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时间:2024-05-03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合集9篇)。

小编认为这篇关于“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的文章非常不错推荐给大家,这篇文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师需要把握教学重点来制定精细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1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这一学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喜欢通过亲自实践来解决问题,尤其喜欢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习。

2.学生积累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信息的收集方法没有很好掌握。

〖课堂实录片断〗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二都有一节你们最喜欢上的体活课对吗下节体活课我们安排哪些体育活动呢

生1:我喜欢踢足球。

生2:我喜欢跳绳。

生3:我喜欢跑步、滑旱冰、玩单杠。

师:这可让老师为难了,到底安排些什么呢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让全班的同学都比较满意。

生:那问一下,看看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什么,老师再安排呗。

师:那好吧,我们今天就来当一次小小调查员好吗调查一下你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以学生最感兴趣的体活课为背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实践活动

1.指导调查

师:你打算怎样去调查

生1:我打算用学号的顺序来调查。

生2:我按小组来调查。

生3:我按性别来调查。

师:你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调查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遗漏。

生2:不重复。

生3:还要做好记录。

师: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作记录

生1:我用画正字的方法。

生2:我用符号的方法作记录。

师:下面调查开始,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2.调查与反馈

(1)学生调查,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反馈信息,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将学生的统计表用幻灯展示出来。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想出调查的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获取知识的理念。同时学生亲自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符合《标准》的要求。)

〖编者点评〗

研究表明,在计划如何收集数据上花时间是值得的。在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使获得的数据真正有效;将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获取数据,加深对每种方法适用性的认识,发展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各自方案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获取数据的方法。

在这一方面,本案例做了一定的尝试。如何继续深入,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2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生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利用生生对话,互相启发,碰撞出只会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八、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什么记录呢?用什么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呢?引出课题“统计”

(二)探究与体验统计时,我们要记录数据,记录是,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体现统计方-2-式的开放性。通过展示统计表的填写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从统计表中,提问学生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统计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当我们顺利清晰的将数据记录后,如何使我们的数据一目了然呢?给学生们留下讨论的空间与时间,然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方法。最终教师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应用。但是,在解决较大数据的时候,格子不够用怎么办?继续讨论并要学生给出方法及结论。我们可以将一格表示多个数,从而使我们的统计图在统计较大数据时,依旧通用。(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统计天气变化,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作用。再次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任务,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再次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感悟较简单的统计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记录数据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一次体验了数据的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六)教师小结,激励评价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填写单式统计表

(1)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我们班在一年级时每位体重情况,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统计每段重量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2)向学生提供我们班在二年级时,学生的体重情况的数据,学生仿照统计一年级时的体重方法,整理和统计二年级时每重量段的学生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在能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会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1)让学生学会怎样填写复式统计表。

(2)会读复式统计表,并能分析。

3、练习,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小题第一小题是能直接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是对本节学习知识的直接运用。第二题根据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第三题分两组统计本班喜欢哪些体育活动的人数,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简要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反思

课上完后,反思很多,在本节课中我重视训练学生,能教给学生学习整理统计数据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1、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统计数据的方法。在完成第一张统计表时,我应该把整组数据出示出来,应指导学生完成体重在15千克以下有哪些数据,16—20之间有哪些数据,我应帮助学生怎样找15千克重以下人数,15—20千克间的人数,帮助学生完成第一张统计表。

2、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分析单式统计表。在填写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后,我应该引导学生知识统计表中数字表示的意义;即一年级体重在15千克以下的有____人,体重在16—20千克之间的有____人。让学生能按这种句式说。

3、应该培养孩子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后训练孩子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应问学生,你看完统计表后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信息。然后再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环节能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为孩子在分析复式统计表时,打下基础。

4、应该明确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在教学中我应提出,如果,我想直接看出,我班在一、二年级学生的体重的对比数怎么办()或为了更方便,我们把两份统计放在一起怎么办。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份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不同点,完成孩子从认识单式统计表到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过程,明白复式统计表的意义,并告诉学生复式统计便于对比,更便于观察分析这一优点。

