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师资料 >导航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27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通用4篇。

写教案时有什么可借鉴的模板吗?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面对新的课程第一步就是写教案。教案中更有利于考虑与学生的互动,这份“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是编辑独创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爱它,我们的网站将持续更新欢迎您收藏并随时关注我们!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1

(一)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来临了。

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一年级的班主任,的确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虽然在开学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面对开学时的一大堆繁杂的琐事,还是使我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短短一星期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喜悦。

作为班主任,一开学就对新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常规的培养。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可能我自己觉得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学生可能还没真正记住,或许一时又忘了。所以,我就反复地唠叨,时刻提醒。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帮助下,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如何排队、收发本子、课前准备做些什么等。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开心。

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形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学iuü内容我多采用了故事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拼音字母无非是要孩子多读、多记,有些特殊规则如i标上声调要去点,ü遇y要去两点,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可能只会事倍功半。但小朋友对听故事的兴趣特别浓厚,所以我便把那些讲授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结合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学生上课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得特别快。有时个别学生对知识点回忆不起来时,只要提醒他一下故事大概,他就能记起枯燥的知识点来。

iuü教学结合故事讲课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各项知识点的特点把故事连起来,让学生觉得有完整性而且听起来有趣味性。根据i,y,yi的特点,我把故事表达为: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头上戴着蝴蝶结。当她一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她头上的点就没有了。星期天,小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游乐场玩。小i的妈妈是大y。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牵着手出门了(yi)。一路上,大家都和他们打招呼。(大y和小i在一起,还是读做i)。游乐场的人可真多,大y妈妈怕小i妹妹走丢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他们靠得可紧了。u,w,wu可以让学生在我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改编。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把很多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很自然地就传达给了学生。至于ü见y要去两点,我又巧妙地这样表达: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急得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就赶紧来安慰他,大y妈妈答应小ü带他去玩。小ü一听,可开心了,赶紧擦掉了眼泪,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yu)并及时提醒儿歌:小ü见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

故事教学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要注意故事与教学知识点的紧密结合。

经过bpmf的教学,让我感触较深的一点就是肢体语言的运用,这也是在学生身上找到的闪光点,我想我也有必要来学一学。

事情缘起是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而要求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bpmf。这时很多小脑袋都开始动起来了,也举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这时,我们班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把这几个字母宝宝都给表演出来。”多有意思的想法啊,我马上请他上来表演。他就用自己的肢体来比划出字母的形状,赢得了班级其他小朋友的掌声。我曾经想过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来加强字形的记忆,但却没有实施。今天,我的学生他们自己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给我的课堂带了活力。经过那位同学的表演,其他小朋友也都跃跃欲试,在自己的座位上比划起来。我想,自己实践过的事情是最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时候做的比说出来的更能达到良好效果。

受到小朋友的启发,我在要求他们读声母时要注意轻短便不再用语言来提醒了。我用调节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来表达,学生一看便明白了。在我做这个手势时,他们便知道我的意图。我想,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班级方面,有时候肢体的运用往往比语言更有效,所谓“无声胜有声”,想必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手势的运用还能增强我和小朋友之间的默契,何乐而不为呢?

在本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看图说话学拼音的模式开始失去新鲜感了,自我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同一个方法用久了会让学生感觉“疲劳感”,没有新意。所以在第二课时学习认字的环节中,我就改变了以往生字卡片出示的形式,而采用游戏“摘果子”。方法很简单,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再在上面画几个果子。把生字的拼音写在果子里,让学生来拼读,读对了,这个果子就被摘走了。为了加强学生的兴趣,我还把“摘”走果子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果子上面。这样一来,学生可来劲了,都想摘到果子,课堂非常活跃。等到学生音节拼读得熟练了以后,我再出示字型,让音节和字一一对应。然后去掉音节,让学生看着字型来叫出果子的名字。这样从音——音形结合——形,学生几个回合下来掌握的情况就比较好。当然在“摘果子”的游戏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在游戏过程中整个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高。但是没有被叫到“摘果子”的小朋友却似乎表现得和不高兴,有几个甚至拍打桌子。应该要让学生明白即使你没有被请到发言,你也要礼貌、文明地听或者看着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想想自己的答案和他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再举手补充。而不是只看到自己没有被邀请到就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不文明的表现。

zcs的教学借鉴了学姐的课例,以“聪”字为线索,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发现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老师只在学生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加以点播。发现教学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充分点燃起来,通过发现,还把学生各种感官都调动了起来。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比如让学生自己根据情境图来编儿歌,学生编的儿歌让人感觉到他们潜力无限。

发现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教会了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我想以后在发现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把“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学习和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学习方式。正像林乐珍老师说的那样要寻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ai、ei、ui是复韵母教学的开始,在导入环节我用aoeiuü是六个兄妹的设计为后面的教学铺设了很好的理解基础。尤其在复韵母声调的标调位置上,故事性的姐姐把小黄帽让给弟弟戴比枯燥的讲解和传授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且富有趣味性。第一课时我采用“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介绍完ai的标调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ei、ui的标调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他们都在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在学生一句句发现中我感觉每个智慧的脑袋都在思索,每双闪亮的眼睛都在探究。“拼音花”的拼读策略让学生对拼读充满了兴趣,很想让花开得更大更美。为了引入栽树、培土、提水等音节,我告诉学生这些带音节的花瓣都被风吹落下来了,让我们赶快读会它们,这样才能把花瓣找回来。学生认真拼读的样子,在练习了aieiui音节拼读的同时也把善良美好的品质展露无遗。

aoouiu的教学是我感觉比较满意的。总体上来说,在教学aoouiu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有太强调课堂组织纪律,学生都融入课堂中来,气氛比较活跃,效果也比较好。

因为安排了前面声母一块的测试,所以aoouiu的两部分即字母教学和情境图生字教学被测试分割开来,所以今天才做总结。

先反思一下测试。为了学生重视测试,让他们明白测试的意义,我提前也为他们安排了一节课来复习。主要把一些容易遗忘的地方又强调了一下,比如整体认读音节,比如ü见jqxy,要去掉两点,比如i在标调时要去掉“蝴蝶结”。孩子们考试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23个小朋友前面部分得了满分,还有几个得九星的比较可惜,都是格式上有一点粗心的错误。后面的附加题是让学生看着水果写出音节,比较难。全对的有5个学生,大部分能写出一两个。相较全段来是说,考试的成绩也是比较理想。大体总结一下,被扣分的学生主要还是粗心的居多,写了音节忘了标声调;声母格式写不对;连线题遗漏等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掌握起来有点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认字也出现问题。以后在教学中对这些学困生更要多多关注。尽量在课堂上发现他们的问题,查漏补缺。

aoouiu的教学之所以比较满意,是我觉得我的设置贴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激发起了他们探求的欲望。在发音中,我强调了带手势读四声,这样把偶尔开小差的同学精神能够集中起来,学生读得也津津有味。并且我给四声都组了词,找了朋友。这样对学生掌握发音也起了积极作用,在读词中巩固字母的发音,尤其把一些学生姓名有所教音节的让学生读,学生兴致高涨。在第一课时后,我布置了一个让学生回家找家里有哪些东西发aoouiu的作业。在下一次课的反馈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找出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把找到的东西都画了下来,满满一大张,比如剪刀,电脑,水杯……我甚至欣喜地看到平常不太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双手来和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发现。我原本以为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学生昨天的作业情况反馈完,没有想到班级里是小手林立。而在每个小朋友的反馈中,其他小朋友又多了一次接触aoouiu的机会。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上,根据教学内容我又设置了去动物园玩的情境。然后经过动物园叔叔的做导游,引出书中的三句话。让学生自己先拼读,去解密导游叔叔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兴趣很高。整堂课就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氛中进行。我看到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想这就是贴近孩子的心去设计教学内容的快乐吧。

得益于前课拼音教学所总结的经验,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帮小蜜蜂找家的情境游戏,并且贯穿了整个课的始终。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帮助小蜜蜂找到家,学生非常开心。课后,我问学生,在语文课设计的这么多游戏中最喜欢哪个时,小朋友都表示喜欢今天的帮小蜜蜂找家。

帮小蜜蜂找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穿过一座花园,越过一片树林,飞过一条小河,最后经过一片草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攻克学习上的难关,同时也在经受着形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穿过花园的过程中,学生复习了前鼻韵母的发音,同时对比着学习后鼻韵母的发音。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了最后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ing。整个过程充满着积极参与,在课件中向日葵花美丽的映衬下,后鼻韵母的学习也显得一点都不枯燥了。

在越过树林时,学生还遇到了我精心设计的树林迷宫墙,要走出迷宫墙就需要掌握拼读的技巧。学生认真专注的眼神,甚至可以脱离老师的帮助而自己去解决走迷宫的难题。在这个环节上,我还特地训练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锻炼他们“听要求”的能力。提出“请你读出来”,“请你拼出来”的新要求。在要求学生读出来前,先让学生在脑中默读,在心中默拼,逐渐锻炼直呼的能力。

在飞过小河的环节上,我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学生体贴、关爱的心灵。学生写得很仔细,同时速度比往常快,因为他们说,怕写得太慢小蜜蜂会飞不动而掉下河去。我看着孩子们写字的神情,担心的表情,心里感到莫大的幸福,我的这些孩子们会为别人着想呢!

