一旦产生,学生学习的效率定然倍增,课堂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教材是死的,如何活用教材,考的正是教师的智慧。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2)
《语文园地七》共设了六个板块。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把“椰、壳、漠、骆、驼、骏、悬、崖”8个生字,巧妙地呈现在12个描写景色的词语中,让学生在认读词语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的美丽之处。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三项内容。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考查的是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②“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情景理解词语的意思。③“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让学生边读这两句话边想象这两句话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趣处。第三板块“写法”编排的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展开想象写一则童话故事的内容。第四版块“展示台”编排的是区分形近字的知识。第五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数九歌”。第六板块“我爱阅读”编排的是短文《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一、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词语读准确,然后借助图片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这次的“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三项内容。第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我让学生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然后再用这种方法查字典完成习题。
学习②“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词语读正确,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个词语描绘的景象。也可以选两个自己最熟悉的情景来说一说。从而体会成语的特点。
学习第③“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的时候,我让学生先把句子读正确,然后同桌互相表演一下每句话的意思,从而体验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趣处。
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表演,去猜测,去交流的方法很有效。
二.成功之处:“写话”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再观察画面,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经验来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试着写一写。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说一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示台”展示的是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这些都是易混字。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词语的同时细心观察找到加点字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区分。这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记忆。学习“日积月累”的时候先让学生把《数九歌》读正确、流利并达到背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了解每九有什么特点。教学“我爱阅读”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着说一说通过阅读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三、不足之处:讲授课堂知识的时间过长,忽视学生的掌握状况。
四、改进措施:在实践中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识字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3)
①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②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③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④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①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①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③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①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②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①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③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4)
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语文园地”透露着对整个一单元知识的综合与总结,课文的学习其实主要围绕的是“习作”来编辑的。所以,“语文园地”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游戏互动环节,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同学们都能够踊跃地上台来参加互动游戏。下面以《语文园地八》中口语交际与习作为例来浅谈几点反思:
一、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发现同学的优点。有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日常中小小的事例来叙述同学的优点,观察非常的仔细;但是有部分学生眼中看到的始终是别人的缺点,认为别人的缺点很容易发现,而发现别人的优点的时候却是非常的难。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学总结的时候,加以点拨,其实说出别人的优点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你知道怎样去“夸”别人了,知道怎样给别人带来微笑。
二、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
在口语交际教学“猜猜我是谁”的环节中,有的同学却说出了同学的“特点”来让同学和老师来猜,在这一点上,反映出同学们对同学之间的特点很容易记在心中,但是要说出别人的优点的一、二却有点难度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训练他们能够学会去夸奖别人,能够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同时能够从别人的身上取得优点并且共同的进步。
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
关于“爱”没有很确切的定义,但在这一单元的课本主要围绕着“爱”而展开的,是要求学生理解的。但是,除了接受和理解知识,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懂得在生活当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存在。生活当中“自己”也可以做一个拥有爱心的人,也可以做一个能付出“爱”的人,如给同学的鼓励是“爱”;给同学的帮助是“爱”;给同学微笑是“爱”自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学习了这么多的关于爱的文章,孩子们在习作中都记载下了关于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有童稚的微笑、有天真的设想、有无忧无虑的欢乐?孩子们都在自己的笔尖下一一表达出来了。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5)
《语文园地五》共设了五个板块。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通过猜一猜,连一连的方式认识“锋、蜜、蜂、幕、扫、慕、抄、炒”9个生字,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知道识字的另一种方法“猜一猜”。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两项内容。
①“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编排的是让学生通过词语的熟字猜测词语的意思的练习。
②“仿照例子,试着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把句子说具体的方法。第三板块“书写提示”编排的是书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第四版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江雪》。第五版块“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一.教学效果:读读背背:《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
