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师资料 >导航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1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1篇。

栏目小编为您搜罗了“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的相关资讯供您参考,这篇文章包含了轻松实用的小技巧和生活常识欢迎大家借鉴和使用。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鼓励和关爱,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可以为教师做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最为详实具体的资料。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培养留心观察春天的习惯。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1)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你们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2)学生找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3)指名说、背、评议

(4)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1)播放录音: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结合春游,分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评议。

(4)指导学生用积累的词语说。

3、创设情境3:赞春天

(1)谈话: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多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2)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3)明确要求:

请创意组的同学合作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歌唱春天。

请剪贴组的同学根据收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课文。

根据三个组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向对方组提出。

(4)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对方组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总结

1、播放录音: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动人的歌曲,还有那么好听的故事,谢谢你们!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学生齐唱,不会的跟着哼唱。

注:这一课时等春天真正到来时,大家春游后才进行口语交流

教材简析

园地里安排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项内容。

我的发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学习自主识字。教材在提示中列出了两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日积月累包含三项活动:读词语、写句子和读背短文。主要目的是:1、积累语言;2、练习读、写基本功;3、巩固识字。

本次口语交际的题目是《春天在哪里》。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展示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自主识字的快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2

导入

小朋友真能干,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硝

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词,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时点拔方法:组内同学可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A、按插旗的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B、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读读背背

1、直接出示小诗《小鸟》,齐读题目。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背诵。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3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4

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学生分析:

这节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平时学生生活中极可能遇到的事情,因此,学生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但受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不要就事论事,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表达。

教学目标设计: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评一评谁的做法好。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由打碎花瓶开始,让学生对书中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描述表达,再由此展开讨论,说说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家长喜欢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二、交流

三、创设情景

四、全课小结

教学困难及媒体设计:

1、图片内容过于简单。采用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把家长录音用动画展示出来,学生喜欢看,也更容易接受。

课程实施:

一、引入

同学们注意听,(课件:破碎声)你们听到什么啦?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二、交流

1.看图了解故事。训练点:听、说能力。

(1)请女同学看图了解这件事,男同学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师:女同学注意了,看图要仔细,记清楚你看到的事情,待会儿,要请你把这事讲给男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请女生看图。)

(2)记住了吗?(关闭课件)请你把这件事告诉你身边的男同学,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

(3)谁来把你听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4)请学生说说,谁讲得最清楚。(出示课件)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说话说清楚,听话听仔细。(板书:说清楚听仔细)

2.自由谈论。训练点:说。同学们,你们觉得(放课件)小松该不该如实地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的做法对吗?

(1)请和周围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有不同的意见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不同的想法。

(3)猜测:爸爸打小松时,心里可能想了些什么?

3.孩子们,你们挨过打吗?怕挨打吗?刚才,我们讨论的是发生在松松身上的事,现在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是你不小心把爸爸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你该怎么做呢?

(课件问题: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呢?)板书:该怎么做。

(1)现在请你们下座位,去找自己的好朋友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再听一听你的好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强调说话说清楚,听话听仔细。)

(2)全班交流,请你们说说,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有不一样的做法吗?

(3)教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并引起新一轮的交流、讨论:你觉得哪种做法好?为什么?你觉得哪种做法不太好,为什么?老师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辩论。

(4)分小组讨论哪种做法好,哪种做法不好,为什么。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4.刚才小朋友谈到了自己心里想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大人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今天回家后问问妈妈爸爸,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好吗?

5.课前老师采访了几位家长,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录音课件:a要是我儿子弄坏的东西很贵重,我会觉得心痛,可能会控制不了情绪,但冷静下来还是要肯定他是诚实的。b其实,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比如打碎东西什么,如果他主动来告诉我,是可以原凉他的,如果他不诚实,我会很生气,说不定会打他。c我的孩子比较内向,他如果不小心弄坏东西,我会先安慰他,再提醒他以后做事细心点。)看来,爸爸妈妈还是喜欢怎样的孩子?(板书:诚实)

三、创设情景

1.同学们,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可能会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比如(出示课件:不小心弄坏别人的新文具)你会怎么做?

2.如果是你的新文具被别人弄坏了,你会怎么想?所以我们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想想别人的心情,不仅要诚恳的向别人道歉.还要尽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你们说对吗?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交流讨论,不仅知道了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还知道了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说清楚听仔细该怎么做诚实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底”“斜刀头”两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画上都有什么?(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把话说完整“我看到画的上面有……,下面有……”)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画导入,旨在让学生了解观察顺序,同时为本课学习谜语诗做铺垫。也可以用谜语儿歌来导入,调动学生猜谜的积极性。因为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喜欢的题材,所以导入部分的设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选看近听有色无声春去人来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正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3)说说记字方法。

4.(出示课文)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学习反义词。

(1)远--近有--无来--去

(2)演一演“远”和“近”。

(3)举例说明“有”和“无”。

(4)演一演“来”和“去”。

(5)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6.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水、去、来、不”。

(2)认读,观察字形。

(3)教师范写。

水:第一笔竖钩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一笔写成。

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不: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

来:左右对称,书写要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设计意图】本课是古诗,但语言亲切生动,很容易明白字面的意思。识字上,理解“反义词”是个重点。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再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引导学生在课上课下注重语言的积累,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识字既巩固了熟字又掌握了新字,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细读古诗,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诗,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

2.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诗句大意)。

3.诗里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出这种美来?