虽然在课堂上感觉学生表现有进步,但在班级常规上却发现有反复的情况。最近排队老是比较拖拉,排队小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得想点办法。

《四季》的教案是在网上一篇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修改的。原教案我最欣赏的是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体现了人文情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四季之美,表达四季之美,理解四季之美。

课文比较简单,通过四季中典型事物为代表来体现四季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让孩子寻找其他能代表四季不同特点的事物,运用到儿歌中自己编一编儿歌。学生表现地比较积极,并且也有佳句出现。如“大树绿绿,它对树下乘凉的人们说:‘我是夏天。’”,“秋叶飘飘,它对秋游的小朋友说:‘我是秋天。’”。孩子都能把自己的四季的切身感受编到儿歌中去。在表演四季时,更是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尤其是“雪人大肚子一挺”,孩子都把自己的小肚子挺起来,把“顽皮”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季》教学完成后还进行了识字一的语文考试。这次的考试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我总体感觉是比较不满意的。很多孩子因为粗心而出现题目的错误。还是有几个孩子因为“左右”不分而被扣分,包括几个平时特别认真的孩子。在辩音题中,强调过“沙”和“送”的平翘舌,但还是有人会失分。总结了一下,最近感觉上课学生注意力比较不集中。而自己好象又过于强调让孩子遵守课堂规范,往往停下课去强调,打乱原来的上课节奏。还是要把奖励机制运用到课堂上来,光靠老师的强调,想孩子们自己形成自觉性,在短时间内,在无任何奖励的情况下,看来还是行不通的。

课堂上孩子出彩的发言总要让我高兴上好久,教学本课时,我让孩子看了一段带朗读的flash动画。小小竹排在音乐的映衬下,缓缓地顺水漂流,再配上朗读,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听完后,我让孩子们来说说欣赏完以后的感觉。我预设孩子也就说些很漂亮,很美丽,风景好看,像画一样之类的。肖遥把手举地高高地,站起来的时候若有所思,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片子中:“我觉得自己好象就坐在竹排上,竹排顺水流,我也跟着竹排欣赏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就好象我就在这幅画里一样!”他话音刚落,我就带头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我们的孩子把自己融进了诗里去了!他真正体验到了江南的美,同时把这种体验表达了出来,传播给了其他的孩子!我有时总在想,怎样让孩子真正地走进文本,虽然嘴巴上一直在强调,让我们也坐上竹排,一起去顺水而下,欣赏美丽的风景。可孩子的朗读总是缺少些融入体验的情感,在朗读时总是缺少些什么。或许让孩子得到文本人文主义的情感体验更在于创设有利的氛围,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咀嚼。老师的“硬邦邦”式的“指引”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最近还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文本。目前低段孩子的课文往往以诗歌为主,语言简单,情感纯粹。在孩子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同时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许对孩子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会有帮助。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我用了三个课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朗读读不出感觉来。我们班孩子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能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但是感觉齐读时拖沓、像自来水一样没有让人悦耳的感觉。或许是我在朗读这块的教学太急燥了,没等效果出来就往下面的环节去了。在下篇课文中,我准备在朗读方面花多点时间,尽量慢慢把孩子朗读的情感给培养出来。

教学完毕后,我问孩子:“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几个孩子很快就举起了手,还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会儿后举起了手。“爷爷对小树这么好,小树也对爷爷好。我也要对我的妈妈好,帮助妈妈干家务。”“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要懂得回报爱,对身边的人好。”“我要对老师好,就像老师对我们好一样!”虽然孩子的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导的一些影响,但听着那些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突然间觉得心头都温暖起来,仿佛通过窗缝吹进来的寒风都变得柔和了(刚好冷空气来袭)。教参里的情感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懂得爱护树木,而我在备课时却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现在对大人的爱往往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忽略了这份爱背后的珍贵价值。更无从去谈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爱,对大众的爱了。所以,我在教完课文后,就引导孩子去体会:在冬天的时候,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树就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如果你是小树,你想对爷爷说什么?如果你是爷爷,你想对小树说什么?让孩子在表达中,在朗读中去体会爱的真切含义,懂得付出和回报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学会质疑了,“老师,‘热’为什么不是提手旁而是四点底?”孩子会思考,会提问了。没有比热烈的掌声更能表达我那时的欣喜和兴奋了!

《静夜思》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让孩子在诵读中去体会李白望月思乡的感情就成了本课人文主义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起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而此时的李白就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下,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伴随着音乐,再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时的表情都是复杂的。此时,仿佛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伤情感中时,有两个孩子竟然因为开小差而笑出声来。我让其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如果此时你是李白,你心中将会作何感想时,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饭被老鼠偷走了。”当时的我真的感觉自己狂晕,正当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制造的氛围,想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感情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我当时就特别表扬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说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才出现了这样的感人行为。而对于那两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没有当面批评,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们。

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应该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应该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是不是还没真正铺开呢?

《小小的船》曾经也是我读小学时学习的课文,所以看到这篇课文时也感觉特别亲切。孩子对这篇课文也是相当熟悉的,有的在幼儿园学过,有的在课外书里读过。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本课的导入借鉴了其他老师的做法,先由一条弧线来引出“弯”字的教学,然后再把弧线补成月亮形状,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这是什么。当然,当孩子在讲到小船时就把“船”字的教学结合进去。在此基础上,再给孩子创设蓝蓝的夜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这样的情境,也就感觉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为了让孩子的拼音更加扎实,所以我们在拼音教学阶段的花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剩下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重了。从这个星期开始,明显感觉教学进度加快了许多。可能孩子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密度和速度,而《阳光》这篇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孩子在课上朗读的情况就没有以前那些课文那样好。因此我也在朗读这块上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让孩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文眼”,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让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感受阳光的作用。有了阳光,禾苗就更绿了;有了阳光,小树就更高了;有了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变得更美了。那要是没有阳光呢?孩子在回答中无形和有阳光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去感受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还是比较细致的,除了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时的一些课外知识也运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小树就不能长大,就不能制造氧气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我们就没有光明,什么都看不见了。

特别让人开心的是我在让小朋友说说阳光给人的感觉时,晓甦站起来说:“阳光就像老师给我们一(4)班小朋友的关怀那样温暖。”哈哈,听了不禁让人心里一阵窃喜。我忙接上去说:“你的话让老师觉得阳光仿佛照进我了我的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2

学习内容是“ɑi、ei、ui”。整个教学设计是先进行激趣导入,请出“ɑ、o、e、i、u、ü”这6个老朋友,说说这是什么音,发音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引出复韵母“ɑi、ei、ui”,在教学“ɑi”的时候,先请小朋友看图说图意,从乌龟排队引出“ɑi”的读音,然后,师范读,生再跟着读一读,师总结“ɑi”的发音方法,指名正音。本来在这之后是要请小朋友们自己认认“ɑi”,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环节没有落实下去,一部分基础稍差的学生就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知识点。

接下去是进行“ɑi”的四声教学,我是事先准备好“ɑi”的四声,然后在课堂中贴到黑板上去,事实证明,这样既花时间,又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可能还是直接板书“ɑi”的四声既省时,又让学生能在看老师写的时候在温故知识。

然后是拼读练习的环节,但是由于学生对“ɑi、ei、ui”的四声还不是很熟练,就马上进入拼读,导致绝部分的学生容易拼错,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拼。

整堂课虽然课堂气氛还算活跃,但是,小朋友们都处于情绪高昂的状态,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应该适时地控制一下他们的情绪。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3

这节课我经过课后反思认为还有如下几方面应注意:

1.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了课文朗读课件。就马上让学生根据课文范读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文本内容的交流讨论,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通过读感悟文本内容的教学引导。没有经过读的基础就对课文进行分析,使孩子们难以积极参与到展示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表演读、抓关键词读等环节中。使教学环节缺乏以读为本的基础,难以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课后孩子们表现也不是令人满意,经过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让学生读中悟情、读中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2.对低年级学生要重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

课文中以荷叶为基础,有好多想象的句子,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如利用“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有利于加强课文内容与孩子们生活的联系,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要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在教学第一段时有一种BBA式词组,如“荷叶”中的“圆圆的,绿绿的”,在这类词组在状物描写中很形象,但我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生成性资源没有重视,说明对课堂生成还考虑不足。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4

本次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大,考试内容大多在平时的训练中都练习过多次,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全班均分为96.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8%。

1、第一题考查了10个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学生的得分较高,有两个学生把“西瓜”的“瓜”写错,是拼音拼错了,写成了“果”,还有一名学生把“左右”的“右”写成了“有”看来平时对拼音的拼读练习还要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

2、第二题“圈出正确的字”,这是平时的认读字,有9名学生在此失了分,其中有8名学生把“来吧”的“吧”选成了“巴”,这是我平时所疏忽强调不多的,还有一名学生把“一棵松树”的“棵”选错了,看来这些学生对字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应及时让学生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区分。

3、第三题是“我会变”,把字加一笔写下来,这是平时训练最多的,有3名学生写错了字而失分。

4、第四题是认读字组词和形近字组词,第六题是“连线”,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我班学生这三道题没有失分现象,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

5、第五题是考查反义词的积累。学困生一时不知道“丑”的反义词是什么。积累应加强。

6、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确切地进行词语搭配理解字义。在填写的过程中,错误频繁,总之,教师平时要把握好识字关,既要鼓励多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字,正确运用。

7、第七题是“照样子写词语”,除了“雪白雪白”平时没有训练过,学生错的较多,还有“越下越大”中的“越”字学生也错的很多,平时应倡导学生多多积累词语。

8、第十题是“补充句子”,这也是平时常训练的类型,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把字写错,导致失分。

习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学生作文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图意。但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拼音,声调、标点符号等问题上出错较多。有小部分学生在这道题失分惨重,没有看清题意,没有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这是我平时要求不严格造成的。

