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读后感 >导航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4-04-11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系列7篇。

读书可以让我们豁然开朗,忽然想明白很多事情,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有哪些作品的读后感模版值得借鉴呢?编辑为您整理了与“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成语故事365》,这本书非常的精彩,这里面令我最深刻的是“狐假虎威”这个小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有一只老虎早上起来,看见一只狐狸,抓住狐狸说:“ 让我吃掉你吧”狐狸说“你不能吃我,我是上天派来的百兽之王,不信,你就跟我来上山走一走。

”狐狸领着老虎上山了。到了山上,刺猬看到了野兽之王老虎,就径直跑开了。老虎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话。

老虎就走了。事实上,刺猬害怕老虎而不是狐狸。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由来。

现在人们用“狐假虎威”来比喻那些小人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作威。

看完这篇文章,我们不能从狐狸的狡猾中吸取教训,也不能总是吹嘘和撒谎。但是我们应该学习狐狸的智慧,在危机中利用它来保护自己。

我已经看完那页了。我最感兴趣的是

是讲以前有一个名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好学,很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于是他只好去别人家里借书,但那个

有书的大户要匡衡帮他干活才肯借书给他,还限制他白天干活晚上才能看书.于是夜晚,匡衡就拿着书在黑暗的房里看起书来,但没

光怎么看呢?他想出个点子在别人家的墙壁上凿一个小小的洞,这样光就可以照进来了就能看书了.从此每天晚上他就这样看书.匡

衡发奋读书勇于进取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们现在拥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

这个故事诉说了战国时的苏秦目不识丁,无所作为,受到别人的嘲笑,他为了有所成就便开始发奋学习.每当困了就用锥

子猛刺大腿,让疼痛驱除疲倦继续读书.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很敬佩他坚强的毅力.想想我平时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

最近我读了《成语故事365》这本书。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很有意思,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拔苗助长这个故事。

以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一天,他种了一些幼苗。他希望秧苗在栽种后能立即生长成熟。他几次去野外看苗,但没有看到苗高。

有一天,他突然想:如果把秧苗往上拔一拔,秧苗不就长高了吗?想到这里,他快步跑到田里,把秧苗一株一株地都往上拔了一大截。

就这样整整干了一天,他才把田里的秧苗都拔高了。晚上,他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家人说:“我今天辛苦了一整天,总算是帮田里的秧苗长高了!

”第二天,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原来绿油油的秧苗,现在全都枯黄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着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做好。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2

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聚焦典籍《楚辞》。这部典籍由“屈原的诗作和宋玉等后人承袭骚体”所作组成的合集,节目戏剧化设计了屈原的《天问》与中国的“天问一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探索宇宙的段落,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先贤“上下求索、勇于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节目开场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编订《楚辞》的西汉文学家刘向、承袭《楚辞》浪漫主义笔法的“诗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东,并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楚辞》的识读之旅。其中令我最动容的一段对话是:

屈原:我提出了关于宇宙的疑问。

南仁东:我用一生在寻找答案。

当最后“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个声音回荡在寰宇之间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一方面觉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另一方面又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天眼、天问一号、祝融号、神舟十二号,这种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正在被一代代的中国人传承和践行。

“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3

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本《时代广场的蟋蟀》,深受感动。使我看懂了动物之间的真挚友情,记住了那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叫柴斯特的蟋蟀,因为贪吃跳进野餐篮,被从康涅狄格州乡下带到了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的事。在纽约,幸运的柴斯特被一个地铁站报刊亭的小主人,男孩玛利欧所收养,并与聪明、活泼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成为了好朋友。在报刊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柴斯特遇到了许多麻烦,却又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柴斯特很有音乐天赋,它不仅能学会经典的音乐作品,还能作歌作曲,每当它演奏时,所有人都会停下来,聆听它的演奏。它以它这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了朋友们的真挚友情,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财富、荣誉、鲜花……人们所想得到的柴斯特都有了,可功成名就后的它却满心失落,它深深地怀念故乡,怀念在树桩上发自内心的快乐歌唱。于是,它决心告别眼前的一切,回到宁静的故乡田园。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童话,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的苦与甜,体会到了名气固然重要,可它对于自由来说,却不值一提。在书中,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的真挚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可在生活中因一件小事就与朋友闹翻的我们,是否连动物都不如?而我觉得,友情十分珍贵,我们都应该向动物学习,懂得关心他人,带着感恩、包容的心,对待他人。

