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4000字。
经过我们的细致打磨和不断优化这篇“二年级美术教案”已经完美无缺,请往下看以继续获取更多相关资讯。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1】
第1课 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昆虫中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学习材料:
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每人了解一种昆虫(名称、形状、颜色、花纹),并能介绍给大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师: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昆虫)。师:提示:你知道图中昆虫的名称吗?
生:边看边说出昆虫的名称。简单记忆部分昆虫的形象特征。(2)布臵学生介绍昆虫资料。生:分别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材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有条件的可以观看录像片)小组讨论:说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像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象力。(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8)欣赏优秀作品。生:分析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 内容生动有趣; 表现手法多样; 昆虫特点突出; 颜色鲜艳漂亮。
生:选用各种表现材料,按要求完成作业。
4、教师辅导要点:(1)构图饱满。(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3)颜色漂亮。
5、展示、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板书设计:
第1课 我和昆虫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教学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4、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昆虫的标本、动画片、小故事等,作业纸。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集合学生到室外寻找爬行昆虫,比一比谁找的爬虫最多,将其装在瓶子里。
要求:
(1)注意遵守课堂纪律。(2)认真观察爬虫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爬行的。
2、整队回班。
3、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讲解自己找到的爬虫长什么样子,说一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4、板书课题。
二、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分析艺术作品与自然界爬虫的异同。思考:
(1)艺术作品与自然界爬虫的异同。(2)艺术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3)爬虫在什么地方爬行呢?你见过什么更有趣的爬行吗?
三、教师给大家讲有关爬虫的故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爬虫的故事呢?
四、作业要求:
1、每组设计一个爬虫的故事,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可以用彩笔画,也可以用纸张等多种材料绘制,最后讲解你们的故事。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辅导:
(1)师引导生大胆想象爬虫爬行的奇妙有趣的情节。(2)分工合作要明确。
五、课后小结:(1)学生展示作品。
(2)将全班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大家评出你认为画得又大又美、爬行最奇妙有趣的作品。
(3)师小结:注意培养学生整理学习用具的习惯。板书: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1、不同种类的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2、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学习材料:
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旧挂历、图钉等。课前准备:
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图钉等。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师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生:机械钟表、石英钟表、电子表等。
二、讲授新课
1、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生讨论钟表不同的外形特点:有的精美华丽、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形象可爱,感受不同美感。
2、师问:教材P6、P7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生:有的利用了小动物的肚子,有的利用了大萝卜、小五星等。师: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生:这样可以突出表盘,让我们看清楚时间,发挥钟表的作用。师: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3、分小组讨论,谈想法。
(1)小组每个人谈自己的设计思路。互相启发、完善。(2)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4、老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臵作业,老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设计制作。
小组同学认一认钟表,拨出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吃午饭,晚上几点睡觉。
五、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
(它既是一件艺术品,又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
六、课后拓展
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板书: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2、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学习材料:
各式各样闲臵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用品。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各式各样闲臵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用品。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感受。想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和树枝蛇)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导入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 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 将手套变一变,看看手套又像什么? 将手套换一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
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
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三、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作出新形象,再根据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四、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六、总结:
1、评奖:最佳创造、最佳编排、最佳表演、最佳协作奖。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第5课 小花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2、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小花饰的制作方法。
2、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学习材料:
各类彩色纸、胶棒或双面胶、订书机、剪刀、绳等。课前准备:
相关的实物、图片或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有小花饰的物品,认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花饰有关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思考并回答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2)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第10页上“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留言条上的内容,一边认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留言条让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把自己收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4)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收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2、讨论与探究。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
(2)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一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二是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3)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并拆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小花饰,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四、布臵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1)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2)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2、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
五、展示、讲评作业
1、展示:将自己完成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讲评:学生自评、个人评价小组或其他同学的作业。
3、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制作的小花饰的特点、用途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材料,哪个地方是你喜欢的,为什么?
