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心得体会 >导航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时间:2023-04-29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1篇。

当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计划和感悟的时候,我们应迅速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记录从中获得的收获和进步。有创意的心得体会是怎么样的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1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暑假期间,拜读了黄昭明老师,戴礼章老师,黄琼老师的《走向高效课堂》,受益匪浅。在书中,老师们指出“高效课堂不仅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分数的提高,更要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素质的提升。仅此还不够,还要使教师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双赢。”所以,课堂高效关键就在于教师的高效和学生的高效。

教师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作为个体应该追求自身的发展,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使教师高效呢?本文中提到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校本培训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需求、内部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打造、自我提升,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走进课堂就是要正确的看待课堂,摆正心态,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好好上课,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反之,则不然。走进学生就是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抱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尽心尽力的提升每个学生。走进问题需要教师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住每一个问题,去想法设法的引导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教师的发展还离不开课后的及时反思,只有反省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加以改正,才能茁壮成长。教师决定学生、影响学生、发展学生。

学生高效是课堂高效的核心和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生高效了,它表现在:全员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全员高效就是所有人的高效,要使每一位学生都高效就是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每个都要抓”,而作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教好每一个孩子。全面高效就是既有分数又有素质的高效,对于成绩的高效,作者强调“现实教育是不能离开分数和成绩的,离开了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不现实的教育”。分数具有公信力,是最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就拿高考来说,想要上好的学校必须要拿高分,一个学校排名离不开分数,而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也是看学生的成绩。素质的高效就需要学生有“真善美”的品质。全程高效就是每一分钟都高效,课堂效率=课堂有效学习时间/课堂实际使用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从课头抓到课尾,做到科学化、层次化、有效化。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教师高效和学生高效的结合,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2

1月27日,全县《科学》教研会在城内小学召开。与其它学科教研会不同的是,《科学》教研会不是对新课标进行培训,而是科学课高效课堂的培训。原因是新拟定的《科学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这次会议,全县专兼职老师一共100多人,观摩了三节高效课堂教学,聆听了龚主任所作的"构建自主探究式的高效课堂"专题讲座。

会议上,本人将前不久录制的《谁吃谁》一课,放映给老师们观摩,现场反响良好。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顺便谈谈自己对科学课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

一、先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精心选择并设计问题情境。开课时,我选择了草原上动植物之间发生的吃与被吃的真实事件,剪辑了一段视频。这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段视频能够真实反映出草原这个环境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教材中,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引入。在自然界中,很难有人捕捉到真实的捕食画面,过去,也有教师采用动画片。但个人认为,真实的画面要比动画片更有说服力。在学生观看这段视频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出现了哪些动植物,它们在干什么?二是你认为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两个问题也是由浅入深,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其次,精心选择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抽象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概念。草原环境只是个引子,要想抽象概念,必须要从个体到一般。于是,我选择了菜园里、森林里两个环境,让学生巩固用图例表达食物联系的方法,并学习如何在图片中表达食物联系,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当三条食物联系板书在黑板上,教学到达了研讨环节,即抽象概念。在这里,我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概念。先是出示了两个问题,即:给三条食物联系取个名字,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一般都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接着,我要求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交流时,注重了启发和引导作用的发挥,如:大家同意他们组取的名字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引向深入。

最后,以稻田环境为例,深化对食物网的认识,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平衡教育。对食物网的教学,既是新知教学,也是对食物链的表达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环节。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谈稻田里的生物,然后为它们发了一张卡片,让他们用箭头表达出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在这里,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大家共同商量、配合完成。再选择一组,将情况反映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有没有错误的地方?你觉得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错?你觉得它像什么,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抽象出食物网的概念。

在课的最后,以吃蛙肉为例,引起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维持生态平衡的教育。

二、说说这节课"高效"的地方。

1、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教学过程。教学仍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教学比较流畅,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水到渠成。

2、教学时,尝试使用了"学案导学"的方式,以学案,引起学生的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了全体学生。教师在三个环节设计了学案。第一处: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提出两道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带问题有目的观看。第二处:学生在观察了菜园、森林两个环境中的动植物后,出示两个自学提示,(1)这些动植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2)用图例表达出食物联系。第三处:研讨环节,出示了三道思考题,(1)观察这三条食物联系,它像什么,能不能取个形象的名字?(2)观察这些食物联系,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3)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学案,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抓住,将教学不断引向深入。