二.成功之处: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我提醒学生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这堂课中孩子们特别感兴趣。
三.不足之处:课前划分小组,未能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必须做到组内人人参与——每组办一期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以搜集词语、谚语、警句为主)
四.改进措施: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等。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6)
《语文园地七》作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立了以下环节:
A.识字加油站。
认读生字词,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B.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进一步复习部首查字法。
2、你见过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么?选一两个,跟同学说说当时的景象。熟练认读这些词语,并了解意思。猜猜词语的不同意思,体会每组词语的不同意思,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这些动词词语的不同意思。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从句子中感受拟人句的用法。
C.写话
看看下面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
D.日积月累:学习诗歌“数九歌”
一、教学效果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具体教授部首查字法的具体步骤时,我插入了微视频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而且将本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1、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积累和运用。课上,让学生口头组词或是用词说一句话,这样巩固识记的效果很好。
2、我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写话环节,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因为有图片,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3、识字写字仍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识记生字,并学会积累和运用。
三、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2.在教学中要有取舍,不要面面俱到。本节课的内容很多,导致课堂给人一种不停地往前赶的感觉,可以适当删去一些内容和环节。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二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还是识字、写字,多识少写,倡导阅读课外书。如何把阅读、查字典、识字相结合,激发孩子主动识字、主动阅读的兴趣,需要我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要努力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尽量提供一个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下,巧妙引导。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希望教学相长。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7)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给了两组句子,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语言文字一样,只是标点不同,安排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教学时,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得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财、栏、抖、喉、咙、拌、搅、榜、馒、租”,除“咙、搅”外,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使其尝到独立识字取得成功的快乐。可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多读几遍,边读边新旧对比,体会构字规律,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自己是怎么认记这些生字的。这样可以使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提高识字效果。最后可设计游戏巩固认字,增加趣味性,检查认字效果。比如,“找朋友”(用偏旁和部件拼字)、“送信”(给部件加偏旁成新字)。
“我会连”是词语搭配的练习。所列词语学生都学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连一连。再指名读,纠正错误。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安排以下练习。
1、展示本单元学习中搜集积累的这两种类型的短语。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运用。
2、扩展练习:
打开(),茂密的(),()的乌云
辨别(),满天的(),()的空气
寻找(),清新的(),()的枝叶
“读读背背”中给出一首《节气歌》,四行诗歌包含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有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教学时,可先熟读《节气歌》,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节气,再读读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让学生对比起来探究,看看每一行中都讲了哪些节气。还可在课外翻看挂历,具体了解二十四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汉字,了解玩具的有关知识。
2、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同学们,你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呢?这些玩具你都玩过吗……跟着课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自由畅谈。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2、出示“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橡皮泥可以捏成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东西,很有趣。
3、出示“陀螺”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你还玩过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毛绒玩具、拼搭积木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玩具的玩法。
5、出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2、小组自由交流:
3、你还知道其它表达情绪的词语吗?说一说。
4、照样子,用变色的词语说句子。
5、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6、“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三个动作交替进行。
孙悟空发现情况不对,一会儿观察天色,一会儿凝视草木的动静,一会儿俯下身子倾听。
8、我会说……出示图片进行。
1、出示汉字“匹、巨、周”,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2、出示汉字“团、圆、国”,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3、想一想还有哪些字需要这样注意呢?
“轻诺必寡信。——《老子》”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失信不立。——《左传》”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指做小事情讲信用就可以建立起大信用。
民无信不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1、读一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2、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的是谁?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
3、练习快速、流利朗读,熟读。
5、找一找文中的拟声词,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呢?
6、宁宁和男孩用手影做出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体现了什么?
