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心得体会 >导航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时间:2024-03-14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精选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不断迭代自己思想方式的有效方式,如何动笔去写出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这份“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是我尽职尽责的结果希望您喜欢,相信我这些指南可以帮助您成为更优秀的团队领袖!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1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上学期已经掌握了1600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觉得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习,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每天摘抄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摘抄,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习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步生字学习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习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巩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巩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习范围,不定时抽查。

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加入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 ,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多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如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人教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的。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它把过程和方法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为了体现这一思想,我在设计《乌鸦喝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第13单元)一课时,当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乌鸦喝到水的办法: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我听到这个答案后并没有很快结束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与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体验与思考,我又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很快找到了乌鸦喝水的办法。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只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

(点评:学生是否真正体会到乌鸦喝水是最佳的办法呢?这时的回答也可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有时候,学生没有经过真正的积极主动的思考,也可以呈现出一种顺利而自然的平衡局面。)

生:(有的在朗读课文,有的在独立思考,也有的在小声讨论着)

师:请大家谈一谈你的想法。

生1:乌鸦找到的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边的水又少,他可以在周围找找有没有像吸管一样的东西来帮忙。管呢?就是找到这样的东西,一定也很脏,不卫生。

生3:再说了,乌鸦的嘴巴那么尖,怎么能夹住吸管呢。

生4:我也同意刚才两个同学的意见。我想它可以用翅膀抱起瓶子来喝。(边说边模仿着鸟飞的样子)

生5笑着说:乌鸦的翅膀主要是羽毛,有这么大的力气吗?

师笑着建议说:可以试试吗?

同学们一阵笑声。

生6:我觉得乌鸦还可以再去找另外一个有水的地方。像小溪、小河就好办了。

生7马上站起来反对:这只乌鸦已经飞了很长很长时间,找了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找不到水,他现在一定又累又渴了,好不容易找到水,不能再飞走了

全班同学都热烈的鼓起掌来。

生6:你是怎么知道这只乌鸦又累又渴了呢?

生7:因为课文里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从到处一词体会到,这只乌鸦一定飞呀,飞呀,飞了很长时间,找了很多地方。我想他一定是又累又渴了。

生6(点了点头):哦,我明白了。你读书时可真爱动脑筋。我以后要像你学习,边读边想。

师(带头鼓起掌来):大家说得多好呀!我们都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师:刚才大家为小乌鸦想了这么多办法,哪一种办法最合适呢?

生沉默片刻。

生异口同声:小乌鸦的办法最好。

师:你喜欢这只小乌鸦吗?为什么喜欢它?

生9:在读课文时,我好像是看到了一只勇敢、坚强的小乌鸦,我喜欢。

生10:我喜欢这只小乌鸦,它在遇到困难时认真观察,积极动脑想办法,不退缩。

生11:我要像小乌鸦那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多想一想,一定能把困难消克服掉。

生:

(评析:一场争辩结束了,同学们在阅读中感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思考,发展了

思维,形成了能力,发展了个性,所以说:过程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3

案例:

师: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世界是公平的,一个创造了辉煌,这辉煌也会使他名震天下!请同学们一起读读。

师:想说些什么?想问些什么?

生:他指谁?板书:史丰收

生:他创造怎样的辉煌?

生:他是怎样创造辉煌的?

师:学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古人常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同学们围绕一句名言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呀!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生:通过我们自己读书解决!

师:好!这些问题都在一篇名叫《一算惊世界》的文章里,(板书课题)大家只要好好地读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这些问题解决的!有信心吗?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互相交流,也可请我这个大朋友来帮忙。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也明,当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输入信息与认知结构之间的不符合即为学习中的疑点。教师对学生的疑点不是马上解答,而是引而不发,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去解疑,这就能够形成学生愤悱的心里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

在全体学生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开展全班阅读交流汇报活动。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句名言,你是否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那就请你们拿起笔来,把自己的感想凝成一句话写下来,并写上你的名字,这就是你的名言!

