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时间:2024-05-04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合集9篇)。

做人做事都需要做好准备,教案要符合教学过程将基于课本的知识以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老师一定要具有目的性的编写教案,您是不是不太清楚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合集9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1

教具名称

抽拉式拼读卡

设计者

缪维娜

所在学校

泗洲路小学

设计意图

学会拼读是学习拼音的重点,也是达到利用拼音来识字这个目的唯一途径,因此给孩子多点机会进行拼读练习是每个一年级老师的愿望。但传统在黑板上写音节的做法既浪费时间又比较枯燥,自己一个人也无法练习。设计此拼读卡,就是想让学生自己操作卡片来组成各种各样的音节,帮助学生灵活有兴趣地进行拼读练习,学好拼音,为以后的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矗

制作过程

(附图)

第一步:选择布置教室时用剩的彩色卡纸,剪好2块底板和12根长条,并在长条上画好相等大小的16个格子。

图一

第二步:在格子上写好相应的拼音字母和声调(12根长条中,2条画声调,2条分别写声母b-x和zh-s,剩下的8条分别写上构成复韵母或鼻韵母所需的单韵母和r、n、g等字母)。

第三步:在底板上并行画好5个格子(和长条上的格子大小相等),每2个格子间稍留空隙。然后用小刀把格子的上下两边镂空。同样在第2、3格上部画一个长格子,并把左右两边镂空。(如图二所示)

图二

第四步:分别把12根长条装到底板上(写有声母b-x和zh-s的长条分别装在不同的底板上,两头通过镂空的线穿到底板后,可以抽拉长条把要用的字母或声调留在底板前,来组成音节)。

图三

使用说明

本卡是为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而制作的,共有2张,第一张为一般声母和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第二张是平翘舌音和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因为平翘舌音历来是拼读的难点,所以和其他声母分开来独自制作了一张。通过抽拉竖着的5根长条可以组成不同的两拼音节或三拼音节,再抽拉横的长条来确定声调。这样就能组成无穷多的音节供学生进行拼读练习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2

教具名称

拼音魔法书

设计者

吕佳洛

所在学校

修人学校小学部

设计意图

这是运用于平时教学的一种汉语拼音教具。本汉语拼音教具是将声母、韵母两组卡片横向排列装订为两本书,再把两本书结合在一起合成音节,通过翻动卡片使字母组合拼出音节。声母与韵母分别与汉字进行对照练习,并且在每个字母的下面标注了便于记忆的儿歌,达到方便使用,熟练、正确地撑握汉语拼音知识的目的。这个教具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而且使用起来不复杂,所有环节一目了然,在课堂上是较为方便的拼音教学的用具。

制作过程

(附图)

材料:

1、1张封面用的硬纸板,规格:80CM20CM

2、48张用于做内页的白纸(可用图画簿、旧挂历背面、普通A4纸或其他一面空白的废纸裁剪)规格20CM20CM

3、小标签若干

工具:

剪刀、美工刀、铅笔、彩色笔、直尺、针、棉线等

制作过程:

1、将做封面用的硬纸板平放,用直尺在长度方向每20CM处(4等分)各划虚线一条,

2、在每条虚线左右0.3CM(给内页留下空间)处各划实线一条,用美工刀刀尖配合直尺在实线上轻轻划一到缝隙(利于折叠携带)

3、将48张白纸平分两组,按指定位置缝合(或订合)固定,装订好后,用剪刀修剪平齐

4、在左侧白纸上写上声母,每页一个声母、一句对应的儿歌、一个对应的汉字以及相应的四线格写法。同理,将右侧白纸上写上韵母,因韵母分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分别用不同颜色标明。

5、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贴上各页声母、韵母的小标签,保证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应的字母。

6、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卡通形象包上封面以及有关细节的处理。

7、经左右各对折后再重合成一本书的形状,标上书名即可。

使用说明

1.此教具每页都标有小标签,有利于教师上课时有目的寻找所要的字母;

2.此教具的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利于学生区分;

3.此教具每个字母的下面都标有四线格,并且书写规范,有利于提醒学生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4.此教具给每个字母都分别标注了利于记忆的儿歌,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

5.此教具给每个字母都在左上角标注了相应读音的汉字,有利于记住读音;

6.此教具把声母、韵母分别列在两本独立的本子上,能方便分类复习;

7.此教具的尾页标注了拼音里常见的难题,并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8.此教具能迅速通过翻动声音和韵母进行不同拼音的组合,在这样类似于游戏的环节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木瓜挂图、各种动物的头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讲读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3、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种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反馈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一定是委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吓得大跑起来?