1、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出,部分记忆力较差的同学在“看拼音写词语”方面和“看图说话”方面有较大的欠缺,需要加强训练。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

2、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四是加强积累运用。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会结合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推荐

[荐]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精选


教案的层次应当怎样的呢?做人做事都需要做好准备,老师们时不时会被检查教案的内容整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更加流利和顺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有关“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的知识点,我们感激您的阅读和点赞同时也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1

1 a o e教学反思 2 i u ǖ教学反思 3 b p m f教学反思 4 d t n l教学反思

5 g k h教学反思 6 j q x教学反思 7 z c s教学反思 8 zh ch sh r教学反思

9 ai ei ui教学反思 10 ao ou iu教学反思 11 ie ǖe er教学反思

12 an en in un ǖn教学反思 13 ang eng ing ong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1 aoe》教学反思

《aoe》是一年级孩子的第一堂拼音课,经过精心的设计,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孩子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这堂课,得益于以下几点:

课伊始,我就面带微笑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黑板上画一座城堡)拼音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拼音娃娃,我们今天要先去认识最最可爱的三个孩子。你瞧,

他们来啦!(出示aoe的卡通形象)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将拼音字母拟人化,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的距离,把孩子自然而然地领进了拼音王国,激发了孩子和拼音娃娃交朋友的热情,激发了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纷纷很有礼貌地和aoe打招呼,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我说:“三位朋友特别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就偷偷地躲到画中去了。小朋友们,快点仔细找找,你发现谁啦?”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马上主动地去观察书上的插图。不一会儿,小手如林,个个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班里的同学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顺应了孩子的需求,诱发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孩子通过自己去发现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再加上老师的激励表扬,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解的精彩程度,而重在适时激起孩子的思维,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唤起求知欲望,给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给他们最大的自由

空间。课中,“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想想?”出乎意料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很快编出了顺口溜:“眼珠圆圆,ooo”“鸡蛋圆圆,ooo”“阿姨阿姨,aaa”??由此,孩子的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到了无限张扬,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相信他们一定回放飞可爱的童心,给你一份惊喜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我们要尽一切所能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享受课堂。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巩固,在巩固中玩,使孩子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目光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读,小组读,小老师教读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节课是我对新课标精神的初步实践,以后要更进一步努力!

学生第一次接触拼音,就是认读6个单韵母。如何教好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喜欢上拼音。我觉得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把游戏引进课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拼音教学如果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厌学。我设计了“摘苹果”、“摸一摸”、“比比谁的耳朵灵”、“邮递员送信”等活泼生动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学的兴趣盎然。

2、识记字母,运用儿歌。儿歌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学生记忆。对于字母的发音方法,我不是枯燥讲解,而是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发音。如发 o 时,我请学生想想公鸡是怎么叫的?然后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学一学。接着教学儿歌:o o o 公鸡喔喔叫。这样学生一听就会发音了,效果挺好。

3、不断激励学生。聪明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孩子爱听老师的表扬,这是事实。作为启蒙老师,我始终把欣赏的目光送给每个孩子。看见学生听讲认真,我向他竖起大拇指;听见学生发音正确了,我把掌声送给他??所有这些,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由此学习的劲头就足了?? 《汉语拼音3 b p m f》课堂实录

1、从学生掌握情况来看,这一课安排的内容有点紧,学生在读的时候不能马上拼出这些音节。

2、这样的内容安排不利于 b、p、m、f 与带声调的 a、o、i、u 相拼,可能有点脱节的感觉。

没有轻松一点的游戏,上课时气氛不是很好,有点沉闷。在讲故事的时候引导的也还不够,只是让学生自己讲,而没有加以引导。

学生刚开始学习拼读音节,定调有困难,可采用以下三程教法: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调(第一声)韵母相拼,再一声一声数到这个音节为止。刚开始学拼读,可以用这个方法。一是音节定调法。用声韵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音节如 b-a-ba。三是韵母定调法。如: b-a-ba。这三种方法由易到难,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时教授。第三种方法直截了当,儿童拼读较熟练了,便可采用。 在音节教学中,老师们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依靠教师领读,而要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也不要始终按音节表的顺序拼读,而应及时地让他们利用卡片,打乱顺序认读,进而练读拼音词、拼音句,以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练习进行训练,如《猜猜要发什么音》,《读儿歌、记字母》、《小猴读拼音》等活泼多样的游戏性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汉语拼音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比如如何进行综合化、实践化、整体化的汉语拼音复习,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拼读的方法等,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2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3

本次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大,考试内容大多在平时的训练中都练习过多次,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全班均分为96.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8%。

1、第一题考查了10个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学生的得分较高,有两个学生把“西瓜”的“瓜”写错,是拼音拼错了,写成了“果”,还有一名学生把“左右”的“右”写成了“有”看来平时对拼音的拼读练习还要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

2、第二题“圈出正确的字”,这是平时的认读字,有9名学生在此失了分,其中有8名学生把“来吧”的“吧”选成了“巴”,这是我平时所疏忽强调不多的,还有一名学生把“一棵松树”的“棵”选错了,看来这些学生对字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应及时让学生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区分。

3、第三题是“我会变”,把字加一笔写下来,这是平时训练最多的,有3名学生写错了字而失分。

4、第四题是认读字组词和形近字组词,第六题是“连线”,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我班学生这三道题没有失分现象,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

5、第五题是考查反义词的积累。学困生一时不知道“丑”的反义词是什么。积累应加强。

6、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确切地进行词语搭配理解字义。在填写的过程中,错误频繁,总之,教师平时要把握好识字关,既要鼓励多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字,正确运用。

7、第七题是“照样子写词语”,除了“雪白雪白”平时没有训练过,学生错的较多,还有“越下越大”中的“越”字学生也错的很多,平时应倡导学生多多积累词语。

8、第十题是“补充句子”,这也是平时常训练的类型,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把字写错,导致失分。

习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学生作文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图意。但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拼音,声调、标点符号等问题上出错较多。有小部分学生在这道题失分惨重,没有看清题意,没有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这是我平时要求不严格造成的。

1、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出,部分记忆力较差的同学在“看拼音写词语”方面和“看图说话”方面有较大的欠缺,需要加强训练。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

2、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四是加强积累运用。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会结合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4

在本课的字词教学中,我采用字理教学丰富了生字教学的手段,也有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除了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生字,还可以用字理教学方法。“清”的部首是三点水,跟水有关,水会让燥热的空气略加凉爽。“凉”,两点水跟冰有关,“京”在造字之初写成一个房子状,“凉”的本义是屋外结冰,屋内冰凉。“甜”,舌头舔甘蔗,同时,在造字之初,“甘”的本义就是嘴里含一块糖,意思是甜。字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象、轻松地记住字形,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字义、词义,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不足之处。

一、指导朗读方面不够到位:

1.朗读的方式太单一,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可以交替使用。一年级语文教学,朗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突出朗读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爱上朗读。我这点做得不够。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汇总7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汇总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1

本次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大,考试内容大多在平时的训练中都练习过多次,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全班均分为96.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8%。

1、第一题考查了10个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学生的得分较高,有两个学生把“西瓜”的“瓜”写错,是拼音拼错了,写成了“果”,还有一名学生把“左右”的“右”写成了“有”看来平时对拼音的拼读练习还要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

2、第二题“圈出正确的字”,这是平时的认读字,有9名学生在此失了分,其中有8名学生把“来吧”的“吧”选成了“巴”,这是我平时所疏忽强调不多的,还有一名学生把“一棵松树”的“棵”选错了,看来这些学生对字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应及时让学生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区分。

3、第三题是“我会变”,把字加一笔写下来,这是平时训练最多的,有3名学生写错了字而失分。

4、第四题是认读字组词和形近字组词,第六题是“连线”,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我班学生这三道题没有失分现象,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

5、第五题是考查反义词的积累。学困生一时不知道“丑”的反义词是什么。积累应加强。

6、第八题是填合适的字,确切地进行词语搭配理解字义。在填写的过程中,错误频繁,总之,教师平时要把握好识字关,既要鼓励多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字,正确运用。

7、第七题是“照样子写词语”,除了“雪白雪白”平时没有训练过,学生错的较多,还有“越下越大”中的“越”字学生也错的很多,平时应倡导学生多多积累词语。

8、第十题是“补充句子”,这也是平时常训练的类型,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把字写错,导致失分。

习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学生作文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图意。但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拼音,声调、标点符号等问题上出错较多。有小部分学生在这道题失分惨重,没有看清题意,没有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这是我平时要求不严格造成的。

1、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出,部分记忆力较差的同学在“看拼音写词语”方面和“看图说话”方面有较大的欠缺,需要加强训练。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

2、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四是加强积累运用。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会结合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2、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二、成功之处:

1、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对四个小动物在雪地上如何画画,怎么画一目了然。

2、在理解第四句时结合图片理解了小画家的画与自然界里的一些景物是多么相象,然后结合四个小动物,反复诵读这句话。

3、准备了贴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脚印对应到相应的动物上。再次检验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4、采取看图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记忆。本节课开课环节创设了如下情境:用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句话。这让学生们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我尽量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看了课文视频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读,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不足之处:

1、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时地向学生抛出便于讨论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议一议中统一思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2、应引导学生试着在朗读后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的评价水平会逐渐增强。

3、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识字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得多,读得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4、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重复学生的回答。

四、改进措施: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让学生都能主动愉悦地去获取新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每节课都能有多方面的收获。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3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4

《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歌的每一小节,很值得引导孩子进行仿写。特别是二、四小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值得学生品读。