师:谁来读读你的名言,让我们大家一同分享。把你的名言写在黑板上。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4

【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最根本的做法是建立文本、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避免文本、文字与生活经验的疏远和隔离。《桂林山水》是一篇游记,是作者在一次旅游生活中对美的发现和讴歌。尽管作者不是我,桂林山水离我们也很远,但旅游离我们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我们都需要。学习《桂林山水》,固然要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如何旅游,要学习如何在旅游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尊重语言文字,理解语言和文字的内在规定性,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了解他人、进入社会和理解历史的必要前提。我执教《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从检查字词入手,紧紧抓住文字语言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的感情,观察、学习作者理解和表达生活的方法,口头交流游记的写作思路,目的就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前人的经验参照。

在《桂林山水》中,作者超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简单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而对于学习《桂林山水》的学生,又该怎么办?答案也在超越不仅超越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超越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用自己的眼睛就是对文本和作者的超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以后在旅游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声音表达美,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愉悦。

【教学现场】:

一、检查阅读和字词掌握,学生表现很好。

二、感悟文本内容

师:请大家看课文的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这是谁的说法?

生:人们说。

师(在甲天下前加上人们:):作者是否同意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师板书:作者:?)

生1:在这里,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但是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而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方法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生2:我也认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因为在第二、第三自然段里面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但在描写山、描写水时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请你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大家一起想一想,作者想说什么?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学生还是坚持认为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比大海和西湖的水更好)

师: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超过了西湖和大海的水?(生犹豫迟疑)有的同学在犹豫了。大家再看一看书,这里是不是说漓江的水天下第一?

生: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说大海和西湖的水比不上漓江的水。他看见过大海,也赏玩过西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意思是漓江的水很特别,它的水不同于大海和西湖的水。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作者想说漓江的水很特别。漓江的水、大海的水和西湖的水是各有

生1:各有千秋。

生2:各有特点。

(师擦?板书:有特点)

师:作者认为桂林山水有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几个方面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桂林水的特点,山的特点,山水结合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和写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发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游桂林山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些特点。想一想,作者有了自己的发现以后,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纷纷发言:激动、赞美、兴奋、自豪)

师:为什么自豪?

生:因为他发现了。

师:发现了什么?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第一句。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在这里真字和啊字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去掉真和啊,改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大家读一读。

(学生对比朗读后,老师范读)

师:这是作者游览中发现了美,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而由衷表达的欣喜和赞美。要读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入境,头脑中要有这些美境,有这些画面,多美呀!第二要入情,作者在这里游览着,发现着美,他抑制不住地想表达美,歌唱美。

现在请一位同学入境入情地把全文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体会作者的心情,随着作者的指点和描述去观察美,发现美。

(一生投入地朗读全文,师生共同鼓掌感谢)

四、引导学生超越文字和作者

师:现在,我们有了作者眼中的桂林山水。那你呢?你到桂林后怎么看?(板书你:?)

生:我到桂林,还想去观赏那里的树木,体会树木的茂密和生机。

生: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风景区,那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我对少数民族的服装、人文风情感兴趣。所以,我到桂林,不仅要观赏作者写出的山、水以及山水结合的特点,也要观察那里的人文风情。

师:好!说得真好!注意,两个同学都有一个想法值得陈老师学习,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这就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师板书用自己的眼睛,一生插嘴:发现美),对,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板书:发现美)。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旅游的时候不是重复别人的发现,而是发现自己心中的桂林。当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自己的美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生:激动、欣喜和赞美。

师:对,我们可能就和作者一样激动、欣喜和赞美,这就是旅游的乐趣。这是诗人贺敬之对桂林山水的发现和歌唱: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生鼓掌)这首桂林山水歌大家下课以后找来读一读,琢磨一下,两位作者心中的桂林山水有没有不同。

五、指导学生习作

师:文章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两个学生都认为是总写,并阐述了理由)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认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在写游桂林山水的原因。

(老师让学生阅读,学生读后还是坚持认为是总写)

师:想一想,作者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已经去过了,还是没有去过?