八、教学反思: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8篇)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制定包含了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技能等有关因素,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了解“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的小伙伴们赶紧来看一下这篇文章,若想方便查看请把本页添加到书签!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读词,再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最想读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现在你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反馈点拨:交流后组织学生反馈,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点拨与强化。教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小组合作,分块研读,感悟明理
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
(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师: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指名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
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师: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
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师: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课外延伸
1.课件: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绒毛小熊》是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玩具和游戏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和一首古诗。设计了玩具交易会,安排了识字、写字、查字典比赛、组词、造句等学习活动。玩具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朋友,游戏是儿童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可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识字,所以读书、识字速度较快,课堂上不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而应重点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既要关注全班同学,又要照顾学生认知的差异性。他们虽然年纪较小,但是求知欲非常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关注,个个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就看教师能否引导学生透过有生命的玩具世界促使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中得到发展。课前,我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拿给孩子们看,还没有等我开口,孩子们已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也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能不能带到学校来。看到孩子们反响这么强烈,我非常高兴,便鼓励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为上课做好准备,开展一堂玩具展示课并在此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识字16个,写字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玩具也是有生命力,要珍爱自己的玩具。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模型纸玩具。
学生准备:生字卡,自带玩具(玩具上标有玩具的名字),由学生提前设计的购物券若干张(课前分发到每个同学的手中)。
五.教学过程
本堂课以玩具和游戏为主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文、识字,拟组织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说玩具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介绍自己拿来的玩具,为导入课题作准备。学生把课前收集的玩具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重点是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事先交代好学生所带的玩具不宜太大,一个玻璃弹儿、一块花布头一张画片都可以。
活动二:比玩具
这项活动是体现学生读文并学习感悟课文的过程。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之后,可以这样设计一个问题:冬冬也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玩具,猜猜看,它是谁?(绒毛小熊)他还为这只小熊写了一首诗呢,大家想听吗?随后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四人一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汇报,再由老师点拨指导提出共同提出的词语,例如:乱蓬蓬、数不清、快乐时光、一本正经、亲密、依然等,。这时教师让学生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冬冬的玩具、同学的玩具比一比。形式可采用:同桌互相对比,下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通过这种比玩具的活动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了词语的积累和理解。既发展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童趣生活。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讲述玩具的样子。在比玩具时,着重要突出指导学生说说如何和它渡过这数不清的快乐时光,引导学生将这种快乐和游戏、学习、理想、信念、友爱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送玩具玩具超市
此活动的主旨是学生在玩具和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学生在玩中识字,巩固,使枯燥的识字变为趣味识字,既活跃气氛,又增加了兴趣,也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己先圈点出不认识的字,各小组再讨论提出解决不了的生字全班共同学习,这时可引导已经学会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帮助程度较差的同学认字,对于学生难掌握的字,教师相机点拨。在检测学生识字情况时采用送玩具--玩具超市的活动方式(多认多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得到调动,且生生之间得到互动,师生之间交流得当,建构出立体互动的课堂气氛,使枯燥的生字变的有趣味。这项活动进行时活动内容要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游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争当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只进行随机引导。
注:玩具超市的内容有:1.认读生字2.认读词语3.查字典,抄拼音,看谁查的快4.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高明
惊讶印象亲密(用一个词说一句话送一个玩具,依次类推)
5.请你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替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a我听了万分惊讶:老朋友怎么能随便扔?b我们依然在一起。6.写字比赛:田字格中哪些字觉得有困难需要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学生练写。
活动四:游戏玩具交易会
此项活动是在读文、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拓展性练习,学生通过玩具交易活动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请每个同学给自己的玩具写上名字,并用一两句话说明它的特点,并在旁边标明价格。在教室里设置几个柜台,让每位学生充当一名促销员来推销自己的玩具,然后再调换角色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当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后,为这个玩具写上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此项活动老师可参与到游戏中,但要注意学生的组织纪律,不要损坏别人的玩具。在交换会后,将玩具归还给主人。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在比玩具这一环节活动过程中,当学生通读全文后,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再四人小组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一本正经,高明等词语,但也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从来、讲课、幼儿园等词语,这时我才明白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是有差异性的,原来老师关注积累的词语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想的。于是该我发言了:老师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依然,印象,亲密,高明、一本正经、乱蓬蓬等词语也很好。以此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达成师生共识。这一教学片段使我不断反思,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应该和课文的感悟相结合。在送玩具活动中,通过玩具超市内容4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义。
2.整堂课中还有一个使我感受最深的亮点,那是孩子们在比玩具活动伊始,我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生主动地当老师教同学认识自己玩具的名字,看,有位小女孩正指着玩具背后的老虎这两个字教对面的小男孩认字呢!我领悟到这一活动过程体现了对原来学生认识的字进行了再现,它将课外认字,渗透性识字及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超越了教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学生在比玩具时,我还注意由课本内容即:冬冬和他的玩具延伸到和自己的玩具、同学的玩具进行对比,要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尺度,以课本为载体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而不要游离于课本载体太远。
低年级学生有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但针对学生的特点,以趣致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努力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大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人人学有用的语文,让每位学生在语文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最大的心愿。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语文活起来,这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七.教学评价
本课以玩具为主线,紧扣说玩具、比玩具、送玩具、玩具交易会四个活动环节进行教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同时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通过玩具交易会,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宽松、自由的小天地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渐渐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化,这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重要?