第二小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先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了秋风的调皮和可爱,为了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我问孩子们:秋风像我们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那么他们还会去哪?有了“田野、小路”的铺垫,有了自己平日的调皮经历,有的孩子们想到了果园、公园等,在此基础上,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的记忆,他们想到了“农田、荷塘”等等地方。接着,又追问: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孩子们回答:看到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等等,于是又问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们回答起来显得简单多了,因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春夏秋冬的景物进行过讨论,甚至写过话。这样,再来进行“秋风在……”这样的表达训练,就等于是将两个问题进行组合,孩子们表达起来得心应手。有了引导,孩子们的写话比较顺畅,写出的句子很真实。

第四小节: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如何让孩子们仿写这句话?我先让他们来说说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各种水果成熟时是什么颜色的?起初,孩子们举手的不多,原因是他们对秋天成熟的水果不太了解。于是,我给孩子们展示了秋天的水果,五颜六色的水果图让孩子们激动,好多小眼睛亮起来了,发出了“哇”和咽口水的声音。这下子,情感被完全打开了,学习兴趣陡增,思考的激情也被激发,表达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5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识字,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我将识字教学与儿童熟识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主要有这么几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并提倡方法多样化,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方法去尝试识字,可以说学生的识字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

(1)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学生可以给认识的熟字加偏旁、去部件或换偏旁,这种连锁累积的数量是很大的。如学习“青”字时,认识“请”字的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了、不、用”等字用数笔画的方法;“打、阳”等字用拆部件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既简单又实用,扩大了识字量。

(2)动一动,演一演

教材中许多生字通过形体动作来认识更直观。如“打”做一个打的动作,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形象地记忆了“打”字和手的动作有关。这样的方法学生乐于接受,一下子就认下了。

(3)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例如:青蛙、星星、电话三幅图画的出现,既是创设一种情境,又是将事物与生字联系起来,激发孩子认读生字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

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法去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因此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并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并在游戏中加强对生字的.巩固,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表现得那么积极、热情、自主,他们完全成为了识字的主人。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识字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三、利用提示语来组织教学,提醒孩子们提高注意力。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使用一些师生互动的提示语,如:提示同学认真听讲,我会说:“谁是神耳朵?”学生回答:“我是神耳朵”。提示同学认真看黑板,我会说:“老师写字”学生接“朝前看”,等等。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互提醒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约束的过程。

不足之处:

由于对学生不够熟悉,识字的整个基础不能很好地把握,因而识字方法的指导上还不够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所欠缺,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上,语言过于单一,不能够因人而异,这是我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

总之,教学低年段的时间很短,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在逐步地进行摸索,因而课堂教学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6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更宽更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培养学生开放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上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这大舞台能竞相迸放,让课堂更显精彩。

《自己去吧》是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则故事。主要内容是: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的尝试、努力,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通过学习,要学生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以下是我在教学本课将近结尾时的一个片段:

师:你们能理解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要小鸭和小鹰“自己去”了吧?

生1:鸭妈妈和鹰妈妈这是为他们好。

生2:因为小鸭和小鹰只有自己去,才会自己去学本领。

生3:鸭妈妈和鹰妈妈让他们自己去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想要他们不要靠大人帮忙,自己学会本领。

三位学生的发言令大多数同学点头赞许。这时,课堂传来一声嘀咕“我觉得不好。”虽然声音轻小,但大多同学还是听得清晰,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了一处,不少学生的眼中还流露出不满,好象在责怪他故意扰乱纪律。

师:真不错,你还有不同意见,老师很佩服你的胆量,来说说你的.意见吧。

生4:老师,小鹰那时还不会飞翔,鹰妈妈就马上要他自己去山那边看看,图画上悬崖那么高,万一小鹰摔死了怎么办?我认为鹰妈妈应该陪着自己的孩子去。

话音刚落,生5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XXX,那我想问你,如果你做什么事都让爸爸妈妈陪着,你还会想要自己去学会吗?那不是永远都是个没有用的人了!”

生4:可是老鹰是小鹰的妈妈,她不能不管自己孩子的生命危险吧,小鹰毕竟还小,万一飞到一半掉下去摔死了,那不是不但本领没学到还没了性命吗?

这时,教室里传来阵阵骚动,有的说“是啊,这样太危险了。”有的说“鹰妈妈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也有的说“干脆不要去了。”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道理,那你们说这事该怎么办好呢?

问题一抛出,学生讨论更家激烈了,课堂再度激起了高潮。

有的说:鹰妈妈先在家附近教会小鹰飞翔,再让小鹰去飞跃高山。

有的说:鹰妈妈让小鹰自己去,而她自己偷偷地跟在后面,万一小鹰飞不动了可以飞上去帮他。

……

最后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学生们又悟出了许多道理: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来;做事不能卤莽,应该看清情况,避免意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自己还做不了的事要一点点去学,总有一天能学会……

【反思】

我们面临的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的时代,面对的学生也是不同个性,不断发展着的人。如果我们照着教参上面的教学目标,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将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题若只求一个答案,课堂若只有一种声音,这样的教学不能成就人才。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探究应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这于他们来讲无不是种成就,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课堂是多彩的。也正是他们的探究,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的同时,也激活了课堂,让课堂显现绚丽的光彩。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7

(一)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来临了。

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一年级的班主任,的确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虽然在开学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面对开学时的一大堆繁杂的琐事,还是使我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短短一星期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喜悦。

作为班主任,一开学就对新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常规的培养。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可能我自己觉得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学生可能还没真正记住,或许一时又忘了。所以,我就反复地唠叨,时刻提醒。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帮助下,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如何排队、收发本子、课前准备做些什么等。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开心。

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形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学iuü内容我多采用了故事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拼音字母无非是要孩子多读、多记,有些特殊规则如i标上声调要去点,ü遇y要去两点,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可能只会事倍功半。但小朋友对听故事的兴趣特别浓厚,所以我便把那些讲授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结合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学生上课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得特别快。有时个别学生对知识点回忆不起来时,只要提醒他一下故事大概,他就能记起枯燥的知识点来。

iuü教学结合故事讲课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各项知识点的特点把故事连起来,让学生觉得有完整性而且听起来有趣味性。根据i,y,yi的特点,我把故事表达为: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头上戴着蝴蝶结。当她一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她头上的点就没有了。星期天,小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游乐场玩。小i的妈妈是大y。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牵着手出门了(yi)。一路上,大家都和他们打招呼。(大y和小i在一起,还是读做i)。游乐场的人可真多,大y妈妈怕小i妹妹走丢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他们靠得可紧了。u,w,wu可以让学生在我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改编。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把很多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很自然地就传达给了学生。至于ü见y要去两点,我又巧妙地这样表达: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急得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就赶紧来安慰他,大y妈妈答应小ü带他去玩。小ü一听,可开心了,赶紧擦掉了眼泪,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yu)并及时提醒儿歌:小ü见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

故事教学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要注意故事与教学知识点的紧密结合。

经过bpmf的教学,让我感触较深的一点就是肢体语言的运用,这也是在学生身上找到的闪光点,我想我也有必要来学一学。

事情缘起是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而要求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bpmf。这时很多小脑袋都开始动起来了,也举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这时,我们班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把这几个字母宝宝都给表演出来。”多有意思的想法啊,我马上请他上来表演。他就用自己的肢体来比划出字母的形状,赢得了班级其他小朋友的掌声。我曾经想过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来加强字形的记忆,但却没有实施。今天,我的学生他们自己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给我的课堂带了活力。经过那位同学的表演,其他小朋友也都跃跃欲试,在自己的座位上比划起来。我想,自己实践过的事情是最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时候做的比说出来的更能达到良好效果。

受到小朋友的启发,我在要求他们读声母时要注意轻短便不再用语言来提醒了。我用调节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来表达,学生一看便明白了。在我做这个手势时,他们便知道我的意图。我想,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班级方面,有时候肢体的运用往往比语言更有效,所谓“无声胜有声”,想必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手势的运用还能增强我和小朋友之间的默契,何乐而不为呢?

在本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看图说话学拼音的模式开始失去新鲜感了,自我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同一个方法用久了会让学生感觉“疲劳感”,没有新意。所以在第二课时学习认字的环节中,我就改变了以往生字卡片出示的形式,而采用游戏“摘果子”。方法很简单,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再在上面画几个果子。把生字的拼音写在果子里,让学生来拼读,读对了,这个果子就被摘走了。为了加强学生的兴趣,我还把“摘”走果子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果子上面。这样一来,学生可来劲了,都想摘到果子,课堂非常活跃。等到学生音节拼读得熟练了以后,我再出示字型,让音节和字一一对应。然后去掉音节,让学生看着字型来叫出果子的名字。这样从音——音形结合——形,学生几个回合下来掌握的情况就比较好。当然在“摘果子”的游戏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在游戏过程中整个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高。但是没有被叫到“摘果子”的小朋友却似乎表现得和不高兴,有几个甚至拍打桌子。应该要让学生明白即使你没有被请到发言,你也要礼貌、文明地听或者看着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想想自己的答案和他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再举手补充。而不是只看到自己没有被邀请到就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不文明的表现。

zcs的教学借鉴了学姐的课例,以“聪”字为线索,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发现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老师只在学生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加以点播。发现教学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充分点燃起来,通过发现,还把学生各种感官都调动了起来。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比如让学生自己根据情境图来编儿歌,学生编的儿歌让人感觉到他们潜力无限。