六、小结
在讲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
课后请大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或哪些场合中使用小花饰?它们有什么特点?材料是什么?请你记录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板书:
第5课 小花饰
第6课 百变团花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学习材料:
学生可采用单色或多色彩纸,剪、撕制作团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剪好的团花进行染色,自创多种效果。课前准备:
单色、多色彩纸,剪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有一个万花筒,它可以变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出示课件——万花筒)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纸筒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师生共同探秘。小结:万花筒的原理。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百变团花。(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团花。(1)欣赏分析。
师:为什么我叫“百变团花”呢?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分组欣赏剪纸——百变团花,经过观察、试拆得出结论。
小结:因为折法和剪法的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百变团花是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顶点,在连续对边、对角折叠几次后,剪出一个单元的纹样,展开后便成为放射状的团花剪纸。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
(3)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团花中主要有哪种花纹呢? 学生找。(4)创作实践。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团花。(5)发散思维。
师:小组讨论:这么美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学生用团花装饰各种实物。
3、游戏活动,展示评价
(1)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给班上的同学。(2)请收到礼物的同学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3)欣赏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4、集体动手装饰教室 板书:
第6课 百变团花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2、难点拓印的技巧。学习材料: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课前准备:
叶子、硬币、文件盒。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4、组织活动。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
6、后期制作。
以拓品为底纹纸,剪出白色或黑色的图案帖在上面做衬托使用。在拓品后面画出图案,剪下来帖在另一张纸上制成图案,建筑、人物、动物、生活用品皆可。
第8课 大树的故事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叉、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学习材料: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化棒。课时准备:
剪刀、彩色笔。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或者教师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合作式学生活动
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邻近的两位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提问:
1、你能根据书上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2、你是通过那些形象看出来的?
提问:你们小组准备画有关大树的什么故事?
三、学生动手实践
布臵作业,教师辅导,布臵互评。
四、课后拓展
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展示其他同学画的“大树的故事”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大胆表现。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该如何做?第9课 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场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是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达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分析
教材的两个版面上,展示了6件学生的作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爱好。一件件作品采用了多种形状,不同的色彩和图案、纹样。在第二板面上的中部,有一幅三个同学的照片,其中一个女同学手中拿着一张泥名片在向对面的男同学介绍着自己。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学习材料: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化棒。课时准备: 剪刀、彩色笔。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1)分组讨论:
教师布臵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2)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6)展示、讲评、小结。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2、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3、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学习材料:
舞蹈的录像片段以及更多有关舞蹈的艺术品。课前准备:
有关舞蹈的艺术品、录像片,作画用的纸和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一段换坏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二、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
简要介绍:这是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
(1)上面画了什么?
(2)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3)你知道为什么要舞蹈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录像,感受不同地区舞蹈特点。
1、学生汇报表演。
2、评价学生表演
四、欣赏表现舞蹈的绘画作品
1、将照片与绘画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2、谈感受。(画家在造型上都抓住了舞蹈的特点。)线具有力度感、质感、运动感等。
五、欣赏其他形式表现舞蹈的艺术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六、选择工具进行表现
七、展示作品
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板书:
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第11课 泥条头像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
应会: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术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学习材料:
胶泥、采泥、纸和水粉。课前准备:作画用的纸和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欣赏平面绘画作品与泥条头像作品。问:平面与立体有什么不同?(2)展示浮雕、圆雕与泥条头像作品,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后进行对比分析。
问:它们有那些不同?
引导分析:色彩、形状、表情、制作方法。
2、大家一起来研究(1)泥条头像图片欣赏比较。图片一: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图片二:它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什么表情,给小伙伴们做一做。
图片三:它们的外形和图案的形状有什么不同?(2)小组探究。
1动手试一试泥条头像是怎样制作的?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2交流制作经验:
3各小组将造型相同的瓶子进行设计。4全班交流汇报,评出设计新颖的小组。
(3)欣赏泥条头像作品,说一说哪个泥条头像吸引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
引导分析:盘筑方法、五官表情、色彩。(4)比一比造型不同的瓶子。
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的泥条头像作品呢?
3、欣赏作品,开始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泥条头像
4、展评
(1)相互参观作品,评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2)你从他人那里学习到了什么经验?
5、延展
展示其它泥条作品。用这种方法,你还能制作出什么造型呢?第12课 雄伟的塔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学习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课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比较引人 课件(古代建筑)
2、启发入境
(1)教师提问: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可以看到一种高耸云霄的古代建筑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2)你想知道塔的什么问题?如塔的由来?
3、引导欣赏 课件:塔的知识(1)塔的作用。(2)塔的形状(3)塔的结构(4)塔的材料
4、学生评述 教师提问:
(1)说一说你见到的中外不同的塔?(2)说一说你的感受?