6、全班齐读512自然段。

(1)指名反馈:狮子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狮子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

(3)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四、总结全文,启发、教育学生

1、读课文。

2、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3、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教育学生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

1、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演一演。

二、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2、游戏:摘苹果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说话练习:选择文中或词语花篮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咕咚

听看

吓得边跑边喊木瓜掉进水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4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源头活水给诗人带来无比喜悦。著名教育学家袁振国老师在他的一篇序中曾语重心长地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我想,就是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源头活水,。

当前,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我们教师的源头活水又在哪儿呢?专家急呼,教育信息化需要一代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擅长教学设计的教师,我觉得,努力成为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源头活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导演教师的角色。

一、以理念为源头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在粉笔+黑板式课堂教学手段及与教科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体现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软件为基础的电子教师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与普通教师共同担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能。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说: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够上到由优秀教师教授的最好的课程。因此,信息时代的教师应侧重于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知识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的顾问,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教师地位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中,社会教学资源越来越来丰富,有些现代教学媒体甚至会代替教师传统的某些作用,教师将由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告诉学生是什么转变为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将由教学活动的操作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信息时代教师职能,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解惑之上,做学生的的导师,解学生的疑惑。

2、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信息时代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例的信息化教育,强调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教学过程应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构建知识意义的情景与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支持。因此,针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教师应该变为导师,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而设计多种教学形式。

3、教学评价的转变。信息化教育教学评价不该:重知识,轻能力,轻智能,更轻思想和情感;重考试分数,轻平时表现;重横向比较,轻纵向比较;重共性,轻个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上则主张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的评价学生的能力,主张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既要考察知识,也要考察能力和技能,还要评价情感、态度和习惯;既要考察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要有学习性评价,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客观评价,也要有主观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二、以信息素质为源头

信息素质是指教师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新的知识,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社会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质才能将信息技术融进教育教学之中,当好信息时代教师这一角色。

教师信息素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种信息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达工具、存储工具。

(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主动地多途径地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感知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3)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记忆、表达信息的能力。

(4)创造信息的能力:善于运用创造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

(5)表达信息的能力:能用恰当的符号把对学生有益的信息进行译码、编码与改造,使表达信息的符码简洁、流畅、鲜明、易懂、富有感染力和个性特色。

(6)发挥信息的能力:立于不败之地运用外界信息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和教学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的信息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7)信息协作能力: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

(8)信息免疫能力:具有避开不良信息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和干扰。

三、以教学科研为源头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决定了信息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角色地位的变化。因此,从教学科研出发,顺应变化了的教学环境,以科研来指导教学,以科研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有利于教师更有效组织教学。同时,教师的研究能力,应偏重在实践中应用层次的研究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好的为变化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服务。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也给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进程中,我们只有增强紧迫性,找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保持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导演好信息时代教师角色,才能适应我们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适应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人才。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l、喜欢玩纸飞机吗?玩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生一起放飞已折好的飞机。

3、不管我们的纸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31课这个童话故事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

31 地球爷爷的手

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年级下册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地球爷爷在跟我们打招呼呢,让我们来读读地球爷爷的故事吧!

2、认读本课生字,演示生字课件。

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想吃了。我们来帮小猴摘桃子吧,只要读准了字音就能摘到它。)

自由认读生字。

指名读,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2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点击课件,“桃子”落地,变成一个个没带拼音生字。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男女读。)

4、读词语,记生字。(做动作,加一加,减一减)

小猴非常感谢你们,给你们送来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但是它要送给认识他们的小朋友。(认读词语,接着记生字)

三、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在这棵大桃树下,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起去听听吧!

课件出示l~9节文字,并教师配音。

2、听到了什么?

3、小动物们都在说着话呢,可是没有声音,我们给他们配配音,好吗?这些小动物都说了什么?读读课文,找一找,用横线把他们的话划出来,并好好地读一读。交流

4、指导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中,你喜欢谁啊?为什么?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读1~9节。

6、小组展示,评一评。

7、感情地球爷爷的话。

课件出示第10节。

(1)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2)类比感受,体验“引力”。(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引力”本来就是抽象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更难建立“地心引力”的概念。但这个小小的实验却能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它。】

(3)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4)齐读地球爷爷的话。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球、玩

2、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书上先描后写。

6、投影展示学生的一份作业,评一评。

五、作业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1、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课后收集关于地球知识的资料,带到学校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三个新偏旁草字头(艹)、白字旁儿(白)、日字头(日)。

2、正确认识十一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与体贴,感受老师对学生博大无私的爱,培养学生爱老师、尊重老师的好品质。

策略方法:

学生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扩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扩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课前准备:

创设导入情境的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照片、音乐、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播放教师生活照和工作照。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过渡

师:你们喜欢老师吗?在我们与老师一起学习、生活中,老师的哪句关切话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的话语》。

二、学文

(一)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1、出示课题,板书《老师的话语》。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学生回答)

(二)播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引发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美好的事物?课文以老师的话语为题,你认为合适吗?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和爱护同学们的。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话语,一句一句暖暖的。

还可以让学生改变称谓,将老师的话语改变成妈妈的话语、同学的话语,再认真的读一读。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听朗读录音,细细体会语句的轻重缓急。

2、让学生根据配乐磁带反复朗读。

3、开火车读。

4、指读。

5、齐读。

6、读后进行评议,在练读、听读、评读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中提高朗读水平。

7、再读文,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师问: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识记要求会认的字,在讨论交流中师生共同归纳出识记生字的方法。

(1)词语记忆:如:老师、话语、语句、泉水、清亮、甜美、一颗星、一句话......

(2)对比记忆:如:语-话-说清-睛亮-高

(3)部件记忆:可以根据合体字的左右或上下两部分拆分成的汉字,借助儿歌记忆。

2、生字书写

(1)自己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位置。

(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把本课的字写匀称,熟记各个生字的笔画特点。

(3)教师相机点拨较难字的写法。

(4)指生到黑板前表演,学生进行评议交流,指出优点和不足。

3、词语扩展练习。

(1)课件出示:

春天的花蜜秋天的()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

老师的话语爸爸的()

课件提示音:同学们,你能想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吗?看谁填得又对有多。

(2)你们能自己想出类似的词语吗?比比看谁是智慧星。如:清清的泉水

甜甜的花蜜迷人的天山洁白的雪莲等等。

四、扩展延伸。

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课下可以找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还可以把心里话、悄悄话用汉语拼音写出来放到悄悄话信箱里。

从教师的生活照和工作照入手,让学生感受、交流、分享教师的亲切和关爱。自然的引出课题《老师的话语》。

从指导读课文题目,到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中,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悟,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入手,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章的情感。

诗歌两段文字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语言清新流畅,很适合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尤其低年级学生,朗读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情即可。这一环节,切忌脱离文章的内容和学习的生活实际一味强调技巧。

通过反复朗读,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体贴。使情感达到升华。

学生记忆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尊重学生记生字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将认识的汉字自己编成儿歌记忆。

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识记本课生字的写法。

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互帮互学,掌握知识的过程。

通过学生掌握类似词语的学习形式,达到丰富大量词汇的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在愉快的竞赛游戏中科学的积累了更多的词语。

调动学生以悄悄话的方式传递美好情感的欲望,使师生之间增进了解,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7

老师,我想对你说

活动内容:老师,我想对你说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并尝试写诗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使学生更加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并进行尊师教育。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尝试写诗歌。

活动准备:投影仪、V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

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

为了达对教师的感激与敬慕之情,人们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

。今天,同学们你们想对培育你们,在你们内心深处留下永恒印迹的

老师们说些什么呢?

板书主题:老师,我想对你说!

二、组织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师相关的生活影片。

边看边讨论,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哪些教师的行为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同学间讨论。教师参与。

3、组织朗读。

(1)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歌颂教师的文章。

同桌评论。(可以加动作,注意用真情去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互相朗诵。。

(3)小组选代表上台朗诵。

(4)自由挑战小对手,看谁最棒。

4、练写诗歌。

(1)教师指导。

要求:注意格式,让学生紧扣主题,抒发自己真实情感。

(2)学生自由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自己的作品。

(5)学生自己自由评议。

三、教师总结。

小建议:

仔细修改自己写的诗歌,积极向各种刊物投稿。证实自己的写作

水平。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8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这首诗,要着重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提高阅读兴趣。同时还应重视教具的运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发展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诗歌(儿歌),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闪烁的美丽景色,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阅读时的无限遐想。

教学中主体充分参与,教师适度引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一、谈话揭题,揭发兴趣

1、出示小船图,认识小船,教学船

2、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到过怎样的船

3、师导语: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奇妙的小船,它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里-小小的船(板书课题)。区别小小的和小的的不同。

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揭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听着老师优美动听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整体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主体感知感受

三、观察想象,进入意境

1、课件(图片)出示晴朗的夜空图:蓝蓝的天空中有一弯金黄色的月亮,一颗颗闪闪的星星。

让学生观察思考:这是哪里?这是什么时候的天空?

2、课件(图片)出示戴着帽子、带着书包、提着小灯笼的小女孩,让学生观察小女孩的神情、动作,启发思考:小女孩坐在月亮上干什么?她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呢?

