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师资料 >导航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荐]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质数合数教学反思》是由教师资源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1)

同学们已经有因数倍数的知识储备,了解倍数的特征后,迎接新的知识点质数和合数。本内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了解才能学习分解质因素以及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等更深入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看出本章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结合五年级同学的观察、理解能力,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兴趣,主动性较强,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更应该培养利用学生的探索、亲历的精神,选择探索互动的教学模式。

课程主题为质数合数,但因先复习因数倍数,利用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先让同学们找出1-20各个数字的因数,可以将这21个数按照因数数量二个和两个以上进行分类,不少同学都可以按照提示分好两组,然后告诉同学们1的特殊性要单独拿开,再将质数的定义引出,同学马上就能理解两个因数组的数字都是质数,因为这些数的因数只有自己和1,理解后再告诉同学们另一组是合数,让同学自己总结出合数的定义。

再本堂课中我发现成功和认可的重要性,五年级的学生不再是刚入学时懵懂无知,而是充满了学习的欲求,自我认可的愿望,作为教师有时可以作为一个引导者的存在,同学需要鼓励,需要被认可成功的言行,教师因及时发现并给予强化,在这堂课中我始终只是参与引导,不刻意控制学生讨论,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和乐趣,这是难能可贵的。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2)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课中,我尊重孩子,信任他们,勇敢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在活动一“找一找”中,我让孩子们快速地找出1到10各数的'因数,然后引导他们观察,主要是从因数的角度上去发现数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第二个活动“筛一筛”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简要讨论筛选出10以内的质数的方法,再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筛一筛,经历100以内质数产生的过程。

二、及时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鼓励为学生体验成功搭设了舞台。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即使是网络课堂,也不能缺乏教师的及时鼓励。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鼓励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练习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722331.cOM

本节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能再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尽量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3)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知道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1和有2个因数的数以及有2个因数以上的数。这时我直接告诉学生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让学生得出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多于两个因数的数是合数。在教学中我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站起来;”“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为什么?”“谁的学号是最小的质数?”“谁的学号是最小的合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知道了数学无处不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我觉得概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质属性上,即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对提供的实例进行观察、比较,自己去发现,去揭示。这样不仅着眼于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能够主动地建构概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课中,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4)

在学习和反思中摸索、创造。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在设计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以旧引新、细心观察、自主总结、准确判断学以致用”这一主线贯穿全课。

在开始教学时,我 让学生利用旧知找出1--20这些数所有的因数,并且书写在练习本上。做好以旧引新、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基础。如:1的因数有:1;2,3,5,7,11,13,17,19的因数只有1和他本身;4,6,8,9,10,12,14,15,16,18,19,20的因数有3个或3个以上。再让学生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学生就得到以上的归类。这样完成之后,老师就顺势引导出质数合数的概念。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得到新知后,知识的掌握只是一个开端,还得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之所在。接着问:21、22、23、24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多多提倡自主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急于看到结果。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学习质数合数的意义,运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备课时,觉得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特别是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掌握,确实有一些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注重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课伊始,出示一组1——12的数后,让学生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了分类整理,然后交流讨论,辨析出质数与合数。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质数与合数、奇数和偶数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我用填空、猜数、判断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有层次的练习中获得新知、突破难点。其中让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数,其余学生判断,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当了一个学习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时的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后回想,发现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教师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很充分,尽管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但学困生在本堂课中收获较小,对质数、合数的意义理解模糊。这是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没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没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在课中让学生继续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这一环节时,教师只是按预设的教案去完成,没有及时进行恰当的指导和有效的评价,只是生硬的将问题抛给学生,因而效果不明显。其实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学会课中备课。尽管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也有些成效,但差距依然存在。我们的教案是为了学生、为了课堂的生成而准备的,没有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就不会精彩。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教案,去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不断生成,不断精彩。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6)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导入部分:谈话引起思考。首先通过学生有着特殊感情的自己的的学号作介绍的形式对学过的“数的整除”进行复习,教师适时提炼奇数和偶数十我们刚刚学过的一种给自然数分类,今天从因数的个数继续研究自然数分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不仅很好地把生活与数学连接起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自然的引出新知,并为新知点名方向,新知识是在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心理上减轻学习难度

新授部分:也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找出自己学号的因数,并请1-12号说出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因数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觉地把这些数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部分衔接自然,紧密。通过寻找1—12的因数,同学们顺利的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把1~12以内的数分成了两类:一种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另一种是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我环顾了四周,问:“你们觉得分成两类行吗?还有什么问题?”沉默了片刻后,马上有人提问了:“还有1不行!”“那1又是什么数呢?”——(指而不明,引而不发)我带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同学们的疑问,交流一下(同桌),最后,大家通过判断因数个数的多少,得出了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学们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美中不足,根据因数个数不同给自然数分类,学生无动于衷,我继续说,你们讨论讨论,孩子没行动,遂即使我带着孩子一起观察1-12这十二个数分别有几个因数,如何分类,课后我想学生对分类这个概念可能还不太理解。是否再导入是进行复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比如:男性、女性、成人、儿童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整理一组数字,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由此导入归纳数字的一些共同特征,是我们在研究数的问题时所常用的方法,而且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继续认识两个新的关于数的概念这样会好些。

练习巩固部分: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练习应用。在学习100以内的质数表时,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主制作质数表。让学生在制表过程中充分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学生有序思维、分析、判断及推理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质数与合数、奇数和偶数这几个概念的区别,让学生在有趣、有层次的练习中获得新知、突破难点。另外编了一则顺口溜给学生,在后来较长时间学生的记忆很牢。

