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时间:2023-12-28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精选(8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老师在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教学。今天编辑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的相关知识,如果这个网站给您带来了帮助请动手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1】

《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李学裙 雷冠群 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是第六单元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单元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主题编写的。从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项语文训练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3.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写完后同桌互相修改。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2.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具体地介绍景点的特点,习作语言规范、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课型习作课 教学准备

课件,片段文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或图片。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感知。

1、出示课件,谈话引题。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师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吗? 小青蛙因为天天坐在井里,才闹出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笑话。它非常后悔,决定跳出井口,到各地旅游,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希望同学们能给他当小导游,同学们愿意吗?

2、课件出示小青蛙的邀请:请同学们给我当小导游,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吧!

3、板书课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了解要求,开拓思路。

1、(课件出示小青蛙的请求)小青蛙:请你向我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名字。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些地方在哪里?美在哪里?

3、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地方找出图片,根据图片说说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例如: 三峡风光:雄伟 用一句诗形容:三峡天下雄。

黄山奇石:奇特

用一句诗形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湖美景:美丽

用一句诗形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国酒门风光:壮观

(学生在倾听、认同、发现、补充中,丰富习作素材。)

三、创设时机,由说到写。1.小组交流,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多好玩的地方啊!多吸引人的地方啊!赶快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你想介绍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你?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你介绍的地方有趣吗? 从哪里看出很吸引人?(景区名字来历、景物山清水秀、民俗风情、物产丰富、儿童乐园„„)

3、分享交流,增强自信。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你觉得你的好朋友说得精彩吗? 他介绍了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 推荐(或自荐)你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展示。

4.铺垫过渡,由说到写。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大家刚才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真高兴!我建议你们写一写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1)指导学生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掌握写作顺序。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师小结:地点的转移顺序,又叫空间顺序。我们写一个地方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2)师提出疑问:这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总结。

(教师适时板书: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3)学生动笔习作,教师随堂关心和帮助学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按照我们掌握的习作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写出来,一写为快吧!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完成习作。

2.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修改,同桌互相修改。3.评讲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 教师:准备好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鼓励“以说促写”

1、师:请同学们把上次交流的内容,按照习作要求,稍加整理,继续完成习作!

2、学生构思,自主写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3.展示欣赏,分享自信。

小伙伴青蛙:同学们写得可好了!小青蛙等得不耐烦了,谁充满信心地读一读?(同桌交流读;发现补充读;抽生展示读;点拨欣赏读„„)小伙伴青蛙:啊!这么多地方!这么吸引人!小青蛙太高兴了!我要记住大家介绍的好地方,到处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我要成为有见识的小青蛙。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吧。再见!

二、指导修改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再一次润色 2.同桌互改。

3.学生展示自己修改好的作文。围绕“顺序 抓特点 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来评价。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三、作业设计

课堂: 誊写文章到《作文本》上

课后:寻找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做好摘录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修改方法:按顺序—写清楚

语言生动

描写具体

富有想象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2】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的地方。

2、读背、积累古诗句和三种类型的词语

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

①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②小黑板,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四课时 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四、走进“宽带网”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仅有精美的诗歌,还有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资料搜集,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回导游,带我们一起走进宽带网。可以介绍书上的,也可以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2.利用素材,自主介绍。

学生手拿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景点或物产。3.同桌互通,拓宽界面。

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祖国富饶的物产或美丽的风光(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4.整理材料,课后延伸。

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好交流的材料,准备办一期展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3】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①观察与认读。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①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②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③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①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②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③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④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秋天的图画》习作教学设计

本次习作是在学生感受秋的喜悦之后,继续在身边寻找、感受秋天的美,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秋天的美好,用语言赞美浓浓的秋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图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的素材。

2、指导学生学习看图作文的方法,能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按照一定顺序把画面内容写清楚。

3、指导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展开合理的想象,能运用比喻、拟人等到修辞手法把景物写生动。

4、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学习看图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寻找 “秋天的美景”,并将找到的美景用画笔描绘下来;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文、句子。

教师:实地拍摄家乡秋天的美景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用家乡的水果,如:酸甜的葡萄,沉甸甸的谷穗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秋天的图画》,同学们还记得吗?这篇文章的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金灿灿的梨、红红的苹果、黄金般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设计意图:巧妙运用已学内容,结合美丽秋景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激发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

2、课前我让同学们跟随秋天的脚步,走近美丽的大自然,到我们自己家乡的菜园、果园和田野里去看一看,我们家乡“秋天的图画”和课文中的描写的“图画”有什么异同,并让大家把看到的最喜欢的、认为最美的最有特色的“图画”画下来,你们都画了吗?