f.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达的意思。
3.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练习。
(1)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指导,范写。
(4)学生练习,师巡视。
3.反馈。
(1)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揭示谜底。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练读。
3.练习。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反复练读。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
(3)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学生同位练说。
2.指名说。
3.评议、补充。
4.指名说。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12个生字。会写“极、吸”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重难点:
1、我会读12个生字,我会写8个生字。
2、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戏导入
1、今天让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手里边是用椰子叶编成什么东西?(回答:风筝)那么风筝是靠什么来转动的呢?(回答: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挂图,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让学生说自己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小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
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4、你已经认识词语了,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识字说成一句话。
5、教给生字归类的识字方法帮助记忆字行。
生字:汗、伤、表、极、示、吸、号。指名上黑板按结构分类“左右、上下、形近字结构”
6、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7、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8、让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小组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
一口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指导朗读。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
四、写字指导
1、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本课要写字的特点,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写“吸”,提示学生写好右边的“及”,注意笔画笔顺,再描红。
4、写其余左右结构的三个字。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并指导。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风娃娃,课后了解一下风娃娃还可能什么好事,什么坏事。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合作交流、质疑法、表演法
教学用具:
字、词卡、教学挂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方法:
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合作交流、质疑法、表演法
教学用具:
字、词卡、教学挂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闻”、“不及”的意思。
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赠汪伦》诗句、字、词卡、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突破难点。
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二、教师出示古诗,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三、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四、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五、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六、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七、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八、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九、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朋友情深义重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一个字。
2、使学生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给本首诗歌续编,培养创编的能力。
教学重点:检查预习情况。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续编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助理小老师主持谈天说地节目。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现在就出个谜语让你们猜,好吗?听好了: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小草见它微笑,云儿见它就跑。这是什么?
师:对,是风。着名的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很喜欢风。他写了一首很美的诗,你们知道诗的名字是什么吗?
师板书课题我们知道。
师:我们知道()。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学生说句子。
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录音范读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那叶圣陶爷爷在诗中说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好阿姨来告诉咱们好吗?
师播放录音范读。
(2)师生合作读
师:好阿姨读得好吗?课前老师已经叫大家去预习了。你们有预习吗?那现在请大家看看,这首诗歌总共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几句话?同学们想不想和好阿姨比比?老师也想。好,这样吧。老师读每小节的第一句,你们读每个小节的第二句好吗?
师生合作读。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检查词语
师边与生合作读,边随机出示写有本课新词的磨菇图片并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风儿轻轻地吹,瞧,风姑娘为咱们吹来了又大又美丽的蘑菇。蘑茹上的新词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读准字音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已读。
师:好,现在哪位小老师来说一说读一读?
学生提醒字音,带读。
检查生字。
师:同学们,听说咱们教室有又大又美丽的蘑菇,咱们的老朋友邮递员也忍不住想来参加了,同学们欢迎吗?
师:好,现在咱们就来做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好吗?
学生做游戏。
师:你们愿意把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考老师、同学、小组或带大家读。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封信,是风姑娘写给我的。我来看看。信上说什么。噢,风姑娘说:黄老师,我知道你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读诗歌,而且能把诗歌读得很美。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地读,一样能把《我们知道》这首诗歌读得很好,成为风的好朋友。同学们,风姑娘对大家这样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好,现在谁来选择喜欢的一节读得大家听听?