[优美的画面使课文形象化,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陶冶情操,为理解儿歌和有感情朗读作了铺垫。]

四、体会意境,感情朗读

1、自读课文,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组内交流

[自读自悟,体现个体参与,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组内交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2、集体交流,朗读体会

〈1〉课文中的月儿是什么样的?区别弯弯的和弯的

小小的船是指什么?指导朗读第1句

〈2〉弯弯的月儿哪儿像小小的船?指导朗读第2句

〈3〉小姑娘坐在小船上看到了什么?

她还看到什么吗?你是从哪个词中看出?区别看见与只看见

〈4〉假如你是那个小姑娘坐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会有什么感觉?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3、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体会此时此刻小孩的喜悦自豪的心情,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想象如果自己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桨,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地有趣、愉快。学生有声有色(也可加上动作)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反复地朗读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创设美好的情境,使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就能把诗的意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充分表达出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1、在这么美丽的夜空中还可能看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任其自由翱翔,如可能看到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火星、飞碟等)

2、把自己想象的画下来(课外)

3、布置图画专栏(课外)

[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通过想象在这美丽的夜空中还看见什么,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把自己想象的画下来,并举办图画专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六、口语训练-我会说

七、指导写字-我会写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案 篇9

第一:以情激趣,把情感当作课堂教学的基石.

新课标的前言部分里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首要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自己要有真情实感,而且对学生更要动之以情,把学生带入作品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文的情感.张晓梅老师的这堂课有以下两点值得学习.首先,老师以自身的感情诵读点燃学生的情感.《这儿真好》讲述的是小熊生活在光秃秃的孤岛上,没有伙伴,后来在云儿姐姐的帮助下,同云儿姐姐一起在荒岛上植树.几年后,荒岛变成了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小岛,许多小动物都到这里来同小熊玩耍.整篇课文语言富有情趣,教师在教学中时时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童心,一会儿是老师的范读,引读;一会儿是学生的练读,品读,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打破了教师以往的朗读指导教法拿出句子,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词儿重读,哪些地方弱读.而是让老师的感情范读引发学生去个性感悟,体会地品读.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而是引.其次,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媒体是课文内容的再现,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旨在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张老师在课文一开始就用多媒体展现了光秃秃的荒岛上,小熊周围一个伙伴也没有,孤零零的在发愣,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低调的氛围,使学生的心情同小熊的心情一样难过,没有精神.因此学生在读这一自然段时自然而然就从心里流露出悲伤,不高兴.后来,在云儿姐姐的帮助下种上了小树,几年后光秃秃的荒岛变得郁郁葱葱,这时,多媒体展现出漫山遍野的小树,小鸟欢快的歌唱,许多动物都来找小熊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也变得高兴起来,思维也像长了翅膀一样,当老师问: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

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此时的小岛像绿色的城堡.有的说:像春姑娘的裙子.有的说:像地球长出了绿头发.等等,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也为后面一个环节,学生扮演小动物作好了情感铺垫.从这儿不难看出,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设计和恰当应用,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不需要像过去传统教学那样把小动物的心情进行逐一分析,只需要把自己的情感同学生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起融入到情景之中,去升华,去领悟,去体验.这难道不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吗

第二,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记得华东师大方智范教授在解读课标前言部分时说过:一个人的素质是定性的,最后完成的,而素养是各种素质的养成过程,强调的是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面,而三个维度构成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张老师在这一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将课文内容同学生动手植树结合起来,把课堂同生活联系起来,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虽然学生植的树不是真的,但通过老师的引,解,使学生从实践中感受要改变生存的环境,就要多植树,爱护树,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次,注重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整节课不难看出,在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方面,教师是导得非常好的.教师把过去只注重自己的感情讲解,忽视学生个性体验;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转化为重视语文三个维度的相互融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不正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换吗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出,主要表现在教师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从小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从他们出生的那天起,就用眼在观察这个世界,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用脑思考这个世界.面对一篇篇课文,他们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解读与作者交流.学生之所以能够主动的探究,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朴素的认识.当然学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比较贫乏,因此在学生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提供帮助与指导,而不是由教师把握教材后,设计好一些问题,让学生的理解局限在老师设计的问题中,答案也跟老师的理解保持一致.如这堂课,教师把每一个自然段都进行了深入的备课,设计了许多问题,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教师的问题太繁琐,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思维空间,没有自己的问题,而是忙着在想老师的问题该怎样回答.从过去传统的教学观来看,无疑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但是站在新的教育观,新的课标这个角度,教师忽视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没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加强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逐步使自己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完全转换成为新一轮课改下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发展,重新塑造自己的新型教师.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