生:没有。

师:对!是听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才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注意来观赏,才来了。想一想,第一句是原因,还是总写?

生:是原因。

师:陈老师的看法,也是写原因。它就像我们听到某个人说,某个地方好玩,我们就去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写游记的方法。有哪位同学最近出去旅游过,用这种方法来开一个头?

生:我去的是青海湖。我们学过一篇青海湖的文章,我的印象比较深。回去跟爸爸说想去看一看,出乎意料,爸爸竟然答应了。

师:容中尔甲唱的:神奇的九寨

生:人间的天堂。

师:于是,我们就去游九寨沟了。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可以写成游记。它的写作思路就是,我听说某个地方好,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发现了什么,走的时候感受是什么,这样写出来就很清楚明白。但要写精彩,重要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师:希望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家回去以后,可以照着这样的方式写一写自己最近的一次旅游,当然除了景物,大家还可以把旅游的过程、旅游的心情写得生动一些。

这篇文章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引起游览的原因。那还有没有其他开始的方法呢?下一课是《林海》,大家下来研究一下,它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

大家再读一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这一次,你可以体会着作者的感情读,也可以用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读。

(生读课文)

师:陈老师想知道,你们认为这一节课陈老师最想让大家明白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5

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那么,怎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的经验是应切实抓好段的读、说、抄、写训练。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应抓好三个环节的读。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在此基础上,才转入讲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二、讲读

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如《花钟》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读,初步了解整段话写什么;第二遍读,概括每句话写什么;第三遍读,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这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是写花的种类多、姿态美。)第三句话写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读,概括段意。讲读后的读,要突出/"熟/"字,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三、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或顺应`的基本训练。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金色的草地》第2自然段,在指导说段时,先复习。然后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反映了什么?(这段写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选择好抄学的段落,二是要指导抄写的方法。所抄写的自然段,应是在表达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并且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如《风筝》第二自然段写放风筝的动作,但第三自然段写放风筝的快乐,两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结构比较复杂,而第三段文字优美,两相比较,应把第而二、三段作为抄写内容。

在抄写过程中,看一个字抄一个字,看一词抄一个词也不行,应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过渡到抄段,即熟读后抄下来。抄好后应认真检查一遍,漏了的词要补上,多了的词要删掉。一般来说,遗漏或随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现。因此修改后应再读一读,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写段

三年级作文重点是练习“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实践中,我把写好总分段作为写段的基本训练。并坚持写好总分段的几条具体要求: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

主要练习形式有板有眼种:

1、补段。补总述句和总结句;或补分说句。

2、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如学了《风筝》一文,要求用总分段式写作文。(根据第一段的意思写)。

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

此外,我还经常训练另一种段式,即在一段话里要含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发展的结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点要用优美的词句写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写好这种方式,对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6

本学期,我本着“识字写字与阅读两不误,积累与表达齐发展”两大宗旨,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着。当然,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我自认为比较可取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1、用好教科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在本学期,我非常重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利用独立阅读课文,梳理单元阅读训练点,并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2、用好学生手头已有的材料。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的每位学生都已经配有《习作的导学导练》、《习作同步训练》、《语段训练》、《同步阅读》,这些材料,都与课本配套,是课本的延伸与拓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会适时地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做些拓展。在学完每组教材以后,我又会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读这些内容。当然,在教学每组课文之前,我都会把全组课文包括学生手头有的这些资料,都会好好读上几遍的。