发现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教会了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我想以后在发现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把“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学习和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学习方式。正像林乐珍老师说的那样要寻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ai、ei、ui是复韵母教学的开始,在导入环节我用aoeiuü是六个兄妹的设计为后面的教学铺设了很好的理解基础。尤其在复韵母声调的标调位置上,故事性的姐姐把小黄帽让给弟弟戴比枯燥的讲解和传授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且富有趣味性。第一课时我采用“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介绍完ai的标调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ei、ui的标调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他们都在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在学生一句句发现中我感觉每个智慧的脑袋都在思索,每双闪亮的眼睛都在探究。“拼音花”的拼读策略让学生对拼读充满了兴趣,很想让花开得更大更美。为了引入栽树、培土、提水等音节,我告诉学生这些带音节的花瓣都被风吹落下来了,让我们赶快读会它们,这样才能把花瓣找回来。学生认真拼读的样子,在练习了aieiui音节拼读的同时也把善良美好的品质展露无遗。

aoouiu的教学是我感觉比较满意的。总体上来说,在教学aoouiu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有太强调课堂组织纪律,学生都融入课堂中来,气氛比较活跃,效果也比较好。

因为安排了前面声母一块的测试,所以aoouiu的两部分即字母教学和情境图生字教学被测试分割开来,所以今天才做总结。

先反思一下测试。为了学生重视测试,让他们明白测试的意义,我提前也为他们安排了一节课来复习。主要把一些容易遗忘的地方又强调了一下,比如整体认读音节,比如ü见jqxy,要去掉两点,比如i在标调时要去掉“蝴蝶结”。孩子们考试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23个小朋友前面部分得了满分,还有几个得九星的比较可惜,都是格式上有一点粗心的错误。后面的附加题是让学生看着水果写出音节,比较难。全对的有5个学生,大部分能写出一两个。相较全段来是说,考试的成绩也是比较理想。大体总结一下,被扣分的学生主要还是粗心的居多,写了音节忘了标声调;声母格式写不对;连线题遗漏等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掌握起来有点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认字也出现问题。以后在教学中对这些学困生更要多多关注。尽量在课堂上发现他们的问题,查漏补缺。

aoouiu的教学之所以比较满意,是我觉得我的设置贴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激发起了他们探求的欲望。在发音中,我强调了带手势读四声,这样把偶尔开小差的同学精神能够集中起来,学生读得也津津有味。并且我给四声都组了词,找了朋友。这样对学生掌握发音也起了积极作用,在读词中巩固字母的发音,尤其把一些学生姓名有所教音节的让学生读,学生兴致高涨。在第一课时后,我布置了一个让学生回家找家里有哪些东西发aoouiu的作业。在下一次课的反馈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找出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把找到的东西都画了下来,满满一大张,比如剪刀,电脑,水杯……我甚至欣喜地看到平常不太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双手来和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发现。我原本以为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学生昨天的作业情况反馈完,没有想到班级里是小手林立。而在每个小朋友的反馈中,其他小朋友又多了一次接触aoouiu的机会。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上,根据教学内容我又设置了去动物园玩的情境。然后经过动物园叔叔的做导游,引出书中的三句话。让学生自己先拼读,去解密导游叔叔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兴趣很高。整堂课就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氛中进行。我看到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想这就是贴近孩子的心去设计教学内容的快乐吧。

得益于前课拼音教学所总结的经验,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帮小蜜蜂找家的情境游戏,并且贯穿了整个课的始终。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帮助小蜜蜂找到家,学生非常开心。课后,我问学生,在语文课设计的这么多游戏中最喜欢哪个时,小朋友都表示喜欢今天的帮小蜜蜂找家。

帮小蜜蜂找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穿过一座花园,越过一片树林,飞过一条小河,最后经过一片草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攻克学习上的难关,同时也在经受着形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穿过花园的过程中,学生复习了前鼻韵母的发音,同时对比着学习后鼻韵母的发音。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了最后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ing。整个过程充满着积极参与,在课件中向日葵花美丽的映衬下,后鼻韵母的学习也显得一点都不枯燥了。

在越过树林时,学生还遇到了我精心设计的树林迷宫墙,要走出迷宫墙就需要掌握拼读的技巧。学生认真专注的眼神,甚至可以脱离老师的帮助而自己去解决走迷宫的难题。在这个环节上,我还特地训练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锻炼他们“听要求”的能力。提出“请你读出来”,“请你拼出来”的新要求。在要求学生读出来前,先让学生在脑中默读,在心中默拼,逐渐锻炼直呼的能力。

在飞过小河的环节上,我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学生体贴、关爱的心灵。学生写得很仔细,同时速度比往常快,因为他们说,怕写得太慢小蜜蜂会飞不动而掉下河去。我看着孩子们写字的神情,担心的表情,心里感到莫大的幸福,我的这些孩子们会为别人着想呢!

虽然在课堂上感觉学生表现有进步,但在班级常规上却发现有反复的情况。最近排队老是比较拖拉,排队小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得想点办法。

《四季》的教案是在网上一篇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修改的。原教案我最欣赏的是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体现了人文情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四季之美,表达四季之美,理解四季之美。

课文比较简单,通过四季中典型事物为代表来体现四季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让孩子寻找其他能代表四季不同特点的事物,运用到儿歌中自己编一编儿歌。学生表现地比较积极,并且也有佳句出现。如“大树绿绿,它对树下乘凉的人们说:‘我是夏天。’”,“秋叶飘飘,它对秋游的小朋友说:‘我是秋天。’”。孩子都能把自己的四季的切身感受编到儿歌中去。在表演四季时,更是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尤其是“雪人大肚子一挺”,孩子都把自己的小肚子挺起来,把“顽皮”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季》教学完成后还进行了识字一的语文考试。这次的考试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我总体感觉是比较不满意的。很多孩子因为粗心而出现题目的错误。还是有几个孩子因为“左右”不分而被扣分,包括几个平时特别认真的孩子。在辩音题中,强调过“沙”和“送”的平翘舌,但还是有人会失分。总结了一下,最近感觉上课学生注意力比较不集中。而自己好象又过于强调让孩子遵守课堂规范,往往停下课去强调,打乱原来的上课节奏。还是要把奖励机制运用到课堂上来,光靠老师的强调,想孩子们自己形成自觉性,在短时间内,在无任何奖励的情况下,看来还是行不通的。

课堂上孩子出彩的发言总要让我高兴上好久,教学本课时,我让孩子看了一段带朗读的flash动画。小小竹排在音乐的映衬下,缓缓地顺水漂流,再配上朗读,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听完后,我让孩子们来说说欣赏完以后的感觉。我预设孩子也就说些很漂亮,很美丽,风景好看,像画一样之类的。肖遥把手举地高高地,站起来的时候若有所思,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片子中:“我觉得自己好象就坐在竹排上,竹排顺水流,我也跟着竹排欣赏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就好象我就在这幅画里一样!”他话音刚落,我就带头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我们的孩子把自己融进了诗里去了!他真正体验到了江南的美,同时把这种体验表达了出来,传播给了其他的孩子!我有时总在想,怎样让孩子真正地走进文本,虽然嘴巴上一直在强调,让我们也坐上竹排,一起去顺水而下,欣赏美丽的风景。可孩子的朗读总是缺少些融入体验的情感,在朗读时总是缺少些什么。或许让孩子得到文本人文主义的情感体验更在于创设有利的氛围,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咀嚼。老师的“硬邦邦”式的“指引”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最近还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文本。目前低段孩子的课文往往以诗歌为主,语言简单,情感纯粹。在孩子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同时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许对孩子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会有帮助。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我用了三个课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朗读读不出感觉来。我们班孩子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能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但是感觉齐读时拖沓、像自来水一样没有让人悦耳的感觉。或许是我在朗读这块的教学太急燥了,没等效果出来就往下面的环节去了。在下篇课文中,我准备在朗读方面花多点时间,尽量慢慢把孩子朗读的情感给培养出来。

教学完毕后,我问孩子:“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几个孩子很快就举起了手,还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会儿后举起了手。“爷爷对小树这么好,小树也对爷爷好。我也要对我的妈妈好,帮助妈妈干家务。”“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要懂得回报爱,对身边的人好。”“我要对老师好,就像老师对我们好一样!”虽然孩子的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导的一些影响,但听着那些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突然间觉得心头都温暖起来,仿佛通过窗缝吹进来的寒风都变得柔和了(刚好冷空气来袭)。教参里的情感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懂得爱护树木,而我在备课时却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现在对大人的爱往往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忽略了这份爱背后的珍贵价值。更无从去谈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爱,对大众的爱了。所以,我在教完课文后,就引导孩子去体会:在冬天的时候,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树就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如果你是小树,你想对爷爷说什么?如果你是爷爷,你想对小树说什么?让孩子在表达中,在朗读中去体会爱的真切含义,懂得付出和回报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学会质疑了,“老师,‘热’为什么不是提手旁而是四点底?”孩子会思考,会提问了。没有比热烈的掌声更能表达我那时的欣喜和兴奋了!

《静夜思》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让孩子在诵读中去体会李白望月思乡的感情就成了本课人文主义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起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而此时的李白就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下,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伴随着音乐,再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时的表情都是复杂的。此时,仿佛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伤情感中时,有两个孩子竟然因为开小差而笑出声来。我让其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如果此时你是李白,你心中将会作何感想时,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饭被老鼠偷走了。”当时的我真的感觉自己狂晕,正当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制造的氛围,想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感情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我当时就特别表扬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说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才出现了这样的感人行为。而对于那两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没有当面批评,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们。

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应该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应该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是不是还没真正铺开呢?

