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故事
时间:2025-04-15南辕北辙的故事(收藏3篇)。
南辕北辙的故事 篇1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伸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的故事 篇2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造句
1、想成功却又不努力,岂非南辕北辙?
2、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3、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
4、做事情不但要有目标而且要讲方法,只讲目标不讲方法,南辕北辙怎么完成?
5、你一面急着想要减肥,一面却荤甜不忌,南辕北辙,难怪越减越肥,一点没有成效。
6、你嘴里说要实行爱的教育,可是动不动就要体罚,说的跟做的南辕北辙,教育的效果当然不彰。
7、要振兴经济,就必须开放门户,互通有无,现在却在操舞政治,闭关自锁,如此南辕北辙,民生怎能不凋敝,经济怎么不衰退呢?
8、教化却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南辕北辙。
9、务经理和市场营销经理必须进行充分合作借以消除结果上的南辕北辙。
10、我让你去日本出差,你竟然跑去北京,天啊,真是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的故事 篇3
【出处】
《战国策》。
魏王要发兵攻打赵国,大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外国,听到此事,立即赶了回来。连家也没回,衣服也没换,就进宫去见魏王。魏王非常奇怪,问他:“你怎么回来了?有什么急事吗?”季梁说:“是的,我在太行山一带,遇到一个人,他坐着车正往北走,可却得意地对我说:‘哎,我要到楚国去了!’”
魏王大笑说:“楚国在南面,他怎么往北跑啊?”
季梁说:“是啊,我也这么问他。可是他却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我说:‘你的马虽然跑得快,但这也不是到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没关系,我的费用备用得多。’我说:‘你的费用带得再多也没有用。’他还是说:‘没关系,我的车夫驾车的本领可大啦,谁也抵不上他。”’
魏王忍不住大声说:“天下竟有这样的糊涂人!”
季梁说:“大王说得没错,他的方向弄错了,即使马跑得再快,费用带得再多,车夫驾车的本领再大,也到达不了目的地,相反却离楚国越来越远!”说到这里,季梁话锋一转,说:“如今大王想成就霸业,那就应该取得各国君主的信任才对。可是,您却想凭借兵精粮足、国土广阔的优越条件,去攻打赵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的愿望就越远,这不正像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一样吗?”
魏王沉默不语了。最终还是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释义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我们精彩推荐南辕北辙的故事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南辕北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