3、利用好学生家里的教学资源

在本学期,我要求每生每天书包里至少带一本课外书,并让学生自主组成读书小组,相互借阅课外书。

二、注重积累,重视表达

从20xx年开始,我一直在做“练在小处,激发兴趣”的一项小练笔活动。

“小练笔”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灵活多变的内容,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小练笔”中个性得到张扬,然后,兴趣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主题。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成功并无其它,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已。”因而要想写好作文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多看、多练习,而现行的教材中每学期只安排了6—8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进行多练习,自然地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有效的提高。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素材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创设了“小练笔”形式的随笔练习,作为对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丰富多采的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的魅力。

1、内容灵活多变。为了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弥补习作数量的不足,我把学生已习惯的摘抄本和周记本合二为一,并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五篇的定额,但对内容不作硬性的要求,学生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安排,即内容可长可短;可自己动手写也可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短文,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写也可记录生活中感人的点滴;可向老师诉说心事也可关心国家大事···点滴皆行,亦可成文。这样,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周五篇定额,而且有很多学生超额完成

2、表达方式随心所欲。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就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向人倾诉的激情,他们把“小练笔”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和表演的舞台。在小练笔中,学生可用记叙的方式记录他们稚嫩的心灵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可用说明文生动细致地描叙他们心爱的文具、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庭及至最新的武器;可用散文描绘身边的风花雪月,抒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可用议论文形式发表他们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感悟,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可用诗歌讴歌人生最美的最感人的一刻;可用随心所欲地记录下他们成长过程的轨迹......

嬉笑怒骂,皆源自于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在小练笔中,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而不敢记录对老师的不满,甚至违心地写一些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文章去迎合老师的喜好;他们不必担心立意不高、篇幅太短、文理不通或有错别字、病句之类的缺点,而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责;他们不必担心害怕暴露心中的稚嫩,而去故作成熟的说“鬼”话···总之,他们在小练笔中没有丝毫的担心,有的只是畅所欲言,有的只是作为一个作者的自由权利,是一个“拥有完全话语权的作者”。当然,他们的文章中还可以有错别字,也可以是一个残缺的句子、一段没有结尾的话、一个没有完整的故事、一个没有结论的论证、一个没有中心的多主题变奏的乐章。他们的随笔甚至是他们自己都难以真正读懂,也无法求解的难题。

3、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学生再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在上面淡而无味地评上个等第便还给学生,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差事的、无趣而无奈的游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每周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当遇到精彩的文章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或用红笔勾出其中精彩的词句,生怕一时的马虎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难题征求意见时,我总是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当学生稍有进步时,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出现退步时,便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

4、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学生在练笔中难免会出现懈怠、不满、甚至反感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写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

“及时的讲评”、“定期的反馈”、“自编作文集”、“小小作家奖”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是我常用的手段。如此,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激励与肯定中津津乐道于提笔和向大家展示自己一周的“成果”。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在作文中不再为“无米”而发愁,也不再为语言的平乏而苦恼,在写作中多了一份挥洒自如,而兴趣也真正成为了学生习作的灵魂!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想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进步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心得 篇7

师:有的同学说课文写得像日记一样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作者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用引号引起来的,也有直接写出来的,而且这一段就写了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这几种心情都因为她太渴望继续读完那本书了。

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的确,这种种心情的变换皆源于对读书的渴望。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心里想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作者是在心里想,有点像自言自语,是边走边回忆。

师:体会得好!大家都试着读一读这段。

生:我特别喜欢第3自然段。读后就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女孩奋力从大人中间挤进店里,瞪大眼睛在书丛中寻找,一遍又一遍,终于惊喜地找到那本书。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你看作者匆忙地跨进店门,因为人多个矮踮起脚尖,灵活地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也没关系,一直挤到里边。为了读书着实做了一番拼搏。

师:说得多好!你们都注意到了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觉到了小女孩身上那种强烈的求知欲。请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生:我最喜欢这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匹饿狼,太形象了,狼饿了就会大口大口吃个不停;而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书,是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不停地读下去,对文字像狼对食物一样贪婪。

师:多么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呀!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把你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