《小小的船》曾经也是我读小学时学习的课文,所以看到这篇课文时也感觉特别亲切。孩子对这篇课文也是相当熟悉的,有的在幼儿园学过,有的在课外书里读过。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本课的导入借鉴了其他老师的做法,先由一条弧线来引出“弯”字的教学,然后再把弧线补成月亮形状,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这是什么。当然,当孩子在讲到小船时就把“船”字的教学结合进去。在此基础上,再给孩子创设蓝蓝的夜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这样的情境,也就感觉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为了让孩子的拼音更加扎实,所以我们在拼音教学阶段的花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剩下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重了。从这个星期开始,明显感觉教学进度加快了许多。可能孩子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密度和速度,而《阳光》这篇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孩子在课上朗读的情况就没有以前那些课文那样好。因此我也在朗读这块上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让孩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文眼”,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让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感受阳光的作用。有了阳光,禾苗就更绿了;有了阳光,小树就更高了;有了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变得更美了。那要是没有阳光呢?孩子在回答中无形和有阳光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去感受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还是比较细致的,除了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时的一些课外知识也运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小树就不能长大,就不能制造氧气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我们就没有光明,什么都看不见了。

特别让人开心的是我在让小朋友说说阳光给人的感觉时,晓甦站起来说:“阳光就像老师给我们一(4)班小朋友的关怀那样温暖。”哈哈,听了不禁让人心里一阵窃喜。我忙接上去说:“你的话让老师觉得阳光仿佛照进我了我的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有关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精选5篇


任何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育事业做好准备。无论教龄长短,任何一位老师都要编写好教案。教案可以使教师在课后进行补充和思考,你想写出一篇好的教案嘛?栏目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所以对一年级新课程教材了解不是很深。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地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很有必要小结一番。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一个月的教学摸索与反思,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当然这有时我也怕考试不这样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2、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但家长的想法跟不上时代(有溺爱孩子的成分)。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一年级教材难,孩子能学多少算多少,以后再长大点就会知道的。这样的想法怎么办?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2

教完这篇课文我想主要谈两点感受:

一是检测生字、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时要注意“跳读”。因为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儿歌较为短小,生字较少,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又特别强,到后来他们完全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把生字或者词语背诵下来。把生字从课文中单拿出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不认识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识字,做到真正地认识,而非机械地记忆。使他们既能单独认识,回到文中、句中也认识。

二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朗读的训练,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很多孩子在反复朗读之后,在那哇哇背诵,以为越是大声表明读得越好。这时就要让孩子知道,朗读时声音要响亮,但不是喊不是叫,也不是声音低得听不见。在这一阶段,应当避免孩子容易出现的“顿读和唱读”现象,由于课文是儿歌的形式,可以适当训练学生朗读的节奏。这就需要发挥范读的功效了。例如在老师范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准读音,学会停顿,注意语速。在老师范读时,也要注意学生拿书的姿势,让他们明白书怎么拿,要求他们把书放直,离眼睛一尺的距离,或把书放平,用手指随老师范读指读。培养学生拿书及指读等良好习惯。朗读时要注意发挥学生间的榜样作用以及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则以激励、鼓励为主。

又比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除了老师说的话,对于同伴的回答和说话也应当认真、安静地倾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个获得更多知识的好渠道。

另外写字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要时刻教导学生不要急着下笔,在下笔前要先学会观察,在一定的观察分析之后才开始落笔,书写时要时刻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口诀,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因为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所忽略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体会本课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能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

3、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学习本课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儿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2、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做动物头饰。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质疑导入

1、书写课题,谁能说说荒地是什么意思?

2、想知道土地荒着的原因吗?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荒地》这首儿歌吧!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儿歌。

2、学生再次读儿歌,从儿歌中勾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生字字音。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注意纠正生字字音。

4、学生自由选择读。

5、老师范读。

6、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儿歌大意

1、出示围绕“商量”一词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自由读儿歌。

(1)小动物们商量什么?

(2)小动物们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小动物们商量的结果如何?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汇报: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读不懂?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4、学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板书: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

5、老师引读。(注意:一是读出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发表意见的语气,二是儿歌最后两行要读出遗憾的语气)

6、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

7、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块荒地不荒?小动物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后,将如何处理这块荒地?

四、巩固识字

1、去掉拼音,读生字。

2、猜字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对着老师,教师出示一张生字卡让他猜。如果猜错了,大家就说不是;如果猜对了,大家就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回位。”

3、选自己喜欢的生字口头组词或说话。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4、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生字中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5、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如:“兔”可以这样记住它:“”(角字头)就好像兔子的头,“口”就好像兔子的身体,“儿”就好像兔子的双脚,“、”就好像兔子的尾巴。

五、描描写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观察要求会写的4个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美。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2、集体交流:要写好这些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根据课后的描描写写,边观察边书写,写好后先自评,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打上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或自由选择某个伙伴的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利用展示平台,师生共同评议,以点带面地加以引导。

4、请把自己想写的字,自己认为还不够满意的字再写写。写完后,小组推荐,师生评议,写得好的及时肯定。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4

《比尾巴》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一、激兴趣,让学生在兴致勃勃中学语言。

课前,我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圆脸蛋”;“摸摸你的长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你们有尾巴吗?”“没有。”“可我们身边很多小动物都有尾巴,今天,它们还要进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趁孩子们游戏时的兴奋劲还在,我趁热打铁,迅速把他们引进课文情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当中,让他们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也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想当一个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确叫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一名优秀的裁判,肯定不会被这些生字宝宝难倒。”“谁能用你的朗读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诉大家,比比谁是最出色的裁判。”这样,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识字、朗读都顺利过关。

二、多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中学语言。

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师生、生生引读、对读;加上动作表演读:小组内评读、推荐读、“比尾巴”表演赛)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三、求统一,让学生在高效整合中学语言。

在完成阅读、识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小小的一条尾巴,为何长得各不相同,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增长见识,感受着动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畅所欲言后,我也相应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知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趁机我要求感兴趣的孩子在课外多多观察、收集小动物图片,去了解更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经历文本、超越文本的同时,通过拓展练说、模仿写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共振。

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5

《早操》这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早早起做操,最后一节结合学生实际:小学生也早起做操,是一首富有童趣和韵律感的儿歌。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在教学设计时尊重孩子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孩子的能动性,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的老师。尤其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老师就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1、导入新课时,我首先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用PPT展示孩子们做操的照片,并且让孩子谈感受,迅速进入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习儿歌的兴趣。

2、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早操》篇幅简短的特点,主要采用听读和拼读的方法学习文中的生字。学生听力强,记忆力强,在此基础上我逐步缩小语境,由句到词,又由词到字,再将字放回词、句中整合。课堂上让孩子们动起来,和我一起贴词卡,争当小老师,将讲台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二、注重多种形式充分的朗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读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课文内容。因儿歌结构相似,内容也较浅显,无需过多的讲解,我便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

三、注重双基在课堂中的落实。

在课堂上,我较注重孩子语言的训练,回答问题注意使用一句完整的话;教孩子用勾画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如“用圆圈圈出生字”;“在表示怎么做操的词语下划线”,积累并拓展“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等词语;“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等。

但是,本堂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一是要保证在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的前提下,把握好教学节奏张弛有度。由于我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不够,教学中读文和识字整合不到位,教授新课与拓展的链接不巧妙,诗歌小节间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多变,导致了本堂课的节奏前松后紧,拓展练习和写字教学都不扎实,不但超出了教学时间,而且未到达教学预设的效果。

二是要关注课堂的及时生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在教案中,我预设了在第一小节学习后向小露珠提问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想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有个孩子在标注完第一小节后很积极地向我说道:“老师,我会标其他小节!”于是,我将标注其他小节的教学环节提前,而向小露珠提问的环节就遗漏了,失去了在这本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非常遗憾。教学中,我应该学会“收放自如”,不仅要让孩子放开发挥,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将孩子巧妙地引回到问题本身。

现实的课堂远远超过教学设计本身,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更有难以预料的状况,而课堂教学的魅力也在于此,像个孩子一样有着生命力,不断生长着。也正是由于永远没有完美的课堂,激励着我反思中总结经验,在缺憾中收获成长。

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4篇)


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无论教授知识的难度高低,所有老师都应该尽到编写教案的本职。教案要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体会。为了满足您的期望栏目小编特别为您准备了一篇“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

学期初,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点将课是其中之一。我作为体育学科的代表,也很荣幸于3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进行了教学展示。与此同时,区教研员杨印荣老师带领我区参加第五期继续教育的体育学科全体学员到我校进行了观摩活动。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投掷(复习正面投,学习侧向投)。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教学法。首先复习正面投掷的动作技术和方法,根据所学学生能说出其技术要领(持球手高高举起,肘朝前,肘高于肩)和最佳发力法(从脚开始发力至手臂)。通过设置障碍,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作质量,同时也为下一环节“侧向投”的出手角度进行无语的指导。其次将此技术加上两个动作,上肢:持球手臂向后拉长;下肢:蹬、转。从而引出侧向投的教学。

本节课我感到精彩之处首先是队列练习和调队,可以看出常态课的认真程度。其次是将游戏融入调队中,增强趣味性。再有在教学中适当弱化技术动作术语的传授,用简短的儿童语言使其更好的理解其意;最后障碍的设置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解决了出手角度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节奏上紧一些,语言精炼一些,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二是在特有的教学学科中,应突出一下教具的利用率,即“一物多用”,让这一教具(沙包)贯穿于整个课堂中。

课后针对此课组内进行教研,不仅使我的教学思路有所拓宽而且教学手段也丰富了许多。总之,我在这一平台上收获颇深,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2)