5、欣赏拓展
课件: 埃菲尔铁塔 仰光大金塔
6、探究合作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说出 新、奇…师生互动。
教师帮助解决塔的造型、美感。
7、学生作业、评价 布臵作业。
每人设计一座漂亮有新意的塔 展示作业。教师评价。
8、教学延伸 课堂延伸。课件:现代的塔 27
北京北海公园白塔
第13课 演电视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2、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3、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教学重难点:
学习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会话方法。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学习材料:
废旧纸盒、纸袋,剪子,刻刀,胶水,绘画用笔,彩纸。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录像等。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放映电视短片(动画片、故事片、小品、新闻、电视节目〃〃〃〃〃〃)。
2、组织学生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组织小组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故事完整。
3、教师展示。
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说说理由。
4、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5、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
6、教师将学生的连环画插进电视机壳之中(纸盒制作)。请两名同学前来与老师一起演电视给大家看。
7、板书课题——演电视 引导学生看书第13课。师:书中都介绍了什么?
你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生答。
8、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发挥设计能力,巧用材料。(看课件)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视机? 小组讨论,肯定好的设计方案。
三、学生完成作业
1、提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编故事。概括故事。连环画画故事。制作电视机外壳。
集体合作演电视、讲故事。(要有片头、片尾和剧组人员介绍。)
2、教师辅导要点,创新设计电视机外壳,简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参与协调分工合作,帮助解决问题。
四、小组表演故事——演电视 板书:
第13课 演电视
1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用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形象多变的扇子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可以用那些材料制作出漂亮的扇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象各异、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学习材料
具有典型特征的扇子、剪刀、胶水、纸及各种废弃物、彩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授课
(1)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己储存好的有关扇子的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形状各异、不同材质的扇子。(2)引导交流扇子的有关知识,欣赏课本中不同扇子。(3)请学生看书。
提出问题:
书中有两幅纸扇的制作步骤图,谁能一看就会,可以在组里给同学演示一下。
(4)请学生简述制作过程。(5)学生和老师共同谈学习体会。
3、学生作业
4、小结
15、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种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线条流畅,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人以装饰的美感。
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几种不同的线条的名字。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线条的名字。
教师:这样几种不同的线条,能变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画面。展示几幅线描作品。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毕加索的作品,介绍其创作背景。
小结;在画面上,线条即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又要有一定的秩序,32 才能给人以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
作业:可以用线条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件花衣服。
第16课 牙刷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展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主动的观 察和回忆作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本课以一般的绘画创作作为主要上课形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大胆地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何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也可以以表现某个具体的细节为主。教材分析
课本以一小段有趣的导语和同龄儿童刷牙的 图片导入本课,其目的在 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生活情境的联想,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的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响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 引导。可以在课前布臵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是的动作进行启发。教学过程
1、教学方式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象导入,对于没有深入观察过刷 牙的同学而言,首先展示相关的影视、图片资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发对过去生活经验与要表现内容的链接。这种方法适合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要求较高,但是可以引发学生形式多样的表现风格。
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作业(1)画面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和环境?
(2)你认为哪幅画或那部分画得好?为什么?
3、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刷牙。
第17课 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雕塑动物由基础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正确动态,用加 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 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动物乐园”为课题,特别情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教学材料
胶泥、彩泥、陶泥、纸 土、面粉调颜料等材料进行制作。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讲课
(1)解释课题。
提问:什么是动物乐园?(2)导入新课。
研究用雕塑方法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动物乐园。(3)说说自己熟悉的动物特征。用简笔方法加以表现。(4)结合自己一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5)由学生到讲台投影仪前进行创作示范。(6)研究、总结雕塑技法。确定
确定基本形体后添加附加物,抓住动物特征适当调整。(7)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8)展示作品,布臵动物乐园,小结、讲评。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应会:学习描述节日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展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在节日中,无论是中国、外国,地方民间,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服装、花车、彩灯、园艺,无不表现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教学过程
1、出示多张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载歌载舞的人物图片(彝族、维吾尔族、白族藏族、满族、蒙古族……)。
2、问: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看上去这么高兴吗?
3、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脑上教师备好的课件,引导学生从服装、物
品、环境、食物方面了解在节日里人们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4、让学生到网去查找,教师提供网址。
5、展示教师在节日里拍的照片。
教师:刚才我们一直在关注别人的节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我所经历过的节日照片
哈尔滨的冰灯节。
王府井文化街的节日装饰景象。节日中的 虹灯。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节日中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节日入手:(1)春节。(2)国庆节。(3)儿童节。
教师提要求:
画一幅你记忆中的节日。
回家寻找外国人是怎样装饰他们的节日的?和我们的节日有什么不同
19、过节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惯,培养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 好的心愿。讲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 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简单地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 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活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生活,了解春节的有关知识及各地不同的习俗。通过观察、回忆、想象、体现春节中有特特色的生活情节,体验生活的情 趣。提高绘画的技能,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提高学生设计制作能 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 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 祝愿。
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景,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 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臵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设在教室的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出问题:
给大家讲讲关于春节的知识。
3、新课
a)提出问题:
a、你认为春节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 B、你准备怎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的场面?