3、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共有三次。一是在研讨环节,二是在绘制食物网环节,三是讨论吃青蛙会怎样,你能想到什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才是组内交流,最后是全班汇报。这样做,实现了独立、对学、群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机会,面向了全体学生,杜绝了一问一答式的单向交流。

三、说说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和学案设计不准确,造成学生误解,影响了教学。教学中至少有两处出现了与教学预设不一样的生成。第一处,才开课时,我问到:它们之间存在的食物联系,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进行表达呢?这时,有学生举手,站起来后一下子说到食物链,这出乎我的意料,这时,我镇定地说:"说说看,什么是食物链?"当另一个学生突然说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后,我意识到学生曲解我的提问,但仍然对他的回答给予鼓励,此时,不能花过多的教学时间,于是,我说到: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表达食物联系的简捷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教学正途上。第二处,抽象生产者和消费者时,出示了问题:"肉食动物为什么要吃肉,草食动物为什么要吃植物?"此时,学生同样被我的学案问题误导,回答也不是教学需要的,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老师同样给予了鼓励,并及时用语言将教学引向正途。课后反思,教学之所以出现问题,跟老师设计的问题、与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准确有直接关系。

2、老师形象不好,有些驼背,不录相可能平时都不知道。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地方口音浓厚,听起来不舒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意识也需要提高。

四、谈谈对当下高效课堂的看法。

1、教案必须是"导学案"的格式吗?导学案倡导三段式教学,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以表格分开,但是相互呼应的。这样做,目的是改革备课模式,引领广大教师尽快走进高效课堂。但个人认为,几十年的传统备课形式并非一无是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完美的统一体,没必要在形式上被生生区分。另外,三段式教学是否过于呆板,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硬往三段标题里塞内容,也不合适。我觉得,以传统的备课模式,同样可以建设高效课堂。

2、学案导学,是否变相的牵引学生?教学以学案来引领,学案都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开展小组学习,进而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解决问题。总觉得,教学少了灵动和生成。我们是否在变相的牵引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过频好吗?如果频频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且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我们固然做到了面全体学生,但我们却也培养不出有独立个性、聪慧的学生。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握时机,需要用时方可用,并且在组织形式上要体现层次性。还有,小组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如果花许多教学时间来做这项工作,也必定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3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让我校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抓手,找准一个着力点、一个突破口,经研究,决定将着眼于“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当下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利用该课题研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特色的内涵。

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正在积累中。以往研究是多以学生在通过阶段学习后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教学目标,以单一的知识掌握来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与以往从教师层面进行的研究相比较,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师生之间寻找协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入手,创设课堂民主氛围,激活师生双方的创造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效性教学的概念己渐趋成型,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如何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并根据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科兴趣作为目标的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实现教学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变,这是本课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因素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如何让这些因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点题导学案法”的教改思路。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的大。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恰当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处理上表现有较高机智。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起,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恰当结合。学生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积极合作、主动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参与,90%以上的学生是否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反馈是否合理、有效。

对于我校这样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为适应生本课堂的全面,彻底的实施在目标评价设置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下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是有效性的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4

当前的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要求,抓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多米诺骨牌更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综合实践学科。可用七个字加以衡量我们的实践操作课:真、实、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③新:观念新、设计新、评价新。④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⑤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⑥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⑦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实现高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进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英语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这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5

高中物理教学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发生了许多变化。我认为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尤其重要,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物理情景,提出问题,高效导课。

物理是自然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和科技实际等联系很紧密,所以每节新课应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现象入手,设置紧扣本节内容并且同学们感兴趣的物理情景。情景可以是几行文字内容也可以是图片,列表或动画。然后提出导入新课的几个问题,问题应紧扣课标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贴近实际生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熟练掌控教材和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生成新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讲解新课,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可以个别提问,或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或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或自己的猜想或自己的假设。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们汇总形成共识,生成新知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不同,他们体会不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就很难清楚地理解新知识。教学中还要关注教学设计中没有想到的问题,倾听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理由。在教学中随机的与学生一起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我们教师彻底改变自己的角色,变“讲师”为“导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很重要。

二、高效激发学习兴趣,让物理课堂充满乐趣。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有积极思维,人人深思或分组讨论抢着回答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十分迫切的需求下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积极兴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1.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尝试成功,主动发言,发表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板书要规范条理认真甚至美观,同学们看起来舒心做笔记轻松记忆深刻。