《秋天》一诗,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富有情趣,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朗读品味。现当代诗歌的教与学,我所能想到的,还是“读”。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蒋老师能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生字词的朗读与指导,特别是儿化韵的朗读指导,重视生字的形的识记。注重运用多媒体拉近孩子与秋天中的物象的认知,重视了引导学生的对诗歌的感知与朗读。听了课后,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各位商榷。

第一、读要有层次性。

诗歌,非常适合朗读。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认识字词后,首要的是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把已认识的字词落实到句子段落中,从而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其次,要在读中理解字词的意思。这首诗虽然晓畅简洁、清爽明了,但站在学生角度,还是有词语需要理解,如“娇、羊肠小路、嚷”等,需要在读的过程中加以理解,以达到逐步深入的目的。再次,在读中抓住意象,了解节意。只有步步深入,才能读得有味,读得有效。

第二、要体现质疑解疑的过程。

蒋老师在学生第一遍读文时提出了一个要求,不懂之处做上记号。我觉得要对这一点善加利用,无论在词语句子还是整个文章中,要体现质疑解疑的过程,师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提炼出来,以引领下文的教学。

第三、学习的内容要有选择。

老师把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安排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第一小节在整个文章中起总起作用,总写了秋天的特点。这一节的内容理解要建立在对下文各小节理解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来学习理解,缺乏基础来支撑,因此有较大的难度,不适宜在第一课时理解。

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3)

这次小组教学我们进行得很快也很顺利,在平时如果有时间我们组的老师们便经常坐在一起研究、探讨“新课程标准”,找到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最佳途径,而且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得更好,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所安排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把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这学期,我们小组教学所定的专题是“运用多种评价手段鼓励激励孩子,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

此,我们在备课、上课的时候都围绕这一宗旨进行鼓励和激励孩子,而且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小组教学我们又是经过了精心的备课,共同探讨所授的内容及教学策略,内容、授课环节层次尽量安排合理,在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方式来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上学习,进一步提高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也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们虽然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但我们有不同的教学特点,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大家听课后,有很大的收获,之后我们再及时总结,为今后的授课做好铺垫。

总结如下:

优点:

1、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安排合理,能准确把握教材,并结合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材。

2、层次清楚,重难点在课上能够突破。

3、教学方法选择恰当,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5、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孩子正确的、积极的、多种方式的评价,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6、能够调动学生的原认知进行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教师教态富有亲和力,教学方法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8、语言准确,能够运用积极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9、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手势等教学方法,让孩子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掌握知识。

不足:1、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及学习习惯,为今后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

2、多关注对学困生的辅导,做到宝底不封顶。

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操作,能准确对物品进行分类。

2、进一步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师:同学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现在已经长大了,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呢?咱们的好伙伴小明就经常帮妈妈做事,是妈妈的好帮手。一起瞧瞧,怎么样?

[出示投影帮妈妈整理衣服]

师小结:看来咱们同学都很聪明,像刚才这样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数学上叫分类。(板书课题)

1、[明确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

师:我收集的小物品不知被谁给弄乱了,谁能帮帮我?

[师发给每人一袋分类物卡,有动物、植物和图形,生自主探究]

2、[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信封,打开来看是什么?(树叶)请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先讨论,再把它们进行分类。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几片小小的树叶竟有这么多种分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其实你仔细观察生活中还有很多分类现象。今回家帮妈妈整理厨房,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我们的千挑万选推荐这篇有深度的“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教师的优良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的学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出现教学事故。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1】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及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

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

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学生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二节学生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学生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如果先让他们说说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

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学生掌握得较好。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2】

《语文园地一》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能正确认读“见、万”等8个生字,将它们按照韵母“an、ang”准确分类并书写。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借助拼音,正确认读8个四字词语,并熟读成诵。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搞懂诗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教学效果:

《语文园地》恰恰是每个单元最重要的版块。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新老知识的衔接,学生的自主探究、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提高学生自我发现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通过一首自编的儿歌复习,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复习巩固了7个生字,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学生在整体认读中,增加识字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时,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教学设计有梯度性,先抓课本上,再向课外和生活中延伸。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设置了《祖国多么广大》的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在完成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充分的抓住《日积月累》文本的特点,通过朗读讨论的形式,来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比如“春回大地”、“柳绿花红”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情,并且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和大人一起读》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3】

【教材分析】

本课语文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卜算子·咏梅》,重点练习写句子和片段。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1.与同学交流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难点】

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并仿写句子。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总结语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再在实际中运用。

2.“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由积累到运用;第二题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语境中体会描写田园生活的手法,再仿照例句写句子。

3.教学“日积月累”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词句读正确,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背诵这首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1.师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相机出示《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语文园地)

2.交流平台。

(1)师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2)师:自由朗读三位同学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3)生交流后师小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r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l

r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l

r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3.师指名结合课文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示例1:“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示例2:“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谈感受的方法,增强对“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素养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运用到阅读中。

板块二

认读词语,体会不同

师过渡:语文园地还藏着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句段运用”吧!

1.指名认读,发现规律。(出示课件)

(1)生自由读词语。

(2)师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认读“璀、璨、煌、沃、谧、炊、袅、犬”。

(3)发现词语规律。

①师引导生找一找: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示例: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②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③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课件出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城市灯火辉煌的图片)

示例2:从“依山傍水、静谧、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课件出示乡村依山傍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图片)

(4)生交流体会到的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示例: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5)师再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读出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读出对它们的理解。

2.师小结: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刚刚学的词语中。大家读出来的词语也有了感情、有了温度,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这一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猜一猜它们有什么含义,想一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适时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呈现了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力求识用结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积累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仿写句子,描绘画面

1.师导入: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2.师指名读题目。

3.生自由练读课本中的例句。(出示课件)

(1)师指名回答:你体会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示例2: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3幅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3)仿写练习。

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吧,看谁写的句子最精彩。

(4)师指名交流。

示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奔驰的骏马、静立不动的羊群,它们和碧绿的草地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草原风光图。

5.师小结: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逐渐有自己的收获。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诵读诗句,积累经典

1.师过渡:又到了“日积月累”栏目,在这里我们读过不少名言警句,诵过无数诗词佳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赶快去看看,这次“日积月累”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音频。

3.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简介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5.师:再读整首词,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示例1: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示例2:我读懂了“犹”是“还,依然,仍然”的意思,“俏”是“俊俏,美好的样子”的意思,“烂漫”是“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的意思。

7.师指名读,引导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生背诵。

8.师总结:同学们,“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文化宝藏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此板块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和领悟。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训练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3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后,还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平时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获得阅读技能。同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从语句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词句段运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理解“感受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语言表达。另外,还适度地把学生引到“语文园地”外,仿写句子,表现不同画面所呈现的美丽风光。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4】

本课时注重了学生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做到了以“游戏”“创新思维”的智力开发为主,拓宽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度,为学生掌握“难音字”提供了巧记的'捷径。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内容的容量过大,还可精简一些,让课程的知识紧跟“难音字积累”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以此方法,去自学《语文园地六》的前四项内容。如这样改进后,本课的教学会在学生“积累难音字”能力方面,有较高的突破和提高,又可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灵活运用,去发现和寻找“难音字”,教学效果会更好。

本课时,最大的难点就是查字典这一部分,学生程度较好的,能基本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这需要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尤其是在26个大小写字母上面,出现回生现象。要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展示台部分,更大的激发了学生生活中识字的积极性。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5】

语文教学不光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吐出心声。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话的精神乐园。

如设计“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先准备好“六一”照片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在同学都学会了之后开展竞赛,比比谁最快。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法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这样的设计,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的教学环节,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我们每个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沿着全面发展的轨迹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随时质疑,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个性尽情展现。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2、初步认识反义词。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5、建立句的概念。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7、正确、有事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复习要求认识的字。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的声母、韵母你们还记得吗?自己试着背背吧!

2、检查指导。

教师依照顺序出示拼音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错误。

⑴依照顺序,出示u、o、zh、ing、s、un、g、ie、r、m、ao、e、k、n、a、ui、f、en声、韵母苹果卡片及两棵苹果树贴片。

⑵贴一贴。

请小朋友把苹果贴在相对应的苹果树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对。

⑶学生贴完后,指读、评价。

5、全班交流。

⑴先给每一个苹果分类,是声母的画个“√”做记号,是韵母的画个“○”做记号。

⑵画后分别抄写。

⑶检查是否遗漏,数数总数是不是18个字母。

6、还有什么方法呢,只要能做到不会错、漏,各种方法都可以肯定。

7、按照学到的方法,动手完成书上的“我会写”。

1、游戏激趣。

⑴师生合作完成“反话游戏”。教师说一个字,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也边说边做一个相反的动作来。

比如:

教师说大,用手比个大;学生说小,用手比个小。

⑵引导:刚才,我们说的是意思相反的词,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⑴出示生字卡片:“大、小、人、左、右、上、下”。学生认读。

⑵小组讨论,哪两个字是意思相反的呢?贴一贴,对一对。

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全班齐读。

1、识字比赛。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间互相抽读,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全班交流。

1、学生自读,不会的字同桌、小组内互帮。

2、个别抽读。

3、请学生上台把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方。

4、全班齐读词语。

5、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6、试着动手连一连书上的题目。

7、同桌互读。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7】

《语文园地四》的教学内容跟往常一样,有我的发现:“我会认”是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同偏旁的字;“我会读”是通过读句子,学习联系上下文分辨多音多义字。日积月累:“读读记记”是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得出“()的()”的短语形式;“我会读”是阅读短文《浪花》,感受孩子们跟浪花玩耍的乐趣。还有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在教学中,我把“日积月累”的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使得知识点前后贯通,对“()的()”的短语形式得到实践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了意外之喜。