b)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c)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d)投影: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可采用多样绘画形式。可以组为单位一幅长卷。
小班教学的班级,还可以考虑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组织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3】
课题:
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
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
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教学后记:本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作画的,第一步我和学生一起做色彩游戏,请学生自己观察游戏过程中的色彩变化,导入今天的新课。第二步:发展阶段,我是先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可以用一种颜色,最多只能用两种颜色,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纸上。然后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或用吸管等方法使颜料流淌。我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观察到色彩变化情况,帮助学生一起总结。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使其构图,情节更加丰满。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剪裁。这样,学生比以往学得更有兴趣,画得更认真。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本学段造型表现课的教学目标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漂亮的鸟》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4册第4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的课,教材中的范作以鸟的色彩夺目,姿态各异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鸟的形态美、色彩美、姿态美,表现鸟的各种美,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鸟的形象,画一幅以鸟为主体的创作画。
在一年级时,学过《鸟是我们的朋友》,已经初步认识并表现了鸟的基本形态。《漂亮的鸟》这一课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不同鸟类独特的身体形态,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在绘画创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涂色工具,感受不同种类的色彩产生的不同效果。
2、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和外地来京打工的孩子。
学习障碍:对鸟的种类知识了解很少。
具备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表达及绘画能力。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尝试不同造型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⑴通过观察鸟的形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
⑵学会用线进行造型装饰,提高学生造型装饰能力。
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进行装饰。
2、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造型装饰的能力,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表现鸟的美。
五、教法和学法
二年级学生不像一年级时那么天真、活泼、可爱、有了一定的思维模式、个性鲜明,生活经验多了一些,但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审美核心,创设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学激发贯穿始终。
⑴展示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鸟的美。
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鸟的美。
⑶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创造鸟的美。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六、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森林里的鸟叫声
设计意图:
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鸟儿清脆动听的歌声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快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2、教师:你们觉得鸟漂亮吗?哪里漂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现漂亮的鸟。
三、讲授新课: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鸟美在哪?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到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有个从浅入深学习知识的递进过程。自主学习印象比教师传授更深,理解更加透彻形象。
现在,小鸟王国正在进行时装表演。由许多小鸟明星展示它们华丽的衣着,还请在座的小朋友给它们当评委,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鸟它们哪漂亮?把你的评审意见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第一、外形美
看课件中造型独特的鸟的照片,总结出它们的外形特点(从鸟的嘴,身形,翅膀,头饰方面用简单的形概括)。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全是鸟的外形因此我们称它们外形美
第二、颜色美
用麻雀和鹦鹉的照片作比较,同学们说说哪只鸟更漂亮?为什么?播放鹦鹉和各种色彩鲜艳的鸟的照片,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出现最多的颜色有那些?画面中只要有了红黄蓝,再配有少量的绿橙紫等其他颜色,就会很漂亮。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鸟儿们穿上了非常漂亮的外衣,这是它们的颜色美。
第三、姿态美
用鸟飞行的图片、捕食的图片分析鸟的姿态美。
第四、花纹美
用孔雀照片分析鸟的花纹美。分析孔雀的造型中有点、线、面的运用。
2、欣赏
(1)画家笔下的鸟
(2)小朋友创作的鸟(教材中的作品)
设计意图:
分析画家夸张的表现技法,学习画家的装饰手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教师黑板示范
设计意图:
让学生看到创作步骤过程,同时演示装饰手法.
老师要建一个百鸟园,可是现在的鸟不够,同学们一起来帮帮我好吗。
四、艺术创作
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创作一只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鸟.
要求:
1)造型完整
2)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3)色彩搭配适当
设计意图:使作业目的性更加明确。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展示,自评,互评。
1、自己夸夸自己的作品(自评)
2、小组推选本组的优秀作品(互评)
3、颁发优秀作品的作者每人一枚蛋宝贝,并发表获奖感言。
预设:大家都要努力学习,你也能做的最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信心,语言组织与评价能力,学习正确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
七、课后拓展
出示丹顶鹤的图片,介绍丹顶鹤的相关知识,现存数量不多等。
让学生有个深刻认知后让另外两个受到奖励的学生发言假如你手中的是真实的鸟蛋,你想对大家说什么?这次的回答与之前会截然不同,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伤害鸟,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我手中的鸟蛋就是一个生命,我应该保护它并把它送还给鸟妈妈。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了解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产生保护鸟、爱鸟的美好情感
师小结:鸟不但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美丽,而却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关爱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