3.普通话流畅,语速要慢,讲话经常有幽默感。

4.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种新鲜感。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物理就在身边。觉得必须学好物理。

5.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指导同学们亲手制作一些小实验,也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亲自参与实验。

6.采用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以情促思变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物理课堂充满智慧。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讲解,看书,讨论,动手练习等交替进行。当教师讲到关键性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预设到学生不宜理解的知识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也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高效性。

四、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内容,让物理课效果化。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如果一堂课分成课前,课中,课末三段的话,许多同学在课前课末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这一特点,如果课中学生注意力会有点分散,可以安排分组讨论,学生练习等。从而顺利渡过这一相对困难的时段。

五、课后总结进行反思,让课堂内容条理清晰化。

为了深化所学知识,教师和学生通常要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总结是对一堂课的概括,依据这个概括去回忆复习知识,一节课的内容自然就尽收眼底了。

六、应用创新,解决问题,让课堂内容得到升华。

分析了设置的问题生成新知识并不等于课堂结束,结论不是探究过程的终止。我们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做一些课堂练习,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学推向热潮。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灵活应用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6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生本教育。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角色的分配要科学

如陶行知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注重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今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三、提高教师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同时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

四、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尽量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要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学要努力探索并实现高效课堂。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7

建高效课堂已一年,经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关于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主要有以下三点心得与体会:

一、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时”,学生很容易受“正数大小比较”的影响,下意识的认为数值大的数就大而忽略了“负号”。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则能很快走出误区。通过画数轴,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则能很快发现:负数离0越近的数值越小而数越大。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摒弃一个个错误的猜测的过程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之前,让学生先自制圆柱与圆锥的模型供上课用,然后通过倒沙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从而记忆圆锥的体积公式。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这样,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正比例与反比例的不同,我就地取材,以学生上学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区别正比与反比。因为贴合生活,学生兴趣高涨,上课讨论也很积极。然后在将其引申到抽象概念“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时候该是反比,什么时候是正比,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8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我校的学情实际情况,校领导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在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我们观摩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课,我看到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我乐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好。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转变

最初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未太重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结果课堂教学达不到预设的结果,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预习找出本课知识点,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知识。并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反馈到老师,再由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来确定所教内容。教师的备课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简明扼要地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设计学前反馈练习题等。规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展示,反馈演练和矫正。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点播解疑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达标测试,当堂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师每堂课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做到学生会的知识老师不讲,该学生讲的知识老师不讲,精讲多练。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9

自去年开学,我校即被市教育局定为高效课堂试点学校以来,学校主抓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每周一课的评讲让我们每个人受益斐浅。学校又专门为打造高效课堂,成了教科研窒,形成了“三轮五步十环”的课堂模式。后来通过不断学习,现在对于如何做到让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心里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什么是一节高效课堂,以及怎能样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现在新课改进行得热火朝天,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一些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虽然教学中强调精讲多练,但也不是一些教师认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一节课最多只能讲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不是一节好课。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追求整齐划一;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看起来教师像是一个出色的演员。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切为了表演,哗众取宠。特别是一节课里面需要老师讲得,及时纠正的,补充的,强调的也不敢多讲了,什么东西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总结。我们初中化学教学针对的是有了一定得知识储备得学生,但有些必要的知识是很难理解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关专家提出我们老师有上课时该出手就要出手,也就是说一些重要的知识需要老师总结的,还是需要我们老师来讲。需要及时指导的,还需要及时的讲。学生只有深刻领会了基础知识,再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灵活运用。于是我们老师就变得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一节课到底讲多长时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些定性定量的模式对教育只能是束缚,实在是没有太多高明之处。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是在训练习作中的升华认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化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锻炼实践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转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参与、实验技能、社会适应,三个领域的掌握情况。另外还要看老师,老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教师是否了解教材,是否了解学生,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不能囚禁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特定的格式把教育装在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框子里。