没错,如《旧金山纪事报》中所说,我会永远记住那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记住它嘹亮而韵味无穷的叫声。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4

我叫《书》,因我是上古之书,所以我又被后人尊称为《尚书》。

自始皇帝焚书后,我的感官便急转直下,只能模糊感应到大约有册在皇宫中,有册为私人所藏,更多的就无从知晓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日宫中失火,毁去大半藏书,那册《书》的下落我便再感应不到了。或许那为私人所藏的《书》该是世上最后的一本了,我便愈发关注它。

从路过的仆从那里听到,藏书的主人名伏生。这天,他们为躲避战乱,决定将我带回老家藏起来。我看着他们一行人驶出城门,虚弱地陷入了沉睡。不知过了多久,我在喊杀中被惊醒,发觉这家人竟遇上了乱兵,影影绰绰的火光中,只见护在我一旁的小少年轰然倒下。震惊、悲伤、愤怒……种种情绪涌上心头,我多么想立刻跳出来呵斥他们,可……我终归只是一车书简,无能为力的。

刀光剑影中,鲜血不断喷涌而出,我被迫陷入昏睡。

再次醒来时,一群流民将我团团围住,与人争执说要用我烤火。我盯着身旁瑟瑟发抖的少女良久,又想起了那个阳光灿烂的少年倒下的模样……一个女人站在前面挡着,她大约是伏生的夫人了。她哀求着,向众人诉说我独一无二的价值。我注视着眼前的一切,未能言语。

颠簸的车停了下来,我残破的身子被安置在伏生山东的老宅中。因为战乱,他们匆匆将我藏在墙壁中,就再次逃乱去了。漆黑的墙壁中时间过得格外缓慢,当我快以为自己已被世人永远遗忘时,久违的一束光从缝隙中照射进来。

“找着了吗?”我听见有人询问。

“在这呢!找到了!”激动的声音回答说。

紧接着我就被取了出来,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心翼翼的将我接过,满眼泪水。我一愣,骤的认出了这个人,伏生!是他!

这是安稳的一段时光,伏生将我传给他的弟子门徒和前来求教的人们。其中有一人有点特殊,众人对他尊敬的很,似是宫中派来的,我听伏生称他晁掌故。这人恭恭敬敬的听课、做记录,后又回宫再传授他人。“汉无伏胜,则《尚书》不传;传无伏生,亦不明其意。”后人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了吧。

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中我又几乎消亡。到西晋时被名孔安国的先生寻得并全力推广,永嘉之乱时失传,东晋时又被复原……并不是没有人将我刻在石头上,但总是被毁去,或天灾,或人为。直到唐时我被刻在了青石之上,从此,青史永存。

千年已逝,我恍惚间又记起有人问:“《书》好在哪里,为何读《书》?”又有人低低沉的回答道:“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静谧的环境中,我安然入睡。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5

春日的草坪,温暖的阳光,轻柔的微风,这会让我想起《夏洛的网》。小猪威尔伯在那个没有夏洛的春天里,看见很多新生的小蜘蛛,肯定会笑着回忆他那个真挚的好友。

《夏洛的网》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威尔伯被小女孩弗恩救下后又被卖到朱克曼家,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和动物朋友们发生的有趣的事。

为什么夏洛要对威尔伯这么好?这只小猪,如同千千万万只小猪,被杀掉吃了又怎样?夏洛整夜不睡,为他织网到底为了什么?夏洛的答案令我难以忘怀。她说: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原来,为了威尔伯付出了这么多,她不但觉得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觉得这是提升生活价值的事。

也许,这就是友谊的真谛,不需要朋友的回报,只要你付出了,朋友觉得幸福了,就够了。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6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是出自节目中倪大红老师饰演伏生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由深入浅地阐释了读《书》的好处。由典籍,到个人,到社会,到国邦,到文化。读《书》如此,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于夏禹,是国家的告示公文,相当于如今的法律。《尚书》对我们当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为铭记的道德、或为市井风俗。伏生一生辗转漂泊,最后在秦焚书之际藏《书》于墙缝,是对“典”的传承;而子康沉于享乐、碌于打猎,竟误失国都,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是对“典”的失格与轻视。因此,传承典籍,需要我们常备在心。