【设计意图:将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并将语文教学拓展到了课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引导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的素材,真正落实作文教学“生活化”。】

3、老师昨天也到村边的菜地、田野以及果园中“游览”了一番,发现许多具有我们家乡特色的、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老师已经用照相机把“她”拍了下来,现在老师把“她”展示给大家。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画的作品也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呢?(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设计意图:体现教师的以身作则,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又可丰富本次习作的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二、师出示秋天的图片

1、出示秋天的天空的图片,同学们先观察一下,再来说一说好吗。(蓝蓝 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白云像棉花,还有的像棉花糖,你们想吃吗?还有一大群大雁在天空中飞着,有的排成“一”字形,还有的排成“人”字形。)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出示秋天的田野的图片

田野里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谷粒像一颗颗黄金一样闪闪发亮。一阵阵秋风吹过来,金色的波浪一起一伏,沉甸甸的谷穗向我点头鞠躬,好像说:“农民伯伯怎么还不来收割我们呢?”

还有又壮又结实的玉米,让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3、出示秋天的果园的图片

果园里有很多水果,玲珑多姿,香甜可口的葡萄像一颗颗碧玉似的翡翠,晶莹剔透。

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沙糖桔,它们有的像调皮的孩子,三五个挤在一起,压得枝条弯下了腰;有的爬上高高的枝头,被太阳公公晒红了脸;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叶子的后面。

还有柿子像小灯笼,把果树都压弯了。

4、出示秋天的花园的图片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黄的、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还有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红如火??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5、出示秋天的山林的图片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像铺上的地毯,踩上去松松软软的,真舒服。

黄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6、小结:同学们,秋天美吗?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秋景写进你们的本子里呢?写的时候注意多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和修辞手法,还有别忘了看看写作要求哦!

三、出示写作要求:

1、介绍你选的或者画的画。

2、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4、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四、指导写法

(1)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

(2)抓住重点,具体描述。

(3)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拟人、比喻),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

(4)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拟题纲

写的时候要注意:要将哪些内容写进去,分成几段?最好是每一段有一个大意。你可以拟一个提纲。例如:

题目:秋天的图画

第一段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例:①一场落叶雨之后,秋姑娘来到人间,大自然一派丰收、喜庆的景象,不过最热闹的还得是那香甜四溢的果园。(《秋天的果园》)

②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真美啊,像一幅幅多彩 的图画。(《美丽的秋天》)

第二段可以写果园

1、水果都成熟了。

2、石榴大大方方的挂在枝头大笑,露出了??

3、柿子就像一盏盏??

4、一串串葡萄??

5、黄澄澄的沙糖桔,它们有的像调皮的孩子?? 第三段可以写田野:

1、那稻田里,??的稻谷,随着风翻起了??农民伯伯们来到了田里,他们背着??扛着??

2、菜地里,??

第四段:结尾点题,抒发情感

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秋色图啊!

3、学生自主选择“资源库”中的或自备的“图画素材”,运用刚刚学到的的写作技巧,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习作的要求确定好后,教师把“选择习作内容”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都能写自己熟悉的、想写的内容,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了条件,体现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再次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六、交流作品,巩固延伸

1、先在小组内交流、成员之间互评互改。

2、各小组推选优秀作品上台展示,全班共同欣赏、点评。

【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学生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就加以培养,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起步。】

3、品尝秋天的果实。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尝一下我们家乡的水果吧!(端出水果拼盘让学生品尝。)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勤劳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同时让学生知道“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并将“秋天的美景”从“视觉”延伸到了“味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喜爱之情。】

4、把优秀的“画”(学生画的图画)和“话”(学生写的习作)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大家欣赏。(时间不够,可课后进行。)

