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时间:2024-01-25

[精]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精选5篇)。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和提升。教师资源网编辑已经按照您的需求为您准备了一份“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的文章,需要答案的朋友请来这里查看!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试、验”等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一生勤劳忙, 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 香甜胜过糖.”猜一动物。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与大家交流分享。

3、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

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四、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2、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六、拓展活动

另外的三只蜜蜂哪里去了?你能推测一下吗? 板书:

蜜蜂

辨认方向 能力强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验、证”等概、减”等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重点:

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

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作业: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蜜蜂

论、试、验、袋、证、概、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3、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4、5自然段。

2、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3、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学生自读体会。

2、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3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3、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4

1、知识技能。

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并知道它们实际的大小。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同一平面等活动,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成就感。

重点: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各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正方形纸片各一个,每两人一把剪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抽纸涂色比赛:教师为学生准备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纸放在信封中,当学生代表抽出纸片并{高举起示意时,学生们的反应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抽到大纸片的一方感情激愤认为这样不公平,而抽到小纸片的一方则兴高采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面积,并对面积的大小有初步的感知,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计算课本的面积。

师:刚才大家认为不公平,是因为面积的大小不一样。现在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课本,它们的大小应该一样吧?

师:现在我们用画方格的办法,看看课本的面积有多大。

师:要是我们规定的方格大小一样,是不是大家画出的格数就一样了呢?

师:看来,为了计算面积的大小,需要我们统一面积单位。

2、认识面积单位。

生:大家画的这样大的正方形面积,就是一平方厘米。

师:我想量一量这个文具盒盖的面积,大家帮老师想想该选用哪个面积单位呢?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记作1cm2v板书:1平方厘米,记作1cm2w。

认识1平方分米。

师:1平方厘米的面积比较小,我们计算面积还需要比较大的单位。同学们再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取出那张蓝色的正方形纸片。先用尺子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再用手摸摸这个面的大小。学生认真地用尺子量边长,然后用手触摸这个正方形的面。

师:同学们刚才摸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1平方分米,记作1dm2v板书:1平方分米,记作1dm2w。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多媒体展示1平方分米的物体的`面:粉笔盒的盖、连环画的封面、同学的手掌、练习本的一半、电表的玻璃盖……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1平方分米的面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1平方分米的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请同学们把手中1平方分米的蓝色正方形放回学具袋中。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该有多大,再伸出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是多大。

学生闭眼想后,和同桌一起伸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在白纸上剪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注意:请不要拿出袋里的蓝色正方形纸片去比,也不要用尺1子去量。(不到1分,学生就剪出了他们心中的1平方分米。)

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再拿出那张蓝色正方形纸片与你剪么样?

师:好,请大家还是按照上次的要求,再剪一次吧!

学生都非常投人地开始思量怎样剪得更准确。他们剪得比上次更认真、更专注,花的时间比上次也要长。当老师再次让他们拿出学具袋里标准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一比时,尽管还是有点误差,可是他们那稚嫩的脸上已经充满了愉悦和自豪。

师:下面请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四人一组用它量一量一张课桌的面有多大v分组测量)。

学生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剪1平方分米的纸片,强化学生对1平方分米的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v3w认识平方米。

师:你们的办法真好,很巧妙。下面请大家用这个1平方分米的纸片来量一量我们这个教室的地面有多大。

学生纷纷蹲下身。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习近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不一会儿学生就纷纷说:老师,我想要个大点的纸片来量,这个太小了。

同学们汇报自己对1平方米的表象认识。

师: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记作1Ov板书:1平方米,记作1Ow,下面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1平方分米有它的局限性,1平方米是应需要而产生的。

修改小明的日记。

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妈妈到市场买了很多菜回来。其中有一条4厘米长的大鱼和一只30平方厘米高的鸡我特别喜欢。妈妈开始忙着为我们做饭。不一会儿,饭菜都做好了。这时爸爸也回来了。我就忙着把这些菜都端到1平方分米高的桌子上。开始吃饭了,我拿起20米长的筷子夹起鱼头,放到大约2平方米大的碗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饱了,我就开始做作业。作业做完了,时间也不早了。我来到了我那10平方分米大的卧室,躺到3平方厘米长的床上准备睡觉。

小学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5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 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