下面将从节目制作这一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节目的流程为:舞台剧准备——舞台剧——撒贝宁(现代读书人)的思考。从舞台剧说起,撒贝宁对伏生的恭敬、对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与倪大红老师简直格格不入。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当然这仅仅是个舞台剧,过分苛刻也实在不近人情。

还有一些关于历史问题,相当于一些对节目的建议。开幕王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其表现的表情是激动喜悦,但我觉得如果从王圆箓这深挖,其实更能表现《尚书》这些典籍的来之不易。王圆箓将藏书卖给外国人斯坦因,而打动他的仅仅是四块马蹄银和三十英镑,后《尚书》等一批古籍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运至北京,谁也不知道它们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若能将典籍的辗转讲得更丰满,我相信更能丰富《典籍里的中国》。

从焚书坑儒、文字狱到开放、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史,对应着的是从命运多舛刀步步走向复兴的华夏,其实给观众的印象更深,毕竟典籍里的中国突出的是“中国”二字(“中国”是被修饰语)。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纣,帝辛(纣)在中学教材里是昏庸残暴的暴君,但自从周朝开始就有人为帝辛正名,与武王的纠纷出于文王。《史记》中记载,商末周部落渐渐强大,严重危害到商的统治,于是帝辛将文王捉进监狱,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强换回文王的命。

教员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帝辛将商朝版图拓展到长江一代,他对于后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历史向的节目,其实可以再严谨些。

最后谈谈植根与华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这里说的是春秋孔子的“礼”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人们指出“礼”的特征是“别异”和“辨异”。简单来说,“礼”即“周礼”,是划分阶级的表现,各个阶级有个各的“礼”,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待人以礼”“礼仪”。相比之下,墨子的“兼爱非攻”才是站在当时人民的一方,但儒家毕竟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也难怪儒家要骂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统治阶级的功劳貌似更大(如佛教、东主教)。我们现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一妄贬低,也不应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从典籍里看中国,我更乐意从人民和历史看中国。因为典籍是可以拟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历史不是可删可添的,不是虚饰。况且,人民不是睁眼瞎,一切谎言都会被无情拆穿于众目睽睽之下。

三年级的优秀读后感 篇7

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带动了社会上有关中华典籍传承与解读的热潮。节目被《新闻联播》播报16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级媒体刊文报道近100次,全网斩获热搜超150条,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视频播放量超20亿,更受到了《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媒体的频频点赞。

10月10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迎来收官之作。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最后一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与三位读书人一起为大家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我们眼前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吟诵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阳明学历经跌宕起伏,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他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节目将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并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命运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 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约八万余字,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对老师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巧的是,《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载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解释道:“‘传’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事件的处理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传习录》反映了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思想探索,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题之一,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劳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后来一直身体欠佳。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表示:“阳明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观念,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学史力行,行胜于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龙场悟道”激发心灵震颤 身临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触摸圣贤伟岸人格

先贤典籍是源头活水,后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汇入中华文明的不息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并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以及情感的爆点,惊艳了观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用倒叙的创作手法,将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

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尝试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也称自己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个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确实是每次喊完都差点要晕厥了。你看我(在舞台上)踉跄了一下,那不是设计。我冲着大屏来了一个‘我明白了’,其实是震烁古今的圣贤强有力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圣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但是在传统思想里头,‘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看待的,而且多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在王阳明一众弟子中,徐爱因为德行兼备而深受喜爱,王阳明曾将其比作“吾之颜渊”。他不仅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最早开始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人。戏剧舞台上,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最后生死分离的催泪场景也相当令人期待。

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讲学。后来,他又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心忧家国的王阳明抱病出征,于第二年客死在回乡的途中。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坦荡地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看到戏剧末尾,王阳明穿越历史时空,和当代青年围坐在一起探讨《传习录》里流传后世的闪光思想,蒙曼倍感动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阳明先生的那两句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我觉得我们跟传统文化,历史跟未来在这一刻团圆了。”

10月10日晚,就让我们一起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今齐诵中,追慕阳明先生风骨,品读《传习录》中的深邃智慧,共度《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收官之夜。

读后感相关文章

更多>