5、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简单复式统计表上,我应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一、二年级对比的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用填空式的题卡,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一年级时()最多,到二年级又()最多,一年级对体重在16—20千克人数是()人,到二年级体重在16—20千克人数变为()人,到二年级体重在16—20千克的人数增多(或减少),对学生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训练,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我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应该将练习环节中的统计每组学生喜欢体育项目的学生数这个环节,放在认识复式统计表这一环节后面,在活动前提前提出问题,两组中,喜欢哪种体育活动项目的人多或少等,并要求每组有两名或几名负责统计,统计整理数据后,然后再活动。并要求负责统计的学生说一说统计的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7、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能用最简洁的话说明要表达的意思,训练学生用最直接的数学语言进行数学问题的描述。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2.能读懂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等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学生要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条形统计图。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教师应该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2.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最早参与课改的学校之一,几年的课改实验,使我们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学校领导对课改非常重视,能及时掌握课改的新理念,所以我校在课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班的学生多数来自城市,部分家长对学生比较娇惯,替学生做的事情过多,使学生很少有参与实践的机会。但这些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虽时间不是很长,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数学有了较浓厚的兴趣。

〖课堂实录〗

(播放《闪闪的星星》歌曲和动画课件:星空中,笑笑坐在月亮船上摘星星。)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这么漂亮的画面配上这么优美的音乐真是太美了,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快乐,愿快乐和幸福永远伴随着我们学习,希望大家也像笑笑那样争得智慧星。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片,想看吗(播放录像。)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同学在干什么呢

生:同学们在评价得星。

师:对,这就是我们开展的星级队员评价活动。谁能告诉老师你被评为几星队员

生1:我是五星队员。

生2:我是三星队员。

生3:我是四星队员。

(二)体验统计的过程

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得五颗星、四颗星、三颗星等等的队员各有多少人你们能帮老师想个办法统计一下吗小组同学互相商量一下,你们想怎样统计

(生小组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1:我们小组用的是数一数的方法:先让五星的队员站起来,数数一共有多少人,记下来,让他们坐下;再让四星队员站起来数数一共有多少人。这样依次往下数。

师:方法不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们打算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纸,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记下他们组每个星级各有几个队员,再交给我们,我们再把各个小组的情况合起来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怎样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觉得他们的方法不错。

师:下面各个小组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统计,统计好后把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统计表中,并在方格纸上画出统计图。

(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发1张统计表和1张方格纸。)

(学生进行统计,整理绘制统计图。)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统计的情况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1:我们是用第一种方法统计的,我们班五星队员共有16人,四星队员有18人,三星队员有5人,二星级队员有2人,这是我们画的统计图,1个小格表示有1人。(在投影上演示)

师:谁来当一下裁判说说他们组的统计工作做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们的统计图画得好,画得很清楚。

师:还有哪个小组想汇报

生2:我们组用的是第2种统计的方法。(展示)一组五星队员2人,四星队员3人,三星队员1人;二组五星队员3人,四星队员3人,三星队员1人;三组有五星队员2人,四星队员3人,三星队员1人,二星队员1人;4组有五星队员3人,四星队员3人,三星队员1人;5组有五星队员3人,四星队员3人,三星队员1人;6组有五星队员2人,四星队员3人,二星队员1人。合计全班有五星队员16人,四星队员18人,三星队员5人,二星队员2人。与他们组统计的一样,这是我们的统计图。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小组

生:他们组统计得很详细,挺好的。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老师画了一个统计图,(课件出示完整的竖向统计图,再出示学生所做的统计图),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好一些为什么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小组交流。)

师:谁能说一下

生1:老师画的统计图好,老师的统计图上把每一项都标得很清楚。

生2:老师画的统计图上标的数能一下看出哪个星级的队员多。

师:那大家也能根据你们的统计表画出一个完整的统计图吗

生:能。

(生画统计图。)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我们班五星队员有16人,四星队员有18人,三星队员有5人,二星队员有2人。

生2:我知道四星队员比五星队员多2人。

生3:我知道二星队员的人数最少,只有2人。

生4:我知道四星队员人数最多。

生5:我知道我们班共有41人。

师:看到这些数据,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1:我上次被评为四星队员,看到有这么多五星队员,这学期我要加倍努力,争取评上五星队员。