4.注意学习诗歌的停顿(断句)和语气。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为什么“近听水无声”呢?

6.春天过去了,花儿却没凋落。鸟儿在枝头看到有人过来也不飞走。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7.原来这都是画上的景物啊!所以这首诗就叫做《画》,既是题目,也是谜底。

8.比一比,谁能把诗当场背下来。

9.拓展延伸。

(1)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鹅)

(2)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设计意图】既然是“谜语诗”,就需要找到诗句中透露的信息,猜出谜底。在理解布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联系生活实际,这首诗奇怪的地方在哪儿呢?“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的水、花和鸟与生活中的有何不同?学生一步步去探究便能找到“画”的原因,理解“画”的意思,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

四、板书设计

6.画

远看

近听

由远→近的顺序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拼音王国”去游玩,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火车开了》)

设计意图:再次把学生带入童话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二、复习声母

1.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拼音王国”的门口,听,门卫好像有话要对我们说!

(课件显示情境,给门卫配音:对不起,尊贵的客人,要进我们国家必须先过“声母”关!)

2.孩子们,怎么办?你们能顺利过关吗?

3.点击课件,出示声母表。

学生自由读、组长检查读,然后由组长汇报哪些声母组员在认读的时候有困难,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多给学生机会)

5.开火车读、齐读。

强调:声母共23个,我们最好把它背下来,并能按顺序默写下来。

设计意图: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以过关的形式复习声母表,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内驱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习韵母与整体认读音节

过渡:孩子们,你们太棒了!轻松通过了关卡,现在我们可以在拼音王国尽情地游玩了!(课件显示:大门打开,游戏项目出现。)

1.游戏:“打气球”。

红色的气球上都是单韵母,黄色的气球上是普通的复韵母。读对一个,气球就爆一个。(爆炸后可重复出现)

(1)学生自由读,想读哪种颜色的气球就读哪种颜色的气球。

(2)观察不同颜色的气球上的字母各是什么韵母?分类记忆与认读。

(3)冠军争夺赛:一次性把气球“打”完,看谁读得又对又快。强调共24个韵母。

2.游戏:“挖地雷”。

共16把小锹,每个小锹上有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对一个,就安全挖出一个地雷;如果读错,地雷就会爆炸。

①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读。

②指名读--“挖地雷”,教师于易错处加强指导。

③整体识记这16个整体认读音节。

④冠军争夺赛:一个人挖出16个地雷,看谁挖得又对又快。

⑤按顺序背诵整体认读音节表。(小组内背,个人汇报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

四、复习拼读

游戏:碰碰车

红色的车上有声母卡片,绿色的车上有带调韵母的卡片,两车一碰,迅速拼出音节。

1.指名玩,个人拼读或直呼。

2.集体游戏,齐读,直呼。

设计意图:练习正确拼读或直呼,为接下来的“与家长一起读儿歌”铺设脚手架。

五、复习生字“车”

1.看,什么开来了?(课件出示一辆车)

2.出示“车”字,齐读、指名读。

3.车和哪些字是好伙伴呢?(扩词)

4.出示词语,齐读、领读、指名读。

5.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设计意图:出示一辆车,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扩展词语,丰富词汇量,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六、复习写字

指导孩子正确书写生字“口、日、目、田”。先观察字形特点,再书写。注意写字执笔的姿势。写后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全班评价。

七、读儿歌

1.课件显示“拼音国王”,配音:孩子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国家来玩儿!你们的拼音学得很棒,鉴于大家的优秀表现,我要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课件出示《小鸟念书》)。你可以和大人一起读,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朗读。孩子们,再见,下次来的时候不要忘记给我读这首儿歌哟!

2.指名试着拼读。

3.教师提示:要一句一句拼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一下,最好直呼。

4.提出要求:在看图的基础上熟读,要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以奖励的形式布置读儿歌任务,学生乐于接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孩子们,这节语文课你玩得开心吗?拼音王国还有许多好玩的游戏,只要你拼音学得好,老师就常带你去玩,好吗?