总之,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0

暑期我学习了关于高效课堂的有关材料,感触颇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总的感受是课改无论怎么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根本。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于体现一个“效”字上,如何“高效”回归本质还是重在于把握好教材,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教师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为了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效”度,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其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学的活力也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了,以前的教师主讲转向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前的个体学习转向了小组互助学习,以前的教师一家之言转向了互动式的答疑解惑,这无疑给沉寂的数学课堂增添了一些源动力和活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课后有了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食粮。俗话说,有所需要才有所动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获得快乐。同组学生能在小组学习中既学到知识也能感受到小组这个集体的温暖,这样,将老师的个体关爱转移到小组这个群体的关爱,这无疑增强了后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差生的脸上也能看到阳光的笑脸,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同时,我们从学生的学习材料上也看到了教师的辛苦,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不是随手可以拈来的东西,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不是解放了教师,相反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钻教材,提炼教材中所包涵的数学思想依然是我们数学教师重中之中的任务。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教师能不能大胆放手,能否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加以改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也就是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义务阶段的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精髓,而课堂应该是我们实施“高效”的主阵地,如果为了知识的延伸或拓展,如果为了能使教师在课堂中教的所谓“轻松”,而把课堂中该学习的任务布置到课外,这种所谓的高效我不敢苟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厌倦数学,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实施教学的有效时间,应该是在课堂45分钟。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学生怎么学才是最快乐的。

孔子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课堂不失为我们追求高质量教学的一途径,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对像不尽相同,教育对像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更是参差不齐,教育学生,传授知识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仍然不妥,也就是说,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某种形式,让我们的教学生搬硬套,形成一种所谓的定式,这实际也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因此,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如何去把握教与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让学生学得好,身心也得到发展,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1

眼下,一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活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通过一年来高一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我深有感悟。我认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是我在实施高一化学新教材的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取得的成效

一、因材而宜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依据教材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首先应当关注的,要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对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内容难易适度,容量适当并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了化学基础和知识面,强化了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对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和基本概念降低了要求。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中,“强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只作基本要求;对“必修2”

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也未做系统性介绍,只要求识记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二章中的“化学能与电能”的一节内容中,在介绍“化学能源”上用了大量的笔墨而在“原电池原理”中只要求识记“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仅仅一带而过;在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中,凸现了基础的内容,尤其是在课题设计安排上合理、新颖。在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中引导我们去学习甲烷和烷烃的性质;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带领我们通过学习“乙烯”和“苯”的性质,掌握两种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和不饱和烃及芳香烃的性质;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通过“酒精”和“醋酸”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乙醇和乙酸的性质及用途.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之合理,给人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把握好教材的“度”,不要随意扩大和一步到位,否则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教学所不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因材而宜”去制定准确和明确的有效教学目标。

二、因学而宜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正是化学不同于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而能特别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的一剂“良方”。因此,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就尤为重要了,而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加强了实验内容,两册书中共有42个课堂实验和14个“科学探究”,增加了“思考与交流”。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更应组织和指导边讲边实验。例如,在学习“乙醇的性质之与金属钠反应”的内容时,我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完成“钠与乙醇的反应”的实验,一组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通过对比,既复习了钠的性质又加深了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反应机理的认识,并找出了两个实验现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化学能和电能”一节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的印象,我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分组实验,并配以适量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类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准确的判断出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哪些不能构成,从而比较顺利的突破了教材中的这一难点。再如,在分析“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这一教学重点时,我除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三个作用外,还及时拿出另外三套防倒吸的装置请学生记住,要学生明白,往往一套实验装置并不是唯一的,是可以替换和更改的。如此的实验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而走向“主动”;由“消极”而走向“积极”;由“低效”而走向“高效”。三、因人而宜进行有效的学案教学

针对我校的生源,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表现在看而不听,听而不写,写而不全;有的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表现在作业不认真、抄作业、不交作业、练习册空题过多、

解答题书写不规范、仅写答案等。为了能够纠正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学案”教学法。我认为所谓“学案”教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和谐统一,发挥最大的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以为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⑴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有专题课和热点课之分,因此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⑵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

⑶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⑷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⑸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

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它能提醒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相类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

⑺知识结构:它应该是本节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

⑻典型例题:通过设置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试题中是以什么形式、题型来设计的,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解题

⑼巩固练习:可通过设计诸如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衍生类、创新类及讨论类等多种多样的题目,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

⑽课堂小结及反思:主要由学生就所学知识来体会学习成功后的愉悦并找出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

依据以上的“学案”设计理念,我在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分别进行了专题课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和复习课“有机化学基础”等学案的设计和编制。通过学案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阅读整理”“比较归纳”“合作讨论”“突破创新”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作为教者的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只有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

1、理论联系实际。高效课堂虽然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很有帮助,但学生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才能全面落实。

2、化学实验条件还不完备,落实高效课堂还在初级阶段。

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