生2:我虽然是五星队员,我还要帮助同学一起进步,让我们班的同学得到更多的星。

师:同学们答得真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三)巩固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一张统计图

(课件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横向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和前面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统计图是横着画的,前面的统计图是竖着画的。

师:这幅图中横着的表示什么竖着的表示什么

生:横着的表示喜欢每项体育项目的人数,竖着的表示都有哪些体育项目。

师: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同学能说一下

生1:我知道喜欢跳绳的人最多,有12人。

生2:我知道喜欢跑步的人最少,只有6人。

生3:我知道二(2)班共有38人。

师:那如果班上要组织一次体育比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生:我认为组织跳绳最受欢迎,因为喜欢跳绳的人最多。

师: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强健体魄,才能得到健美星。

2.请同学们看这张统计表

(课件出示:课本88页某地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师:这个统计表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张统计表主要告诉我们某地1985~2000年安装电话的数量。

师:从统计表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这张表是每隔5年统计一次。

生2:我知道1985年安装电话最少,只有18部。

生3:我知道了1985~1990年增加电话142部。

师:大家说得很准确。那么请大家估计一下,现在可能有多少部电话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为什么。

生1:有2000多部。从表中看出电话增长的数量越来越多,2000年比1995年多了将近1000部,20xx年比2000年要多更多。

师:很好!社会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祖国的明天靠你们去建设,同学们,努力吧!

师:今天这节课,你高兴吗为什么

生1:我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图该怎样画。

生2:从统计图中我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生3:我可以根据统计图做一些估计(推测)。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这么快乐,老师也很高兴。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星级队员评比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

〖案例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上课伊始,设计学生非常熟悉的评价得星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活动中。

2.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形式中展开学习。教学过程始终突出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探究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3.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本节课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课前动画的播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一)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6

本单元教学两部分内容:一是统计知识,分类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二是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第96页例题统计小红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图画呈现的是一个确定事件,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经验,把三种家禽分别计数。白菜卡通指出每个方块表示1只家禽,示范了3个方块表示3只鹅,学生继续用方块分别表示鸡与鸭的只数就不困难了。三种家禽的只数都用方块表示,显示了方块图只表达物体的数量,不表达物体其他属性的特点,这是统计图的本质特点。学生在画方块的时候体会到这一点,也就初步感知了统计图。以后还会把排在同一列的若干个方块连起来,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条形统计图。想想做做和练习十第1题,除了用方块图表示数量,还安排了通过调查获得数据以及用画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内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体会统计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

可能性研究的是不确定现象,因为在不确定现象里,事情的发生会有两种或多种可能。通过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初步教学不确定现象,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事情作为研究对象。第98页例题从不同的口袋里摸球,在都是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在有红球也有其他颜色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不是红球。前两种情况是确定现象,第三种情况是不确定现象。从确定现象过渡到不确定现象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体会不确定现象,教学重点是不确定现象。教学这道例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摸球应在随机状态下任意进行,让各种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透明的口袋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里面球的颜色,而蒙住眼睛摸球是在看不到球的状态下随意地摸。当然,不透明的口袋里球的颜色看不到,不蒙住眼睛也能任意地摸球。二是可能性是事情发生之前,对将发生结果的预测。图画里小芳等三人的手还在口袋上方,正准备摸球,创设了让学生预测结果的情境。若是把球抓在手里了,事件就发生了,结果也有了,就不是可能性的问题了。三是学生摸球是为了验证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红球以及可能是红球,也可能不是红球等判断。所以,摸球一定要在对结果有了预测之后适量进行。试一试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转盘上有三种颜色,指针转动后停在每一种颜色上的可能都存在,这是大多数学生能够体会到的。如果个别学生提出指针还可能停在两种颜色的交界处,这些预测是正确的,不能否定。对此,既不要绝对化地说指针停在哪里只有三种可能,也不要过多突出指针还可能落在两种颜色的交界处。这道题要让学生在新的情境里主动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练习十第3题里的方块图,既是摸球活动过程记录信息的工具,也是摸球活动结束后呈现数据的形式。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7