一、教学“读读记记”

1、出示短语读一读,发现短语构成形式。

美丽的夏夜精彩的球赛

可口的松果透明的翅膀

有趣的问题闷热的天气

亮晶晶的眼睛绿油油的荷叶

2、全班交流,小结短语的形式。

通过朗读和研究,孩子们有了一点点的发现,谢朱添说:“短语后面的词语都在写一样事物,比如松果、翅膀、眼睛、荷叶……”有孩子发现“亮晶晶、绿油油”是ABB式的词语,还发现了“美丽、精彩、可口、透明”等词是写后面的事物是怎么样的.。于是,“(怎么样)的(什么)”这个短语形式就得出了。

而后,在教学《浪花》时,我就让孩子们找找这样的短语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轻轻的步子、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淘气的娃娃”,非常开心,这就是学以致用啊。

二、教学“我会读”

初读短文后,孩子们因为发现了“()的()”短语而兴奋。我让他们再读读短文,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呢。

1、感受“浪花”的淘气。

短文内容简单,孩子们一读就笑了,问:“为什么笑呀?”回答:浪花太有趣了!太调皮了!太有意思了!……再让孩子们找找短文中是怎么写的。从“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像一群淘气的娃娃”可见它的“淘气”,通过朗读展现这份调皮捣蛋。

2、发现了比喻句的写法。

还是谢朱添,他在第二次读短文时说:“最后一句话是比喻句,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于是,我再进行强化,让学生说说把谁比作了谁?(浪花比作了娃娃),用笔圈出“浪花”和“娃娃”,再用一条线连起来。然后还让孩子们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更可爱了、更有趣了……

小结:原来用上比喻句可以让某样事物变得有趣、可爱、生动,我们以后也可以用用啊。

3、“我发现了这里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我发现了这里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这是黄亚坤的惊人之语。

在谢朱添之后,黄亚坤亦发出了惊人之语,不要说孩子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就连我也为之一震,便追问:“拟人化的写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啊?”他不疾不徐地说:“短文里说‘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只有我们人会‘跑’,浪花又不是人它怎么会跑呢?把它当做人来写了,用了个‘跑’,所以说是‘拟人化的写法’。”哇,孩子们的能力真的不是可以估量的,我带头鼓起了掌,并把“拟人化”三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

然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来探究这个“拟人化的写法”,让他们再来找找看,短文中还有哪些词也能让你体会到这是“拟人化的写法”?孩子们一个个起劲地找了起来,找到一个用“△”标注一下,如:看见、迈、走、搔、回家、唱、笑、捧。

其实,这一环节并不在我的教学预案设计中,但课堂上孩子的精彩发言我不想就这么白白丢失,这一环节的学习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并没有强求学生一定要记住这个知识点,但至少每个孩子心中有了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在我们的写作中有一种叫“拟人化的写法”。而这也成了我此次教学中最得意之处,因为《浪花》带来了课堂上那朵小小的“浪花”。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8】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语交际的增设是一大亮点。它旨在训练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意识。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与研究,想尽一切方法来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也来谈几点体会。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如何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激发同学的口语交际兴趣呢?教师要善于联系同学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第二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可让同学带照片互相介绍,回忆自身的快乐时光;有的小朋友特别想知道老师小时候过“六一”时的情况,教师可作示范性叙述,语言注意尽量儿童化。教学“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自身打算怎么过”这一环节时,可采取多种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电话”“说悄悄话”“比一比”,通过这些情境,激发同学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同学交际的质量。同时,对于刚刚接触口语交际的一年级小朋友,老师一定要训练同学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认真倾听等。当然教师自身也要认真专注地倾听同学的每一句话,并和时做出适当的评价。

另外,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讲清要求,明确交际的目标、内容,并随时提醒。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篇9】

《语文园地》应是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百花园;应是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操练场。正因如此,在“语文园地三”中我把汉语拼音的复习渗透到每个环节,生动演绎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进入有趣的天地,在玩中学,学中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将灰太狼、喜羊羊导入情景教学中:你喜欢喜羊羊吗?现在呀,喜羊羊被灰太狼抓到了拼音王国,他不会拼音,不知道怎么才能走出去。他向我们发出了求救,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他走出拼音王国?你愿意吗?接下来,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六个关卡:迷宫闯一闯、小耳朵大考验、秋游我来帮、我说你猜、汉字大考验、阅读大考验,每个关卡都紧扣拼音,因为和动画有关,喜欢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学生看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还是比较兴奋的。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完拼读后,我找了几个小老师上讲台上领读,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足之处还是在于课堂纪律的常规问题,可能是因为看到动画片人物太兴奋了,所以课堂纪律不是很好。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精选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精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

本设计以故事和歌曲导入,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求知状态。

本设计中还运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的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爱好,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和掌握一些识字方法,从而不只使学生学会这一个,而是这一类。

识字这一环节的设计,尊敬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合作、探讨、交流等参与活动,归纳、把握、识记生字的多种方法,并通过疑难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口语交际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深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表达与体验,使学生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与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谁说现在的孩子自私,没有爱心?其实,并不是孩子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在大人引导下的对爱的感悟和表达,在爱的体验和互动中我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的真谛。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2】

《平平的手》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运用了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通过实践,我体会到了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

1、朗读中多次预习和巩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识字量大,学生年龄小,教学任务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它比单纯的识记生字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每读一遍课文,无意之中识记了要求教学的生字,多次朗读这些生字就达到了多次复现。

2、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理解了:平平帮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平平那种关心他人的品质。

3、在朗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学生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的语气来读。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3】

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局限在课堂里,把它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发学生交流。本节课开课伊始的两个情境,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实际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连,甚至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压抑感和局限感。2、有氛围才“敢说”。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当众大胆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因此,我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互动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领这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放开自己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且在活动中他们也对“大声说话”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相信他们以后的语言表达会更自然,更大方。3、知道重要才“会听”。

第一课时:学生书写字母时,占格不够饱满,而且个别同学不按笔顺写,而是一笔写完,这样就不美观了。对于书写习惯,还有待加强。

第二课时:在学习标调的时候,让学生配合手势和儿歌学习,或让学生编出自己喜欢的顺口溜。整节课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课时:学生书写字母时,i和ü的点书写比较差,个别同学把点写成小圆,这样就不美观了。对于书写习惯,还有待加强。

第二课时:本课在学习单韵母i、u、ü及四声的形式时,又同时出现了声母y、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学习和认读。这样的安排,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教学中采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新课,适应儿童学习认知的特点,增加对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配合,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悟发音方法。如:看图;通过实验比较,区别发音;编顺口溜等,学生很快地读准了音。

第一课时:字母d t n l与前一课所学的字母b f m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混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他们在形体上的联系,弄清他们之间的区别。学生记忆较快。

第二课时:因为n和l极容易混淆,也是本课难点,通过与n比较,

第二课时::g k h中,部分学生k h的读音容易混淆,另三拼音节中,学生拼读起来觉得难,尤其是guo、kuo、guo的发音,要多练习。

第一课时:教学生用顺口溜学习3个声母,容易记住声母的音和形,比较形象直观激发学生识记的愿望。

第二课时::g k h中,部分学生k h的读音容易混淆,另三拼音节中,学生拼读起来觉得难,尤其是guo、kuo、guo的发音,要多练习。

第一课时:在复习导入和新授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生动活泼。并通过编顺口溜、背顺口溜、看情境图、讨论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记忆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课时:通过让学生在读音节和交流中发现j q x和ü相拼的规则,又通过编儿歌练习进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采用做游戏、找朋友等形式,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4】

《石榴娃娃笑了》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的一篇文章,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想到孩子们对石榴这种水果并不陌生,很多孩子还很喜欢吃石榴。于是我在导入课题时,首先板书石榴两个字,问:谁认识这两个字?愿意读一读吗?当学生读正确后,再问:你对石榴的了解有多少?有的学生说石榴又大又圆;有的学生说石榴的皮很硬,描述了石榴从青涩才能吃;还有的学生说石榴的果肉可甜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利用课件简单介绍了石榴这种植物,比如:原产地、营养价值等。然后导入课题,把板书补充完整。指导学生读课题时我问:课题讲的是谁?他怎么样了?请你再试着读课题,把课题传递给你的信息读清楚。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把课题读正确了,有的孩子还晃着小脑瓜,带着甜甜的笑容,把课题读得美美的。我觉得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应从一点一滴起,不要放过一点机会。

在初读过后,我让学生回顾了如何判别完整的一句话,然后在课文中标出每句话的序号。在课堂中。我对勇于发言的孩子给与鼓励。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原来在整个一个漫长的夏天,石榴娃娃们都经历着成长的过程,在夏季里逐渐走向成熟。我让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秋风轻轻地吹了吹他们的脸颊,我真的就在一个学生的脸颊上亲了一口,问:是这样的吗?孩子们都笑了,回答说:不是真亲,是秋风吹过石榴的脸颊。从而揭示出石榴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是因为秋天到了,他们成熟了的表现。之后让学生体会石榴娃娃此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石榴娃娃,读出石榴娃娃此时的心情。孩子们读得非常好,每个孩子的语调和表情都那么美。整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我教得也很开心,我喜欢这样的教学。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快乐读书屋当中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本节课体现得不够,哪儿扶哪儿多放,是我今后要引起注意的。另外在拓展延伸方面还要加强,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5】

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2.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3、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2.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思(任务驱动、生成问题)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交流点拨(交流充分、点拨精准)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就是“四”。(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夯实基础、分层提高)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导学: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五、评价反馈(评价多元、及时有效)

1、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2、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3、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