【设计意图:不仅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内进行交流和展示,而且提供了课外交流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反复实践,反复强化,形成习惯,从交流和展示中获得习作的快乐,从互相学习中提高习作的能力。】

范文:

秋天的果园

我喜欢百花盛开的春天,也喜欢树木茂盛的夏天,但是我更喜欢瓜果飘香的秋天。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红彤彤的苹果像一张张小笑脸;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金葫芦;亮晶晶的葡萄像一粒粒宝石;甜蜜蜜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黄黄的香蕉像一只只弯弯的小船等等。它们你挤我碰,好像在开水果大会呢!人们争着要去摘呢!果树上的水果们好像在说:“摘我吧,摘我吧!”

果树下面是一些金黄的落叶,像黄黄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真舒服。还有枯萎的小草和小花,看它们没精神的样子。像在睡觉呢。叶子落下来像一只只花蝴蝶。

我爱美丽的秋天,喜欢这丰收的季节。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写7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学写生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一 、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瓶子,只要对它说出心愿,就能想变什么变什么。小老鼠想变成什么呢?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把字音读准没有。老师读完后,请你将课文读准确。看看谁能将字音读得最准。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将字音读准。

3、小组内认认课文中的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一比谁的字音读得最准。

4、全班集中反馈。

(1)、教师带读生字。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读生字。

(5)、全班一起读生字。

(6)、教师重点指导个别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边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准确。

1、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将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了。

2、以组为单位读课文,过会儿全班进行比赛。

3、全班比赛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感受课文进行体会。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习句子。

(1)、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变成别的东西。

(2)、小老鼠想变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还是不想变了。

五、指导写生字。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六、课堂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五个,并组词。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游戏“变变变”。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进行激趣。

(2)、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2、复习课文。

(1)、全班分小节读课文。

(2)、指名代表小组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整”,注意“整”的笔画较复杂。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课外拓展。

1、分小组试着完整地讲述《变成什么好》这个故事。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擂台。

3、评出擂主、奖励奖章。

4、小老鼠变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会想变成什么呢?

5、指名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并说说原因。

6、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发现了吗?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在双基目标中,要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背诵;

2、能力目标中让学生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在道德情感目标上,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儿歌内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儿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和老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共同展示出来,并说说你所了解的内容。

你们谁能说说自己最熟悉的国家风俗。

人们常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就像开放在世界这个大花坛中不同颜色的花朵,你们就是最美丽的那一束。

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感知生字、词。

自由朗读这首儿歌,画出不认识的字。

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办?

自由学习不认识的字,可通过问别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和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

分小节朗读儿歌,读准字音。

学生分小节朗读儿歌,其余学生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读音是否准确,读后学生互评。

1、你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同位互相读一读。

在每一小节里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提出来。

2、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

3、分组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四、再现情境,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拓展延伸。

回家读儿歌、并且要背过,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在怎样用。

六、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7】

语文园地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4)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

2、过程与方法:

在背、收集、讲、写中提高语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交际,学会写作,学会语文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

2、读背、积累古诗句和三种类型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四、课前准备:

①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②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 四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口语交际

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 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学生交流。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 二 课 时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 三 课 时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 四 课 时

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人人平等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1、认读词语(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2、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解读。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

(2)指名读第1、2小节,这节写了孩子的什么?都有什么颜色?

(3)你见过什么人的眼睛是黄、蓝、灰、黑?

(2)看图说出孩子的头发怎样?

(1)课件出示,一枝花和一束花,大家认为那个美呀?为什么?

(2)那我们看看花园里的花怎样?谁能读一读第四小节?

过渡:花有五颜六色,那人是不是有不同的肤色呢?你知道都有哪些?告诉同学们,那在作者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第五小节:

(1)谁能用最美的语言给大家读一读第五小节,谁就像最美丽的花束。

(4)孩子像鲜花一样漂亮,孩子听了高兴吗?你们高兴吗?怎样读呢?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2、教师提问:课文中“你” 、 “我”、“他”都是指的是什么?。

1、同学们,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呢?

2、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国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们都是平等的。同学们,你们能谈谈自己平时如何与同学相处的吗?

1、播放《各国儿童心连心》歌曲,出示图片。

2、边看图边总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