2.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最好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应是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百花园;应是学生进行多种动态言语实践,提高语言能力的操练场;应是学生自主、自悟、合作、交流、探究的大平台。鉴于此,在“语文园地三”中我把汉语拼音的复习渗透到每个环节,生动演绎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进入有趣的天地,在玩中学,学中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世界。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

二、趣味识字。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笔顺,并规范书写。

2、积累词语,培养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来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来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留心观察春天。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爱美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来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来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9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区分读音相近的音节,读准音节。

能辨别ie 和ei、iu和ui这两组形近的复韵母,并正确的拼读这两组复韵母和声母相拼的音节。正确拼读常用物品的音节词。

读记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第一题: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学生自主拼一拼,读一读。拼读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一组音节的不同之处,圈一圈,说一说每组音节的区别。

巩固练习。四人一组做“比耳朵“游戏,或者用同桌互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认读。自由练习。

第二题:比一比、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一读两组形近的复韵母,鼓励学生交流区分这两组复韵母的方法。

自主读音节词,同桌互相检查,开火车轮读进行拼读练习。第三题: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帮助学生回忆外出游玩时的情景。让学生先说一说出去玩一般都会带哪些物品。学生拼读音节后,出示图片让学生交流“水壶、望远镜”等物品的用处。让学生说说出来书上说的这些物品你还想带什么? 第四题:读一读,记一记。

1、开火车指名读声母表、母表、体认读音节。

2、打乱顺序指名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二、检测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会说与“车”有关的词语。

2、正确拼读4个音节词。根据拼音写出学过的生字“口,日、目、田。”

3、和大人一起读《小鸟的思念》,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教学过程:

第一题:读一读,说一说。复习生字“车”,提醒读好翘舌音。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三个词语。鼓励学生说说这样分类的原因,再说说“车”还可以组哪些词语。

第二题:拼一拼,写一写。让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读音节词。

学生根据拼音写生字。在写之前,让学生回顾这4个字的笔画,引导学生发现后一个字是前面一个字加一笔或改一笔而成。

提醒学生注意,这4个字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让学生先回想,比较这四个字的形体,然后在落笔,努力写得美观一些。第三题:和大人一起读。

学完拼音之后,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逐步增强,可以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试着自己把文章读通,读顺,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再向大人请教。

也可以先把文章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体会大人的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觉得大人读得好的地方,自己学着读一读。

课外拓展:阅读:诗歌《秋叶飘飘》、《小蝌蚪》。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10

我会读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宇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指名说几个)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学生自由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一年级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篇11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学

重点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教学

难点

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出示课件2】出示图片,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以谈话方式导入,总结学过的名著中的人物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33)分钟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出示课件3】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见所想,以及自己的感悟。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板书:人物的评价方法):

A.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B.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C.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D.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E.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F.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出示课件4】板书: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三、拓展延伸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名著,运用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探讨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从整体上名著阅读的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并小组合作探讨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阅读名著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板书

语文园地二

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人物的评价方法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短文

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了一个身,就()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又一(),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从老人的、、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3.选文主要描写了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答案:1.转

2.攮

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3.老人和鲨鱼搏斗

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示例: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积累词语。

2.了解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的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词句段的运用

【出示课件5】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例句,重点读读加点的词语。

2.想一想,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

加点的词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修辞手法:夸张)

此环节设计是先读词语,再读句子,层层深入,逐步理解句子的相同点,以及词语的表达效果。

新课

教学

(33)分钟

二.再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件6】1.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

(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扩大夸张.第二句使用了缩小夸张,让我们知道了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的紧迫性。)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件6】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运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4.学生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盼望

饿

安静

喜欢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看其是否正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三、品味句子,探究研析

【出示课件5】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三组例句,重点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表达意思一致的句子。

2.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自己喜欢的原因。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采用的是哪一种语言,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里?

小结:

语言表达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炼。

(板书: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四、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8】1.小组交流合作:古人不同年龄称呼的有何由来?

(板书:古人年龄称谓)

2.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13岁: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5岁:及笄[jī]之年。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20岁:弱冠之年。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30岁:而立(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不惑之年)。指男子40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50岁:知天命之年,指五十岁。

60岁:花甲之年。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70岁:古稀之年。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80-90岁:耄[mào]耋[dié]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100岁: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积累写作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此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称谓的历史由来,沉淀语文文学素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学习了不同语言的表达的巧妙之处,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语文是不断积累的,在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对比、多运用,才能够灵活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二【出示课件9】

1.修辞手法:夸张

2.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3.古人年龄称谓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跑得很快。(使用夸张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好瘦。(续写夸张句)

老师好瘦。

【答案】

一、C

二、1.桂花开了,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2.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

3.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外国名著”,语文园地二由“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部分学习内容组成。“交流平台”重在交流人物的评价方法,“词句段运用”由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语言的锤炼两部分组成,“日积月累”重在古人年龄称谓的积累。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交流平台”部分。在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孩子们出示人物的图片,了解名著作品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寻找人物的评价方法,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两部分。主要是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同过大量的举例与学生实践,孩子们大体上掌握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学习了如何锤炼语言,为孩子们平时的习作和语言运用打下了基础。对于古人年龄称谓,孩子们的兴趣比较大,积极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这节课开始就营造出了氛围,所以孩子们参与率高,也能积极参与,但是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过分理论化,忽视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发现有的孩子在作为倾听者时表现出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倾听”“表达”“应对”三个维度设计,比如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可以修改为;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对别人的看法给予热烈的回应。在学习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习惯用语,才不会显得如此枯燥。

教师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