学生选择喜欢的一节读。
生互评。
师:同学们,读了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提问题或考考同学。
师随机介绍颤动波纹的意思。
师: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老师忍不住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诗歌了。同学们欢迎吗?好,老师请大家闭起眼睛来听。
师配乐朗读。
师:听后你有什么感受,能给老师评一评吗?
生说感受,并评一评。
师:同学们,你们愿不愿也像黄老师这样来美美地读一读?老师也想来参加,咱们可以怎么安排呢?
师生合作读。
创编诗歌,指导书写。
1、续编诗歌。
师:同学们,这首诗歌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师给它续编了一节,你们看行吗?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可是当红旗在上空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玩耍了。同学们,行吗?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来编一编呢?
学生续编诗歌。
2、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编得真不错,都是小诗人啊。我知道大家不仅是小诗人,还是小小书写家,对吗?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现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春景
小朋友,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歌《找春天》,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地。同学们随《出发》的音乐一齐表演。(过大桥、爬山坡等)
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点击课件“春景”)小组讨论后交流。
二、学唱歌曲
师:谁把歌词朗诵一遍。(点击课件“歌词”。)
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在灿烂的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着,树林里小鸟啾啾地唱着歌,小河里,鱼儿快活地在游来游去,这是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们来听一听《找春天》这首歌好吗?(点击课件“音乐”聆听《找春天》。)
过度语:我们也来用美妙锐耳的歌声唱一唱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哼唱《找春天》的旋律。
过度语:同学们唱的真好!同学们想一想,‘小鱼儿’、‘柳姑娘’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生答)
过度语: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教唱《找春天》
学生活动:随琴唱《找春天》
过度语:同学们能用更美的声音表现这首歌吗?
学生活动:有表情的歌唱《找春天》
三、音乐活动
师:同学们高兴地唱着歌,找到了美丽春天,你们还想干什么?
生:表演《找春天》。
师:我们该怎样表演呢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找春天》设计动作。
师:现在就让我们高兴地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学生随音乐表演《找春天》。
四、拓展
师:同学们,美丽的'只有春天吗?冰雪晶莹的冬天,热情如火的夏天,丰收喜庆的秋天,都是很美丽的。小朋友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编唱找冬天、夏天、秋天的歌。
五、小结
今天,小朋友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并用自己动听的嗓音表现了春天欢快的气氛。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像这春天一样甜美,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次唱着《找春天》回家吧!(学生边唱歌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本节课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蓬勃生机的春天,培养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审美和创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再一次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篇8
《识字7》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出示课题:识字七)。
二、认识生字词
师: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打开书122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1.生自由读课文。
2.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
教师出示PPT,生自由读生字,齐读。3.出示动物图片,指名认读上面动物的名称。
4.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交流方法
1.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2.出字谜:(1)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2)房顶上拴了一头牛。(生:牢);(3)火上山倒了——灵;(4)一个女孩欢欢喜喜——嬉;(5)美丽的鸟儿——鹂;(6)手拿户口本——护
四、朗读儿歌
1.自由读课文。
2.示范朗读(视频或师示范)。
3.(读喜欢句子)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别人也喜欢它。
4.指名读,师生共评。
5.教师范读。
6.指生再读。(多几位)。
7.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
8.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
五、表演读
1.用对口令的的方式读课文,如,女生读“你拍一,我拍一”,男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
2.同桌之间拍掌,自由读。(边拍手边读儿歌,看谁读得最热烈!)3.集体齐背拍手歌。
六、总结、拓展。
1.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2.动物分类:鸟类与兽类。3.读其它拍手歌(或创编)。
七、练习写字。
1.齐读会写的生字,观察生字写法。
2.学生自由汇报。
“牢”——下边是牛,不是中午的“午”,最后一笔在竖中线上; “鸡”——左边“又”捺变点(作偏旁都是);
重点强调“物、猫”左偏旁的笔顺:“反犬旁的弯钩不要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