一年级(上册)教学了把已有的信息(小动物、花、水果等)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进行整理,从中获得一些感兴趣的数据。一年级(下册)教学了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用符号分类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本单元不教学新的统计方法和可能性知识,仍然用已经教学的方法收集、加工信息。但是,要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目的,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统计活动是为了解决问题。

1突出问题是统计活动的起始,也是统计活动的归宿。

第94页例题在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由于学生观察情境的切入点和兴奋点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虽然看的是同一幅图,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参加跑步和跳高的动物各有多少只?(这是着眼运动项目提出来的)参加运动会的三种动物各有多少只?(这是从动物的种类考虑的)回答不同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运动项目分或按动物种类分),可以使用不同的计数方法(直接在图上一个一个地数、边做记号边分类边数)。教材里的两张表格是为了方便计数和呈现统计结果而设计的,可以说,例题里的所有统计活动都源自解决问题的需要,又有利于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例题时要注意三点。

(1)在学生初步了解情境图的内容后,要让他们提出问题。教材中的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不能由教师或预先制作的课件代替学生提出问题。要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上面两个问题来共同解决。

(2)在填表前,要让学生仔细看这两张表格。设计统计表也是统计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便于统计和呈现数据。提什么问题、设计怎样的表格都应由统计活动的主体来做,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没有能力设计表格,所以由教材提供。让学生仔细看这两张表格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表格的内容和填法,同时也体会表格是根据问题设计的。在学生看表格时,可以说说要填些什么以及它们各对应哪一个问题。

(3)填表后组织交流,相互说说是怎样统计数据的。可以直接在图上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用画的办法先做记录再统计数据。通过交流能温习已经学过的各种方法。

2突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统计过程、方法和结果。

例题在表格的下面问学生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说出许多不同:如一张统计表里是两个项目各有多少只动物参加,另一张统计表里是参加运动会的三种动物的只数;统计跳高和跑步的动物各有多少只要分别在跳高场地和跑道上数,统计三种动物只数要一种一种地数比出这些不同就体会到了问题和统计活动是相关的,问题决定统计活动,统计活动服从于、服务于要解决的问题。

想想做做里的每一道题都是对同一组对象按不同的问题分别进行统计,如一批茶杯按有把和无把分类,或者按价格分类;同一组图形按形状分类或颜色分类统计;对24名学生的属相和出生月份的统计等等。每一道题都要填两张不同的统计表,都要围绕通过统计知道了什么,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分别进行两次统计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能从中充分体会问题、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突出应用统计的方法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

《你能跳多远》是学生第一次进行专题性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大致分五个层次编排:

(1)提出研究的问题。每一名学生都会跳,每一名学生都跳过,但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跳。教材以体育课立定跳远为起点,把跳分成单脚跳和双脚跳两类,单脚跳又有右脚跳和左脚跳两种情况。从中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跳比较远。

(2)激发研究愿望。让学生讨论怎样跳得远这个问题,一般不会有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单脚跳跳得远,有人认为双脚跳跳得远;有人认为右脚跳得远,有人认为左脚跳得远。究竟哪些看法正确?需要验证,于是产生跳一跳的愿望,让事实说话。

(3)设计研究方法。怎样才能得出结论,学生都希望亲自跳一跳、量一量。先让他们议论谁跳、怎样跳、跳几次、量得的数据写在哪里等问题,然后由教材归纳成三点要求:每人都用不同的跳法跳一跳,量出每次跳多少厘米,把数据分别填在三张表格里。教材还利用一幅图告诉学生应该怎样量跳的距离。

(4)获得并分析数据,得到小组里比较认同的答案,并在全班交流。这里有一个个别人与多数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实验反映的是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个别人的情况。还有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问题,千万不要强求答案的相同,各个小组可以有自己的结论。千万不要出现所谓的标准答案、正确答案。学生的结论只要合理,有数据支持就是正确的。

(5)对双脚跳按性别、距离重新整理数据,体会获得的数据要灵活应用,可用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专题性实践活动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材的每个层次都从学生出发,给他们较大的活动空间。分析这五个层次,便于教师了解专题性实践活动的主要过程和步骤,从而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校运动会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吗?(稍停)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颗激动的心去重温运动会,好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运动会比赛的场面:跑步的──扔垒球的──跳远的──跳高的。

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名。

生2:我想知道男运动员有多少名,女运动员有多少名。

生3: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你打算怎样统计?