由于本节课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为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设计的练习是否可以以游戏形式出现,如利用学号比比谁的反应快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掌握有关知识。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把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这个练习设计了。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7)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因数和倍数、2、3、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所涉及的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也是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1、正确区分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分类标准。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首先让学生回顾奇数与偶数的特征及分类标准,即自然数按照2的倍数特征可以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接着一个非零自然数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以此引入新课,通过找出1—20各数的因数,观察这些数因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学生发现有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因数,那么根据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为几类,得出三类:质数、合数、1。最后在对比奇数、偶数的分类标准,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2、注重从新知中提取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在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质数只有几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一个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几类,各是什么。在教学100以内的质数表后,让学生重点记忆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通过这样提取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目时能够比较准确的写出正确答案。

不足之处:

1、因为补充的知识点比较多,导致课堂练习时间过少,对知识的巩固有所欠缺。

2、个别学生对于分类的标准还存在模糊现象,导致在做练习时出现填写完20以内的质数后,在填写合数时出现漏数现象,不知道除了1和质数外,剩下的都是合数。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8)

上课伊始,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因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入今天的新知,我马上组织了一次写因数的比赛,即让学生写出1_20以内任意选5个数写出它的所有的因数,由比赛的输赢引发学生对因数个数的关注,写得慢的同学不服输,因为因数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会有怎样的规律呢?由这个问题切入到新知的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与我的预设基本上是一致的,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轻松的。

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到(1-20)因数的特点,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再组织一次比赛,你会选哪几个数字?学生异口同声说:鈥?。鈥澱饩屯幌粤?的特殊性,它只有一个因数。如果没有鈥?鈥潱慊嵫≡衲男┦帜兀垦追姿档?、3、5、7等等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也达到了我预设的目标:突显出了质数的特征(只有两个因数)。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按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进行分类,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对话中,逐步优化出了分成三类的分法。我用课件将这些数分类展现,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这几类数的特点,由学生自己得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部分的教学自我感觉是水到渠成的。

接下来是教学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用找因数的办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们觉得很简单,于是,我出示了2-100各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质数,这时,如果学生再一个一个地找下去,就比较麻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孩子们想到了把合数淘汰的方法,依次去掉2、3、5、7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掉),这样剩下的就是质数了,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很欣慰,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美丽的,生生、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交流让我们的课堂真实而生动。

但2.3.5这三个数的倍数学生找的很容易.因为学生在书上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而7的倍数书中没有介绍,因此学生把91给忽略了,于是我又用争当"小发明家"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终于又发现了91这个7的倍数,从而划去91这个合数。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9)

本次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人教版)《质数和合数》。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他们这节课的感觉不错。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有所顿悟。

1、以“问题”促进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按约数个数的多少把1~20以内的数分成了两类:一种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另一种是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初步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我环顾了四周,问:“大家觉得1~20以内的数你们都按规律罗列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沉默了片刻后,果然有几只小手提问了:“还有1没有放进去!”“那1又是什么数呢?”——(指而不明,引而不发)我带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同学们的疑问,继续让他们自由交流(同桌),最后,大家通过判断约数个数的多少,得出了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学们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这节课让我更加认识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的知识老师少暗示或不暗示,凡是学生自己或交流后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代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亲自实践、思考、发现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找寻。这样,宽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也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10)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质数与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概念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刚接触数的整除这一知识基础上进行,既抽象又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中明确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两者不可偏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如何在这种课的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自主的学习,而不是囫囵吞枣的接受,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案时,让学生经历《质数与合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质数与合数》概念形成等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变化,感受成功的愉悦。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给质数、合数找家、寻找100以内的质数和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座位号等活动,营造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学生们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评判,共同探讨,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被激活,改变了学生以往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消极的情感状态,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破三点:

1、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学生知道判断时的“所以然”以及方法的优化更加重要,课堂上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以至对概念产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从让学生思考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对3、17个数的约数情况的观察,发现,直至概念的归纳都放手交给学生,让概念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让学生经历概念的错误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11)

质数和合数这部分内容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也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约分的基础。因此,学生必须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

教材安排的教学程序是:质数→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巩固练习。教学时我打破常规,将教学程序稍稍作了改动,即:质数→合数→巩固练习(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就是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一知识点放在练习中学习(而不是生硬的去死记知识),我设计了一个“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的练习题,其中有对“1是质数”、“1是合数”的判断,让学生自主探究,同桌自由交流。最后,大家通过判断约数个数的多少,结合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最终弄清“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理解,又巩固了对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的掌握。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知识,而应该主动的获取知识。教师开展每一项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凡是学生自己交流后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充分给予学生亲自实践、思考、发现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找寻。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智力。

质数合数教学反思(篇12)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质数与合数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此部分内容尤为重要,尤其是质数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6种,有6种因数的个数;有的分为因数的个数为单数个和偶数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分类方法,并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明白含义后这时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

在教学中我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中,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最后任意出各种数让学生进行辨析,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最后出示例1中的1~100,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质数。在找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如何来操作,才不会重负和遗漏掉。有的说根据含义逐个判断,有点的说根据前面学过的2、3、5的倍数的特征,先划掉这些数。我补充说明,在数比较多的时候,用后者比较合适,这种方法叫筛选(排除法)。除了划掉2、3、5的倍数,还要记得划掉7的倍数才行。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得灵活。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练习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反馈的速度过快,部分同学对质数的概念了解不够深入,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太好,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