生1:按高矮统计。

生2:按男女统计。

生3:把每一项比赛人数合起来。

小结:通过你们精彩的介绍,老师明白了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原来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生亲身经历的、喜闻乐见的情境,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渗透了统计的多样性。]

师:真巧,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在举行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面。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小猴有多少只,小狗有多少只,小兔有多少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你打算怎样统计?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表。

生:数一数小猴有多少只,小狗有多少只,小兔有多少只,然后再合起来。

师:这是按动物种类统计。

出示:

师:还可以怎样统计?

生:数一数跑步的有多少只、跳高的有多少只,然后再合起来。

师:这是按比赛项目统计。

出示:

小组合作,选一张本组最喜欢的统计表进行统计。

3.选两组不同的统计表让学生上台汇报。

4.师:通过这两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5.推荐统计表。

师:在比赛现场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厨师大象和裁判长熊猫,要求同学们向它们推荐最合适的统计表,并说明理由。

生1:我想向厨师大象推荐动物种类统计表,因为大象是厨师,它做饭时要了解各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喜欢吃什么,喜欢吃就做,不喜欢吃就不做,如果不了解可能就会浪费。

生2:我想向裁判长熊猫推荐项目统计表,因为熊猫是裁判长,它要了解都有哪些项目,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比赛。

师:通过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老师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计,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向两动物推荐统计表这一教学环节,渗透统计的实用性。]

6.渗透奥运精神。

师:说到运动会,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奥运会,你们通过课前查资料,了解了奥运会的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雅典举行,中国得了32枚金牌,排名第二。

生2:我知道奥运冠军刘翔很厉害。

生3:我知道在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排名越来越高。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么你们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你想说些什么?

生1:在中国北京举行。

生2:我想说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生3:我想对运动员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生4:我希望在20xx年的奥运会上,中国队能打败美国队,夺得第一名。

[设计意图:由运动会联想到奥运会,主要是对学生渗透奥运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情感教学达到了高潮。]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点:

1、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什么动物啊?

生:喜欢。

生1:我喜欢小兔子。

生2:我喜欢小狗。

生3:我喜欢猴子。

生4:我喜欢小鸟。

……

师:出示图片(小猫、小狗、小白兔、小乌龟)你们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在这几种小动物里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啊?

生:……

有一家玩具公司准备生产一批动物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子和乌龟,为了提高销售量,所以先调查一下小朋友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你们观察一下他们要制作的小动物(幻灯片出示四种毛绒玩具),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让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玩具。

师: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怎么知道的?看哪位同学想出的方法最多……可以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奖品是这几种玩具的相片。

(设计意图:通过玩具公司统计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玩具这样一个显示情景生成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小组展示并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同学们都是先把四种动物的名字写下来,然后根据同学们汇报自己喜欢的动物名称,通过画“对号”或者“O”、写数字等形式表示。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的数量。

学生汇报,老师填表。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4、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画一份统计图。(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大多数同学在统计图时都用一格代表一格单位,只有很少几个同学用一格代表2个单位,对这种情况重点分析。

师生共同探究一格代表2个单位的优点。

师:我们为了画统计表时省事,用一个格代表2个单位,这种方法在统计更大的数字时用到的地方更多。

你们看看这张统计表,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数最多?

生:……

师: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少?

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学贵以致用,既然同学们都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了,希望大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都用到生活中,好不好?

生: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观察并发现里面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图的认识,知道统计图的价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引导学生完成例1。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做(1)、(2)、(3)小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

2、练习二十二第2题,提示学生先将“正”字转化为数字,然后再画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吧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意义,加深对统计图的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都会用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并让学生和一年级学的统计图说说这次学的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教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观察并发现里面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图的认识,知道统计图的价值。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